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研经验.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研经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研经验专业课复习对于像我这样的跨考生,专业课是需要比较早进行准备,并且要投入很大精力去准备的科目,大家一定要明白专业课是学院自命题,所以,考察重点和出题方向会有院校自己的特色。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工科考生,所以我这里分享的专业课复习方法以及经验会相对比较应试,因为跨考生他们的专业基础是一定远不如专业学习过的同学的,但是初试能否通过专业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想要在短期内达到专业同学的专业水平,又是很有难度的,因此我们跨考生需要相对应试的去准备专业课的学习。关于辅导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1、把握所考察的知识板块。北大新媒体院的专业课有2门,总的来说板块有三大部分,分别是传播学、研究方法、新媒体,在知识的考查上,综合性相当强。专业一是新媒体综合运用,专业二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我先从专业二来说起。专业二基础知识对于像我这样的跨考生来说一定要把握好核心的三本书:(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可以理解为传播学非常入门的基础书籍。内容相对比较通俗易懂,且易于帮助初学者建立基本的传播学框架。这本书我读了2-3遍。第一遍的时候泛读,只需要对传播学有一个基础认识,第二遍要精读,需要对一些细节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第三遍就是查漏补缺和巩固框架的过程。建议大家从开始看第二遍精读的时候就自己做笔记,做笔记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比如手写框架或用电脑都可以,这个过程比较繁琐,比较耗时,但是非常有用,并且在最后的复习过程当中也可以用到。自己做总结还有一个益处在于可以帮助初学者更迅速的形成学科思维和加深知识印象,无论是对知识进行补充、修改或调整都会更加方便。(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郭书主要的笔墨都放在了经验学派的知识点上,对于批判学派和研究方法的介绍非常少,而这两项工作被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和风笑天的社会研究方法继承了下来。范式与流派对于传播学不同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重要观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类和讲解。因为传播学这门学科本就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了解这些学派的异同,可以帮助在答题过程中比较快的定位到不同考察点和对应的一些基本观点。这本书我也读了2-3遍。还是一样,做笔记非常重要,笔记能让你更清晰的区别学派特点及观点异同,有助于初学者树立自己的学科框架和进行知识的记忆。等到最后,你会发现你前期付出的这些努力都是相当有用和值得的!我后期就是基本脱离了书本,靠着自己的笔记在复习和查漏补缺。(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学习会有一些枯燥和无聊(我认为),而且相对于前面传播学的学习会发现知识点有些死板,但是研究方法也是新媒体研究院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研究方法学好也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研究方法的学习方法主要就是反复读书,并进行仔细对比,还有一些比较常考的关键概念和方法需要掌握,另外研究方法的整体框架需也需要自己进行总结。研究方法这一块背诵比较重要。而且研究方法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相对于传播学的考查来说,答案会更为标准,考查更加严谨。新媒体院对于研究方法的直接考察每年都在30分左右,也有可能更多,绝对不能轻视。相关的书还有袁方的研究方法教程。袁方是风笑天的老师。新媒体院这两年对于研究方法的考察逐渐偏难,大家还是需要多下一些功夫的。风笑天的书相对更基础,可以用于初学阶段打基础。袁方的书第三部分对于“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更全面,两本书可以结合起来阅读,综合掌握。(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可以在看完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之后,进行补充阅读。这本书主要是与新媒体结合很紧密,还有一些相关新媒体的概念,在答题当中都会有比较多的应用。彭兰的这本书写得也非常基础和通俗易懂,但是每一句话都值得耐心斟酌,建议可以认真阅读一到两遍,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2、专业一综合能力的复习方法。北大新媒体院的专业一题型为4选3的论述题,每题50分。不仅考查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会考查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考生的独立思维、崭新视角、答题观点以及与新媒体的紧密结合和运用的能力。对于专业一的复习,我最大的建议,是要建立好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答题模式,毕竟是一道论述50分,所以对于基础知识阐述,以及综合分析运用都要并重。而这样的能力和答题技巧,并非一日之功,是需要长久的练习和多方面知识储备的积累。不过对于专业一并不必太担心,因为主观题会有更多的开放性,老师也很乐于接受学生个人的新鲜观点和你独特的视角看法,但是需要注意你所表达的内容都不可以偏离主旋律方向。那么在答题技巧上,运用5W、多元主体的思维,以及与具体热点结合进行例证观点,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在知识上,一定要做好关于新媒体与政治,新媒体与经济,新媒体与文化,新媒体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总结归纳,因为北大新媒体院专业一很注重考查如何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实际的问题,这与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新祥旭专业课一对一辅导另外,建议大家也要尽量多读一些新媒体学院各位老师的论文,特别是近几年的一些论文,还有一些学界的著名学者的论文,也可以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因为老师的论文体现出了老师的研究重点、研究兴趣,还有研究方向,这些很容易会出现在初试考题,甚至复试的面试题目当中。论文阅读从9、10月份开始即可,也可以在读论文中总结积累一些老师的观点运用到答题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