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英口笔译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英口笔译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英口笔译经验分享背景介绍先自我介绍一下:2019 年北外高翻学院 MTI 中英口笔译专业拟录取。毕业普通二本。我属于初试成绩位居前列(初试总分 390+分,口笔译专业前五名(共 19人),在两个专业混合排名中列第 7 位(共 50 人))进入复试,复试发挥各种失常,但还是幸运地被录取。初试英语翻译基础1. 篇章翻译用过的教材有:a. 政府工作报告同传 ma 爱考政经类,所以当年练到手抽筋。而 MTI 不怎么考政经类,第二年就没怎么练过了,只是会偶尔翻一翻,确保手感仍在。其实政经类的练上十几页就能 get 到翻译套路,剩下的主要是术语的积累。b. 中国文化读本 中文版和英文版这本教材应该时我下功夫最大的,因为之前备考同传时完全没有接触过文化类翻译,而文化类又是 MTI 的心头好。先是买了 kindle 版的,发现读着不舒服,又买了纸质版的,发现不是中英对照依然不舒服,于是又搞到了中文版的 PDF版,打印下来贴在本本上,然后把英文全部抄写在了中文旁边。当然不是纯抄写,而是边写边思索、边赞叹、边积累固定搭配、边总结翻译思路。战线比较长,每天抄一点点,抄了大半年。最后虽然考的是哲学类翻译,但我感觉对这两本书的研究使我的语言更加洗练,保证了我在没有做大量翻译练习的情况下还可以正常发挥。c. 非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栓哥的书,必须强推。第一年时练了很多,第二年就复习了一遍。第一年练的时候,先是把他的重点理论搞熟搞透,然后把上面的篇章大部分都练了一遍。对照自己的译文和栓哥译文,反复比较、思考。过几天再重新翻一遍,不断总结经验教训。d. 庄绎传练习方法完全同栓哥的书。这本练的很全很透。说明我备考同传那年真是太爱翻译了呜呜呜。e. 散文佳作 108 篇张培基实用语篇翻译翻译的技巧高级汉英翻译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等书籍,均是只翻译了 3-4 篇,找了找规律,总结了一下相关题材文章的翻译思路和技巧,便搁置一边了。2. 词条翻译考 ma 同传时并没有准备词条,这让我在 MTI 备考时很不适应,在备考方法上也有所失误,这应该是导致我总分没有上 130 的根本原因。粗略估计,词条得错了 8-9 个。这个在接下来介绍材料时会穿插提到。所用书籍和材料:a. 跨考黄皮书小册子这本书很不错,而且下半年还更新了版本,增添了很多学校 18 年的真题内容。我一直比较抗拒死记硬背,凡事都喜欢找方法去做,但是很悲催的发现,对于词条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背、熟能生巧。我开始正儿八经背应该是在 10 月份了,好多都没记住。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引以为戒。最好提早准备,跟研友一起背,然后规定时间相互提问。b. 历年真题及扩展资料资料很棒,囊括了绝大多数最常用的词条。然而我也仅是局限于嘴上背背,没有认真地落在纸上过。导致考试时明明遇到了原题、但是出现了 2 处很基础的拼写错误。而且过于粗心,把“报复性关税”写成了“惩罚性关税”。关于历年真题同学们可以在“考研文库上查找”这个网站对考研资料的整理挺不错的。c. 外刊China Daily, 经济学人、FT 中文网等。精读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词条。北外 18 年的词条有些剑走偏锋(据说当年的词条平均得分在 10 分以下,满分30 分,所以那年录取分数线也很低),但是 19 年又回归正常了。自己病急乱投医大概也是被 18 年的题吓住了。总之,词条备考,一定要把最内核最常见的内容掌握的滚瓜烂熟,之后才是比较边缘的。这样最为保险。毕竟,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的词条跟大多数人都认识的是一样的,不影响排名。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大作文所用资料:a. 环球时报中文版b.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 “奇葩说“d. 百度文库里搜集的名人事例e. 微信公众号里搜集的深度文章f. 网上搜罗的与我练习题目相同的文章我语言积累是从 4 月份就开始了,但是写作练习的真正开始是从 9 月份。与研友每周练习一篇真题大作文,有时是北外的真题,有时是其它学校的真题,有时针对当时的火热时事写一篇。写完后互评,之后再改、再评。我刚开始时找不到思路,虽然素材已经积累了一大堆,但是在论述上总是感觉有些薄弱,无法做到逻辑自洽,议论文的写法也不甚熟悉了。尤其是对于某些论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论述,论了也觉得苍白无力。后期是在室友的介绍下,报了新祥旭的专业课一对一课程,老师是 17 年的前三名的学长。给我指导了专业课的课程,学长给了我一大堆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让我打印出来、每天读几遍。自己练的是什么主题,写完之后,再去网上搜一下相关主题的好文章,打印出来不断学习。这些都慢慢帮我找到了写议论文的感觉,这次考的是“筑好心灵的防堤“,这跟 18 年的”论定力“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我把论淡定中写到的很多名言和事例照搬了过去,又加上中美贸易战之类的时事,使用了环球时报上背来的高级语言,写了一篇又红又专又激情澎湃的文章。简直是一气呵成,爽呆了。因为百科拉了太多分,我的写作并没有在初试分数中体现出来,所以我这门分数很一般,在前 10 名中可以说是垫底儿的。但是我感觉这些积累帮助了我应对突如其来的复试笔试。小作文之前拜读了很多经验帖,都说小作文最后一两个月准备就好,于是我跟研友都准备的比较晚,材料只是匆匆略了一眼,而且只练习了说明书、倡议书等考过的题型。19 年考的是广告,并没有练到。但是题目要求非常明确,难度不大,所以感觉没有影响到得分。相反,感觉写的蛮有文采的,而且用上了比较唯美浮夸的广告语言,跟大作文一样顺畅。百科知识所用材料:中国文化要略(不错,但需要自己再总结)中国文化概论(不错,但需要自己再总结)全球通史(可作消遣读物,不知不觉涨知识)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不错,但需要自己再总结)不可不知的 300 个文化常识(很棒)众所周知,北外历年真题上的百科极具重复性和关联性,需要自己将历年真题中出现的词条认真扩展一遍。总结:历年真题最重要,要进行扩散、扩散、扩散!翻译硕士英语所用资料:“不背单词“appGRE 历年单词题真题GRE 同义词总结表GRE/雅思/托福作文辅导书这门是在 11 月出的样题,而样题题目跟之前公告的完全不一样。看到样题的那一刻,心中也是奔过了无数头神兽。一上来就 30 道 GRE6 选 2,后面的阅读题还有问答题,而且规定字数,时间紧迫,一时接受无能。后来调整了下心态,开始做针对性训练。单词的话就用 app 来背,有个本身是 GRE 老师的研友还分享给我了不少单词练习题和 GRE 作文书。总之开始了一段疯狂背单词的时光。考场上前一半的题还是有难度的,后一半就是送分题了。接下来说说作文。考前一共练了 3 篇。样题作文写了两个版本,最初跟着新祥旭学长一起练习,我发现我语言质量虽然不错,但是有点平实,没有设计感,按照第二个版本的写作思路和模式练习了两篇,都是新祥旭辅导老师推荐的教育类话题。而且他给我的写作教材非常棒,精细地讲解了不同题目的拆解、破题思路,对我在考场上抓住题眼起了很大作用。再说一下阅读题样题中的阅读题有点难度,跟高级口译笔试中的阅读题一个模式,群里分享了淘宝上相关辅导书的购买链接。与研友跟风买了回来,发现质量很差,参考答案脑洞清奇,做了一篇就扔一边儿去了。阅读题比样题要简单的多,而且还碰到了一篇读过的经济学人原文,简直是松了一大口气,而且出题角度非常灵活,很多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问题,只要自圆其说就好。我感觉在回答时要尽量 paraphrase, 原文用了个eliminate ,你可以改用 phase out, 从多角度彰显自己的语言实力,会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最终得分是 85 分,感觉应该是单词题扣的分比较多,因为前面做题速度简直是快如闪电,肯定有粗心错误。后来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设计、雕琢、修改作文,单词题一个都没检查。到这里就结束了,祝大家考研得偿所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