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题库.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西哲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西哲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西哲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西哲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西哲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柏拉图请论述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中山大学 2012 研答: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内容。(1)理论来源赫拉克利特派“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的思想,以及克拉底鲁“语言无法表述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具体事物“摹仿”数目的观点。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不变不动的”以及“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的观点。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2)理念论的内容内涵“理念”源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为“理念” , “理念”是指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是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理念是超越个别事物之外且作为其存在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理念与事物的关系a.理念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的、绝对的和必然的存在。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的、相对的和偶然的。b.理念是知识的对象,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理念论的具体分析a.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是事物的类本质。b.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由于分有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离开理念就没有事物。c.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的完满的模型,事物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它的理念而成为事物的。d.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理念论的派生方式a.“分有” ,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同名的理念。b.“摹仿” ,造物主根据理念为原型创造具体事物,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理念世界”分类a.自然物的理念,例如石头、马和人的理念,这是最低层次的理念。b.人造物的理念,例如桌子、椅子和床的理念,它们构成各种人工制品摹仿的原型。c.数学意义上的理念,例如方、圆、三角形、大于、小于等。d.范畴意义上的理念,例如存在与非存在、静止与运动、同与异等。e.道德和审美领域的理念,例如美、勇敢、节制、正义等。f.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它是各种理念派生的终极根据,也是所有理念一一以及作为各种理念“摹本”的感性事物一一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3)评价柏拉图的“理念论”通过斯多亚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直接影响到教父哲学与基督教哲学,成为托马斯阿奎那以前基督教哲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古哲学后期,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复兴的主要内容之一。受柏拉图哲学影响最直接且对柏拉图批判最深刻的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虽然柏拉图认识到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但其并未将理念与事物完全分离。简述柏拉图是如何划分四种认识形式的。答:柏拉图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因此,根据认识的对象不同,认识的形式不同,认识分为知识和意见。(1)四种认识形式的划分为了说明知识的各个不同阶段,柏拉图按照其清晰程度或真实程度而划分出的四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等级。他用“四线段喻”形象说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他将一条线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认为认识具有四种形式,两种关于可感领域,两种关于可知领域。柏拉图按照清晰程度的不同,分别把它们叫幻想、信念、数学和理性知识,前两种属于意见,后两种属于知识。(2)四种认识形式的界定柏拉图认为幻想是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它们是因人而异的,一个可感对象向一个人的显现可能会不同于向另一个人的显现,如诗和文艺作品;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他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如物理学;数学是低级的知识, “介于意见和理智之间”;理性知识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它是由假设上升到原则,最后达到确定的定义。尝试用潜能与现实的关系解释四因说 (1)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潜能”是指事物的潜在状态, “现实”是指事物的“实现”状态。亚里士多德提出潜能与现实的学说,以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据,他认为任何实体或个别事物都处于从潜在状态到现实的运动过程中。潜能与实现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潜能之所以为潜能,仅在于它还没有实现或完成。(2)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与形式的实体观四因理论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四因说” , “四因说”是对古希腊各种本原学说的一种理论概括,认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a.质料因,是指“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 。b.形式因,是指事物的“ 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 。c.动力因,是指“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 。d.目的因,是指事物“最善的终结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造物中, “四因”是彼此区别的,而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因此, “四因”可以归结为形式因与质料因这两种最基本的原因。形式与质料的关系a.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形式把尚未确定形状的质料聚集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有定型的个别实体。因此,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b.事物的形式和质料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的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以此类推,整个宇宙就形成了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高一级事物不仅构成了低一级事物的形式,而且也是推动或吸引低一级事物向自己发展和上升的动力和目的。(3)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潜能与实现的关系是对应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与形式共同组成的,当质料尚未获得该事物的一定形式时,它就是处于潜在状态的事物,只有当它获得了这种确定形式之后,才成为现实的事物。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实现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运动,运动既不同于单纯的潜能,也不同于完全的实现,但是作为实现的形式正是吸引作为潜能的质料向自身运动的动力。质料是能被推动者,形式则是被推动者,正是后者吸引或推动着前者运动起来,因此运动是属于实现或形式一方的。运动是正在进行的实现过程,现实则是已经完成了的运动结果。实现或现实既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现实不仅是引起运动的动力,而且也是运动所要实现的目的。当潜能通过完全的实现过程而成为现实时,运动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存在与思想是同一的思想。答:“存在与思想是同一的”是巴门尼德的重要论题。(1)“真理之路 ”与“意见之路”巴门尼德区分了两条道路,肯定了真理道路的正确性。“真理之路”: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意见之路”:不是的东西必然不是,这条则根本不可能,因为“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 。(2)存在与思想的同一性存在的内涵巴门尼德的“存在”来源于希腊语中的“是”(be),既可用作系动词,起表述作用,又可以单独使用,表示事物的存在。他说“不是的东西必然不是” ,是指非“是”者是不能被表述和思想的。存在与思想当巴门尼德在自然中寻求不变的本原时,发现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真正不变的是“存在” ,他集中讨论了存在与思想的关系,认为存在是思想的对象。a.思想的对象只能是存在,不能是非存在:b.存在也只能由思想把握,靠感觉是无能为力的。由此,巴门尼德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 ,即在感性认识中不可能确立知识与对象的同一性,唯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这个命题是对概念性认识的本质的第一次规定,后被简化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3)评述巴门尼德混淆了“是”的两种功能,作为思想对象的“是”者之“是”和表达思想内容的“是” ,把它们等同起来。但巴门尼德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对西方哲学具有深远意义。他关于两条道路的划分,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他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在变化的问题上,元素论者对前人有哪些继承与发展 ?答:(1)前人在变化问题上的观点自然哲学家元素论者之前的自然哲学家都肯定事物是没有生灭的,绝对的创生或毁灭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能够生灭,没有什么能够变成别的东西。没有一种性质能够变成别的性质,否则这就意味着一种性质消逝,而另一种性质生成。但事物似乎是常驻的,又似乎是变化的,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就变化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但这两派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常变,无物常驻,火变成水,水变成土,土又变成火,事物存在又不存在。爱利亚学派认为变化和运动是不可能的,事物的基质必然永恒不动、不变。(2)元素论者在变化问题上的观点继承元素论者承认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万物常变,无物常驻” ,因为我们的日常经验正是如此,又接受爱利亚学派的观点,认为不可能有绝对变化,事物不可能产生于无,最终又变为无;发展元素论者认为绝对的变化是不可能的,实在在本质上是永恒不变的和不可毁灭的,但在相对意义上说是生成、衰亡、生长和变化。有些实在的分子,是永恒、原始、不灭和非派生的,而且它们不能变成别的东西,正如爱利亚学派所主张的,它们始终如一,保持原状。然而,这些实在的分子能聚合和分离,即形成能够重新分解成其元素的物体,实在的原始的分子不能创造或毁灭或变化其性质,但能改变彼此间的关系,这就是元素论者所说的变化,即绝对的变化不可能,而相对的变化是可能的。生成是元素的结合,衰亡是元素的分离,变化是元素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元素论两派恩培多克勒认为四根(火、土、气、水 )是万物的本原,他利用 “爱”和“恨”来解释四根的分合。阿那克萨戈拉则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种子,心灵是种子分合的原因。(3)影响元素论者尽管在什么是组成世界的实在的分子的性质和什么东西使分子聚合或分离上有所分歧,但在解决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的问题上,都采用了表示某种性质不可分的最小单元一一元素。元素论之后,原子论者继承元素论者有实在的原始和不变的分子的观点以解释在不可能有绝对的变化和感觉到的生灭变化的事实之间的困难,但抛弃了元素论者赋予元素的各种性质和有从元素外部对元素产生作用的能动性本原的观点。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四川大学 2014 研答: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讨论了事物运动的原因,他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有四个,它们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1)四因的内容古希腊人所说的“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对于一个对象的任何一个“为什么”问题都对应着其“原因”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有关事物运动的四个方面的“为什么” ,与之相对的有运动的四种原因。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因为它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即质料因;事物为什么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它们各有特定的形式,即形式因;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它们受到外力的推动或作用,即动力因;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它们都要实现自身的目的,即目的因。(2)四因的关系他认为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一致的。因为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而一事物在运动中朝向的目的就是它所缺乏的形式和应具有的本质。事物只能接受与它本质相同的东西的作用,因此,这三者都属于形式因。他强调三者的一致性是为了把“四因”最终归结于质料与形式这两种原因:他从不同角度,用质料与形式的区分说明了事物的区分。例如他的运动的三本原说和运动是潜在到现实的过程的观点,都可以归结为质料和形式的区别简述柏拉图的洞喻思想。答: 柏拉图在国家篇对人类的知识状况作出了一个基本构想。(1)内容设想在一个洞穴中有一群世代居住在这里,并被锁链锁着的囚徒,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当外面的人们举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时,火光就会把这些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他们自然地认为影像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如果囚徒碰巧获释,第一次看到火光与物体,他就会明白原物比影子比更真实。如果他走出洞穴,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的事物,他会先见到阴影,再看到水中的倒影,然后看到阳光中的事物,最后见到太阳自身,并明白太阳是万物的主宰;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但他会与他的囚徒同伴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和原型的不同,并激起众怒,甚至被处死,因此,他的努力最终失败。(2)具体分析柏拉图认为洞穴中的世界是可感世界,而洞穴外的世界是理智世界。他认为人们与囚徒相像,囚徒代表着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是人类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阐发了他关于哲学家使命的观点。虽然哲学家的兴趣是追求善,但为了整个城邦的利益,哲学家必须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去启蒙和教育人们,因此,他提出了哲学王的主张。试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评。答: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原因,他与柏拉图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亚里士多德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但是他反对柏拉图和早期学园派把抽象的理念放在比具体的事物更重要的位置。因而,他集中批判了柏拉图的“分离学说” ,其要点如下:(1)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亚里士多德认为设定理念型相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但是,设定理念型相却达不到这一目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明理念型相,实际上就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有多少类个别事物或性质,就需要设定多少个理念型相。其结果不仅没有解释清楚个别对象与类概念的关系,反而把要解释的对象扩大了一倍。亚里士多德提出,第一哲学应使用尽量少数的原则。按照宁简勿繁的原则,把逻辑上的类概念设定成独立存在的理念型相是没有必要,也没有用处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亚里士多德还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亚里士多德说:“理念型相既不能在可感觉的东西里面引起运动,又不能引起任何变化。而且形式根本不能帮助人们认识其他的事物,也不能对事物的存在有所帮助。 ”他认为,坚持理念论的人不关心运动着的具体事物,只考虑不变的绝对存在。但这种想法完全颠倒了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相对者是有条件的东西,而绝对者是无条件的东西。我们只能从运动和变化出发才能认识不变的存在(如不动的推动者),但却不能从不变的存在出发来认识运动和变化。在此意义上,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不变的存在则是相对的。(2)设立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理由难以成立设立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并无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我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事物或己经消失的事物,但不能据此推断出与之相对应的外部现实一定存在。反之,我们感觉到的对象也不全都对应于思想概念,也就不全都对应于理念型相,比如污秽之物没有理念型相。(3)“第三者” 的逻辑悖谬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第三者”是指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无限倒退。亚里士多德提出这样的洁难:由于一个个别事物及其理念有共同名称,两者必有相似之处,需要用一个概念表示这种相似性。但这个新概念与前两者中任何一个又有相似之处,需要再用一个概念表示,如此无限循环。 “第三者”的循环是普遍与特殊相分离所导致的恶果,要想避免这个逻辑悖谬,把个别事物与理念型相的关系说成“分有”和“基仿” ,也是不起作用的。(4)对理念型相是数的观点的批判亚里士多德还批判了认为理念型相是数的观点。他认为,即使理念型相在某种意义上是某些东西的一个数量的比例,它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数。从许多个数中可以产生一个数,但在许多个理念型相中却不能产生出一个理念型相,而且组成数的单位是互异的还是同质的呢?亚里士多德批评了那些把数学等同于哲学的观点,他认为他们“虽然寻求的是感性事物的原因,却放弃了这个任务” 。伊壁鸡鲁对原子论的继承和发展。答:(1)对原子论的继承伊壁鸡鲁继承了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坚决维护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他认为感觉是推理的基础,原子和虚空虽然是不可感的,不能被自明的感觉所直接证明,但如果不设定原子和虚空,那么自明的感觉就会被推翻。因此,感觉的自明性证明了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2)对原子论的发展伊壁鸡鲁对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做了重要的补充。重量的性质他认为,原子除有形状、次序和位置之外,还有重量这一性质。他说:“原子永远不断的在运动,有的直线下落,有的离开正路,还有的由于冲撞而后退。 ”运动的原因原子的运动原因有两个:a.由于原子自身的重量,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下落;b.由于原子相互碰撞,造成原子碰撞的原因是某些原子在下落时产生偏斜,导致碰撞沿另外垂直方向运动的原子,进而产生出横向和斜向的运动。原子相互碰撞组成了原子团,所有的事物都不过是大大小小的原子团,都是无序的碰撞造成的结果。伊壁鸡鲁指出原子的重量和偏斜所造成的运动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由此,伊壁鸡鲁否认了目的论、宿命论和神意,甚至神本身也被当作原子运动的结果。解释斯多亚派的按照自然生活。答:(1按照自然生活的含义斯多亚派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符合自己本性的生活,其口号是“按照自然生活” 。的自然是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 、 “正确理性”或“共同法” 。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根据斯多亚派的严格的决定论,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对命运的服从。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不能改变或控制,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2)非理性的情感斯多亚派认为,不顺应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有四种:忧伤:忧伤是非理性的压抑;恐惧:恐惧是非理性的退缩;欲求:欲求是非理性的扩展;快乐:,快乐是非理性的膨胀。“压抑” 、 “退缩” 、 “扩展”和“膨胀”指示不足和过度的心理状态。(3)不动心理性的态度的特点是“不动心” 。斯多亚派认为不动心是指不关心快乐或痛苦,情绪上不受外部感性世界的影响,获得心灵的安宁或平静的状态。不动心是理智对情感的正当控制,由于情感是非理性的,所以不动心是不同于普通的冷漠或麻木。斯多亚派视不动心为最高的德性,因为幸福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既然不能控制外界事情的发生,就应该排除外在事件对心灵的影响,以心灵的不变去应付世界的万变。不管什么样的命运,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有智慧的人都能保持平稳而柔和的心情。奥古斯丁对世界恶的解释。四川大学 2014 研答: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神正论和意志自由说解释了人间恶的存在。(1)恶的定义在奥古斯丁看来,因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由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的,所以都是善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绝不会创造出任何一个恶的事物。他将恶定义为“背离本性,趋向于非存在倾向于存在的中断。 ”“趋向于非存在”不等于非存在,该定义没有简单地将恶变为虚幻影像,而是肯定了恶在上帝创造的世界里占据不可否定的位置。在世界这一存在的等级体系中低一级事物是相对于高一级事物的非存在,高一级事物是低一级事物存在的根据。如果放弃这一根据,趋向比它低级的事物,这就是趋向非存在,表现出恶的性质。(2)恶的分类他把一切被称作恶的东西分为三类:“物理的恶” 、 “认识的恶” 、 “伦理的恶” 。但是奥古斯丁认为“伦理的恶”才称得上罪恶。也是他关心的主题。他说,罪恶是“人的意志的反面,无视责任,酒于有害的东西” 。意志是灵魂的活动,其正当目标应是高于灵魂的上帝;当意志追求低于灵魂的身体时,造成秩序的颠倒,产生伦理的恶。就是说,邪恶意志不是由一个外部动力所造成的,邪恶意志的原因在于意志内部的缺陷,即人类意志自身的不完善性。或者说,罪恶不是上帝的创造,而产生于人类意志的缺陷。简述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思想。答: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思想是奥古斯汀否认世俗哲学家将人类智慧当作幸福的观点,认为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因为他认为基督教不仅同其他哲学一样以幸福为目标,还定义了真正的幸福,且提供给人们一条达到幸福的唯一正确途径。(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不同于现实的哲学在奥古斯丁的时代,人们普遍都认为,哲学是用来解答如何取得幸福生活这一问题的。在奥古斯丁看来,幸福是上帝赐予的福分,只有被上帝拯救过的人才能得到幸福,只有认识并践履上帝智慧的人才能被拯教,只有圣经的作者才是真正的哲学家,也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奥古斯汀认为基督教同一般人所谓的哲学的区别是“真正的哲学”与“现世的哲学”的区别。奥古斯丁否定了世俗哲学家把人类智慧当作幸福的观点。他认为哲学家的智慧只会产生各种意见纷争,从而远离幸福的状态,是“现世的哲学” 。(2)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现世的哲学奥古斯丁并未完全否定现世哲学的价值,认为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现世的哲学。真理不是哲学家本人的发明,而是上帝恩赐子人类的财富,但是却被“邪恶不正当地奉献给恶魔” ,基督徒“应该取回它们,用于传授福音” ,基督徒可以合法地使用异教徒的精神财富;现世哲学要经过改造之后才能被利用,而非溺于现世哲学著作。因而,奥古斯丁可以站在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对古代的文化遗产进行批判地利用和吸收,以建构他的基督教哲学。简述阿伯拉尔关于辩证神学的主要观点。答:阿伯拉尔关于辩证神学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辩证法是发现论据的学问阿伯拉尔认为,逻辑包括两个部分:发现论据的科学、判别论据的科学。他认为辩证法是发现论据的学问,只有在寻找论据、探索论据并确定了论据的真理性之后,证明推理才可以继续进行。辩证法的首要任务是探索、批判,而不是解释、证明。(2将辩证法应用于神学阿伯拉尔将辩证法应用于神学,指出神学信仰中包含的冲突和不一致之处。他在是与否中列举了大量的神学论题,列举了被认可的正反两种观点。这个做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神学获得了“辨证神学”的标准形式。(3)解释神学信仰中的矛盾之处阿伯拉尔对上述权威的意见中出现的矛盾作了解释。在他看来,错误的意见不是由于信仰引起的,而是由于错引了伪托的权威著作。他主张人们有对一切权威著作进行批判的自由。这样,阿伯拉尔就论证了辩证法在神学中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托马斯阿奎纳是如何论述哲学和神学的关系的。答: 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托马斯阿奎纳一方面明确区分了哲学与神学,并指出两者是不同的科学;另一方面又坚持了神学高于哲学的传统立场,从而杜绝了用哲学批评神学的可能性。(1)神学与哲学的区分托马斯阿奎纳认为区分科学的标准在于研究的方式,而非研究的对象,并且依此将哲学和神学分为了两类不同的科学。哲学的认识方式是理性的,而神学则是靠天启来认识对象的。(2)教理神学是科学有人认为教理神学不是科学,托马斯阿奎纳对此持反对意见。 “判断一门学问是否是科学的标准在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 ,按照此观点,托马斯阿奎纳认为教理神学是一门科学。(3)哲学、神学彼此合作托马斯阿奎纳认为,哲学同神学是认识同一真理的不同途径,两者不应互相分离,而应亲密地合作,对此,托马斯阿奎纳回答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哲学之外,还需要教理。神学对理性的充分发挥是艰难的,需要大量的努力,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并且,由于人的理性的局限,人们在长期努力与探索之后往往只能获得一部分真理。所以如果哲学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途径,那么大多数人将失去真理,故哲学之外还需要教理神学。为什么在教理神学之外,人们还需要哲学教理神学是以启示为前提的。恩典的赐予是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的,虽然如果没有启示的帮助,人在仅靠理性的状况下很难被拯救,但是人首先要通过自然理性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上帝只赐福给那些努力实现自己的自然享性的人。因此,在教理神学之外,还需要哲学。4)神学高于哲学关于哲学与神学的关系,托马斯阿奎纳坚持神学高于哲学,信仰高于理性。他认为在确实性和题材方面,神学都超过其他思辨科学,并且神学是把其他科学当作奴仆来使用的。在哲学对于神学的作用方面,他认为:我们可以用哲学证明信仰的前兆;我们可以使用哲学来类比信仰;我们可以使用哲学批驳违反信仰的言论。总之,在托马斯阿奎纳看来,哲学的作用就是证明、解释以及保护信仰。托马斯阿奎那的“共相”问题。中山大学 2015 研答:托马斯阿奎那把共相或一般概念看作独立的客观实体,其共相学说被称为温和实在论。托马斯阿奎那将辩证法引入共相问题的讨论中,将共相和形式与质料、理智活动的性质与过程等问题联系起来,历史地、辩证地说明共相的性质与特点。他提出共相分别先于、寓于和后于个别事物的观点。(1)内容共相作为理念或形式,是上帝据以创造世界万物的原型。共相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于上帝的理性之中。当世界被创造之后,共相作为事物的形式或本质不可能脱离可感事物而存在。共相寓于个别事物之中。共相作为普遍概念,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是理智的抽象结果。共相后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2)评价托马斯阿奎那把柏拉图的理念论、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以及安瑟尔漠的极端实在论、阿伯拉尔的温和唯名论等观点巧妙地调和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共相”学说。坚持实在论者关于共相比个别事物更加真实、更加实在的观点。承认唯名论者关于共相在现实世界中只能寓于可感事物而存在的观点,具有极强的理论解释力。简述托马斯阿奎纳关于理智的看法。答:托马斯阿奎纳认为理智是灵魂的纯粹活动,其对象是纯粹形式。(1)积极理智与消极理智理智的对象是纯粹形式。感觉在先,理智活动在后,理智对象包含在感觉对象之中,因此,在感觉之中已经有了理智因素,此为消极理智。积极理智是使消极理智活动的理智,其作用是使消极理智从感觉活动中的潜在因素变为现实活动,从而把理智对象从感觉对象中抽象出来。(2)理智从潜在发展到现实的过程在感觉活动中,想象对感觉印象做初步的抽象,将事物的可感性质与可感质料进行分离,其中已经有潜在的理智在起作用。想象所抽象的事物虽然脱离了事物的质料,但还不能脱离关于形状的印象。理智进一步抽象掉一切与具体形状相关的印象,以达到对纯粹形式的把握。这一过程是理智从潜在发展到现实的过程。(3)共相可以存于有形事物之先、之中或者之后在托马斯阿奎纳看来,共相可以存于有形事物之先、之中或者之后。当共相作为已经获得的存在的本质,是独立的精神实体,则存于有形实体之先;当其作为与质料共同构成有形实体的形式,则存于有形实体之中;当其作为被人的理智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则存于有形事物之后。约翰司各脱个性学说的主要观点。答:属性是规定一个事物是什么的性质,而个性即决定一事物是这个而非那个的本性,两者是相对的。约翰同各脱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学说,要点如下:(1个性既不是质料、形式,也不是它们的复合。约翰司各脱认为质料和形式均属于实体的属性,属性在本性上晚于实体,是不能规定实体的。因此,不能把质料、形式当作个别化原则。(2)个性是决定自身的终极因素,是不可解释的。在约翰司各脱看来,每一实体都有共性与个性,共性是由实体的形式和质料决定的,而个性是决定自身的终极因素。因共性不能用来规定个性,故个性是不可解释的。(3)个性与共性之分是原则上的区分。约翰司各脱认为在原则上可将一事物分为两种样式,个性和共性。个性是不能用概念表述的终极本质,而共性则是可用概念表述的本质,两者又都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的实在的本质。2.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四川大学 2014 研答:这是英国哲学家体漠的观点。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是体漠对他提出的“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法。他否认了经验可以给予我们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认为“习惯”是因果关系的基础,因果关系是心理习惯的产物,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解释。若没有习惯的影响,那么我们除了当下呈现于记忆和感觉中的东西以外,对于其它所有的事实一无所知。这样一来不但一切行动无法开始,而且思想也难以进行。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说明我们的经验是有益于我们的,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根据经验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这种解决符合经验论的原则,但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他最后诉诸的是常识而非哲学,并且因果问题仍然没有定论。把因果关系理解为主观性的习惯联想,启发康德建立先验论的因果观。笛卡尔是如何怀疑数学观念的。答:(1)彻底的怀疑笛卡尔在论述了人无法分清梦和醒之后,追问道:“数学以及类似这样性质的其他科学,由于它们对待的都不过是一些非常简单、非常一般的东西,因而似乎都含有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因为不管我醒着也好,睡着也好,二加三总是等于五,正方形总不会有四条以上的边;这样明白、这样明显的真理,看来是决不会有任何虚假和不确实的嫌疑的。 ”但是,这也只是未经推敲的印象而已,笛卡尔的怀疑是彻底的,即使像数学观念这样明白清楚的对象也可以被怀疑。(2)上帝的欺骗笛卡尔认为,有一个全能的上帝,恶作剧般地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对象放在人的心灵之中,并使它成为人思想的对象,使人每次在二加三上,或者数一个正方形的边时弄错。因为上帝的欺骗与他的全善相冲突,因此,笛卡尔假定存在一个“邪恶的精灵”用尽机智欺骗人。笛卡尔说:“我的怀疑并不是漫不经心或轻率,而是有很强的、考虑成熟的理由的。 ”(3)对未经哲学的论证、自身基础不稳的数学的怀疑笛卡尔说,如果人要在科学上找到什么经久不变的、确信无疑的东西的话,人就必须不去判断这些思想,跟那些一眼就能看出错误的东西一样,不对它抱太多的信任。由于人无法肯定数学的观念是清楚明白、确定无疑的,所以人只能处于对数学观念的怀疑之中,而不能把它们当作确实无疑的来信任。换言之,未经哲学的论证、自身基础不稳的数学不能成为知识的第一原则。1.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四川大学 2014 研答:笛卡尔认为要认识真理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而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但他认为与数学不同,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质的,因此,应该先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再运用综合,进而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按照先分析后综合的顺序,笛卡尔建立起四条方法论的规则:(1)第一条决不把任何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加以接受,即避免仓碎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的呈现在心智之前,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判断之中。这条规则说明了分析的必要性,指出分析的目的是找到无可怀疑的、确定的“阿基米德点” 。(2)第二条把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这条原则说明分析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分析的结果要尽可能地细致到可以满意地解决为止。(3)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思想,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逐渐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即便那些彼此间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这一条是说综合的过程是从分析的结果出发,由简单的、确定的真理一步一步推导到复杂的道理。(4)第四条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以保证毫无遗漏。这一条指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彻底的分析和全面的综合才能达到完全的真理。在四条规则中,作者指出了三种具体的方法:怀疑、分析、演绎和列举推理的方法。笛卡尔尤为主张普遍怀疑,认为一切都值得怀疑,只有怀疑者本身不可怀疑,从而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公式。这四条规则没有感觉经验的地位,都是理性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4.简述笛卡尔关于错误的根源的观点。答:笛卡尔关于错误的根源如下所述:(1)错误的观念是由心灵制造出来的。笛卡尔认为天赋观念是真理的来源,外物刺激造成的感觉是不可靠的。但是,他认为感觉本身不会犯错,我们对于感觉的判断才可能犯错。因此,在笛卡尔看来,错误的观念是我们的心灵制造出来的。他说:“我可以说是上帝和虚无之间的一个中介,就是说,处在最高实体与非实体之间,因此就一个最高实体产生我来说,在我之中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引我陷入错误;可是如果把我看成分沾几分虚无或非实体,并且缺少许多东西来说,我如果犯错误,自然不足为奇。我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上帝给我的分辨真假的能力在我之中并不是无限的。 ”这意味着,心灵有时会不可避免地犯错误。(2)错误的根源在于心灵的缺陷。“我发现这些错误是由两种原因会合造成的,这就是在我之中的认识能力,以及选择能力或我的自由意志。”“意志比理智广阔得多。 ”笛卡尔认为意志不但不受限制,而且它还能限制判断,而判断是意志在肯定和否定之间的选择。当意志不顾理智提出的清楚明白的观念而做出判断,或者对不清楚明白的对象匆忙做出判断时,便产生了错误。错误来自非理性的意志,是由心灵自身的缺陷所造成的,那么错误的根源在于心灵的缺陷。因此,笛卡尔认为只要将意志限制在理智的范围之内,就不会犯错误。当然,他也认为在实践中,有时由于实际的需要,人们必须在获得清楚明白的观念之前就下判断,但那已经属于实践领域,已经超出了思辨的领域。1.比较安瑟尔漠和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中山大学 2015 年研答:1)安瑟尔漠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安瑟尔漠是一位极端实在论者,他认为共相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而且更是先于和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客观实体。安瑟尔漠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论出上帝的存在,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推理过程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实际中。因此,上帝存在。评价从实质上看,安瑟尔漠的本体论证明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诡辩,缺乏真正的逻辑说服力。但是,他第一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题,开创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2)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明”是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推理过程从“我思故我在”命题中提取出“清楚明白”这一标准,阐明不完满的“我”不可能产生完满的上帝观念,从“我”的上帝观念中推出上帝存在。3.简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答:社会契约学说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流行的理论。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不同于霍布斯、洛克的社会契约学,表现出了民主主义思想的特点。(1)国家是由自由人民自由协定的订立契约的目的卢梭明确地指出,国家只能是“自由人民自由协定”的产物,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人们订立契约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而不是白白地转让自己的权利。他认为,社会契约不是上者与下者之间的一种约定,而是共同体与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实际上是人民同自己订立契约。公意由订立契约而产生的国家是代表全体人民最高的共同意志的,这个意志就是“公意” 。国家根据“公意”进行统治的,而人们服从国家就是服从“公意” ,也就是服从他们自己的意志。(2)契约国家中人人自由而平等他指出人们在契约国家中获得的是一种社会自由和平等。国家是“公意”的表现,君主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将人人平等、自由的思想理论化,进一步剥掉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批判了君权神授、君主专制合理的说教,为进一步发挥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3)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既然国家是“自由”人民契约的产物,由此,他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当属于人民。他明确指出,国家仅仅是根据“公意”进行统治,并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没有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某人,也并没有转让自己的主权。如果政府篡夺了人民的主权,破坏了社会契约,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权推翻它。(4)反对三权分立思想,支持民主共和国体制他从社会契约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最高权力是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现,公民服从最高权力,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而政府只是主权者的公仆,人民本身就是主权者,从而论证了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和分割的观点。基于这个观点,他提出民主共和国是最好的体制。他反对孟德斯坞的三权分立的思想,认为立法权只能属于人民,同时,行政权的执行者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人民有权委托,也有权撤换他。1.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异同。答:(1)经验论代表人物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和休漠;培根是经验论的创始人。地域分布从地域上看,经验论主要集中在英国,所以习惯上又称“英国经验论” 。这一局面的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在英国有着悠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