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初试】综述:虽然分数不算大牛(239),但是也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我会介绍一下我的用书,如果有人觉得是广告的可以自动忽略。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使用的书和学习方法也都不一样,我的仅供大家参考吧)。我高中是学理科的,比较喜欢采用多做题然后自己对比总结的方式学习,所以我买了不少书,虽然没有做完,但在 12 月的时候把所做的书上的错题、同类型的题目进行了归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一些方法。学习时间:前后大约 4 个月吧,每天平均 11 小时(期间还疯狂的追过步步惊心,出去旅游过两次,期末还有几门考试,不过其他时间看的都挺认真的)。数学:每天学习时间 3-4 小时,前期主要靠做题,后期主要是总结。我高中数学基础还算好,不过复习初期发现很多知识点都忘了。数学用书:1)高分指南,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本书上的题目很难,和最终考试关系不大,我是把它用来锻炼我的思维的。2)冲刺(推荐 ):这本书前面一部分是历年真题的分章节归纳,个人认为,最好的练习就是真题。做完高分指南再做这个,觉得真题还是挺简单的。这本书后面一部分是 14 套模拟题,前面几套比较容易,后面几套比较难。遇到难题,我会先琢磨,太难的我觉得也不会考。3)大纲解析和高分指南挺多重叠内容的,有些内容比较难。4)模拟卷,这个是在后期用来自我测试的,题目比真题难,不过如果认真做的话还是挺好的,我注重的是解题思路,至于正误我并不是很在意,毕竟在考试之前问题出现的多有可能是好事。其他:我买了联考的网络课程,只是在最后阶段听了。每做完一套模拟卷,我都会听老师的点评,我前面说了,对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获得一种解题方法,这才是做题的目的。对于不会的题目,我当时请教了我一个很厉害的同学,我发现有时候自己想不通的题目多和别人交流一下会觉得豁然开朗。逻辑:在没接触 mpacc 之前,我做了前几年的真题,是错 5 个,结果今年考试错了 4 个(网络版答案),好像没提高,但是我自己觉得思路清晰了很多,一开始是靠感觉,后来是靠理性分析。逻辑用书:1)机工分册,我做了好几遍,很厚的一本书,但是个人认为内容还是挺全的2)人大版逻辑历年真题(推荐),还是那句话,最好的练习就是真题。3)模拟卷其他:逻辑怎么说呢,我觉得郁闷的是靠感觉做的和考理性分析做的最终结果竟然差不多,而且有不少题目不少书都有争议,我也请教了不少 GMAT 高手(700+的牛人),发现他们也不能完全确定,所以最后有些题目我也就不纠结了,毕竟争议题目真题不会太多,把大头抓住才是重点。写作:我买了机工和高分指南两本,也都大致看了一下,个人认为,机工的小作文叙述的调理比较清晰,高分指南的大作文范文不错。作文我在考前大概联系了 20 篇,基本上是历年真题。当时我和一个也考 mpacc 的 同学互相批改的,收获真的很大。我想特别说一下,小作文模板最好不要完全和书上一致,可以根据几个不同的模板总结出自己又能记住又符合要求的,然后在平时练习时多加使用,以保证熟练。至于大作文,最好多阅读一些名人传记等材料,可以作为案例使用。英语:这次英语考得真心不高,主观题扣分有点多。我一开始准备考的是学硕所以做过一段时间英语一的练习。不过等到后来回过头看,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真题,我把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研究了好几遍。也许有的人觉得做那么多遍答案都记住了,我当时也疑惑过,也在论坛看了很多前辈的经验介绍,最终还是决定采用研究真题+适当做题的方式。我把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同类题型摆在一起进行分析,觉得还是有不少收获的。【复试】专业课笔试: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权责发生制;审计目标;综合资本成本;零基预算;交易性金融资产二、问答(每题 8 分)1,什么叫可靠性,相关性,分别举例说明,并从例子分析二者可能产生的矛盾。2,股票上市对上市公司利弊3,注册会计师在什么情况下出具无法表示意见。三、计算共 4 道(13+15+13+15)1,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等(变动成本那章)的计算。2,股票估价:题目先要计算出必要报酬率,然后是股票估价及估计收益率(大概是有一个股票,前三年每年股利 2 元/股,后三年每年以 10%的增长率增长,股票现在市价为 14 元/股)3,持有至到期的会计处理及重分类为可供出售。4,营业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