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普通微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普通微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件 5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普通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一、 考 试 性 质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普通微生物学考试是为招收生物学、微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在对基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原理掌握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微生物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微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微生物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环境、农业、食品和医药等实际科研、生产领域问题的能力。三、 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四、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 绪论考试内容1. 微生物的概念2. 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 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代表性事件考试要求1.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2. 了解微生物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及代表性事件(二)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考试内容1 原核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类型2 各类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形态结构及相互区别3 各类原核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考试要求1. 掌握主要的原核微生物类型。2. 掌握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形态特点、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及相互区别。3. 了解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概念和主要特点,熟悉其在环境中的存在规律。(三)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考试内容1. 真核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类型2. 各类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形态结构及相互区别3. 各类真核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考试要求1. 理解什么是真核微生物,掌握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区别,掌握真核微生物类型。2. 掌握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掌握其主要繁殖方式,了解其在环境中的状态。3. 了解蕈菌的形态、结构特点,重点掌握蕈菌的繁殖方式。(四)病毒和亚病毒考试内容1. 病毒的概念及其类型2. 掌握病毒的一般特性,了解 3 类亚病毒。考试要求1. 了解病毒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类群2. 掌握真病毒的形态结构、化学和成分及其繁殖方式3. 了解亚病毒中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的定义和一般特征4. 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事业、环境保护等侧面了解病毒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五)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考试内容1. 了解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类型;了解培养基的重要类型,学会培养基的制作。2. 掌握微生物生长的 6 大类营养要素;掌握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体内的 4 种主要方式和各自的特点。3. 掌握培养基制作的原理和方法。考试要求1. 了解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类型;了解培养基的重要类型,学会培养基的制作。2. 掌握微生物生长的 6 大类营养要素,了解各要素在微生物生长发育中各有何作用;掌握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体内的 4 种主要方式和各自的特点。3. 掌握培养基制作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各类灭菌法及原理,能够实际操作。(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考试内容1. 了解微生物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相互关系。2. 了解不同微生物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3. 掌握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代谢的主要途径,了解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主要联系。考试要求1. 理解微生物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相互关系。掌握重要的相关概念。2. 了解不同微生物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3. 掌握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代谢的主要途径,如脱氢、递氢和受氢的主要途径;理解发酵和呼吸的主要异同;了解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的主要联系和主要相关的代谢途径。(七)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考试内容1. 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 了解细菌的群体生长规律,掌握典型的细菌生长曲线以及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理解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定义和方法。3. 了解在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中微生物培养的主要方法和装置。4. 学会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微生物生长进行抑制以及活体灭活,以达到抑制和杀死微生物的目的。考试要求1. 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 了解细菌的群体生长规律,掌握典型的细菌生长曲线各阶段含义,并知晓影响各阶段生长的主要因素;理解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定义和方法。3. 了解在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中微生物培养的主要方法和装置。4. 学会和掌握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微生物生长进行促进、抑制以及灭活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八)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考试内容1. 了解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掌握相关的基础概念。了解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原核生物基因重组、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3. 了解菌种的衰退和复壮原理,熟练掌握菌种保藏技术。考试要求1. 了解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掌握本章相关的基础概念,如遗传、遗传型、表型、变异、饰变、诱变育种、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菌种衰退、菌种复壮。了解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原核生物基因重组、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是四类基因重组方式的异同。3. 了解菌种的衰退和复壮原理,熟练掌握菌种保藏技术。(九)微生物的生态 1.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 知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分布状态,掌握菌种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了解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4. 知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水体净化、污染治理以及沼气发酵、提供能源、监测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考试要求1.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 知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分布状态,掌握菌种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了解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4. 知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水体净化、污染治理以及沼气发酵、提供能源、监测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十)微生物的分类鉴定考试内容1. 熟悉微生物通用的分类单元,了解各单元的定义,重点掌握双名法的含义和种的定义。2. 知晓微生物分类地位的演变进程。3. 了解真菌和细菌分类的重要分类系统,掌握微生物尤其是细菌鉴定的传统和现代方法及原理。考试要求1. 熟悉微生物通用的分类单元,了解各单元的定义,重点掌握双名法的含义和种的定义。2. 知晓微生物分类地位的演变进程。3.了解真菌和细菌分类的重要分类系统和几个重要学说,如三域学说。掌握微生物尤其是细菌鉴定的传统和现代方法及原理。(十一)实验设计考试内容1. 熟悉资源微生物富集、分离、功能验证等相关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并根据所学知识制定详细实验路线。2. 熟悉基因工程的实验流程,能根据给定条件,设计实验路线完成菌株的定向改造。3. 能根据各自性状的特点,把混杂的微生物分别分离并纯化。考试要求1. 熟悉资源微生物富集、分离、功能验证等相关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并根据所学知识制定详细实验路线。2. 熟悉基因工程的实验流程,能根据给定条件,设计实验路线完成菌株的定向改造。3. 能根据各自性状的特点,把混杂的微生物分别分离并纯化。主要参考书目1. 周德庆主编. 2011. 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 沈萍,陈向东. 2016. 微生物学(第八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 朱旭芬. 2011. 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