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浙江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浙江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3 月 16 日结束复试之后,我决定将这两年的考研之旅做个梳理,既是对自己这段时间的一个总结,也希望能给希望走上这条道路的学弟学妹们一些有用的建议。分数情况总分 430+,数三和专业课都是 130+。今年浙大金融全日制的录取分数线要接近 410 分,和复旦、人大这些院校基本持平,说明在广大考生的“理性选择”下,浙大的金融专硕也变成了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热门选择。下面我就简单各科学习准备情况:政治:(用书:肖秀荣全套,市面上所有可获得的模拟卷的选择题)政治大约是在 8 月份开始准备,首先要明确考名校,尤其是竞争激烈的金融专硕,是不允许有任何一门出现严重失误的,也不可以抱着过单科线的心理去复习任何一门,在准备考试的后期,数学和专业课的差距拉开得并不是很大,潜在的竞争对手都是胸有成竹,而在政治和英语这种公共课上拉分却是很严重,一些同学复习政治太晚,认为只要 60 多分就可以完成目标了,但是这样一来就会被认真准备政治的同学拉开太多,其他学科要花费很大功夫才能补救回来。8 月初-9 月末 肖秀荣全书逐章精读,1000 题在每章看完之后自测。10 月份 第二遍看复习全书,注意总结每章最开始的章节结构,可以在看完每章后回忆画一下逻辑树状图。11 月份,做 8 套卷,将各位老师的预测卷搞到电子版或者买一份,只做选择题,每一份预测卷把选择题的分数记录下来,建议不要做在试卷上,然后对照答案将错误的地方记下来,如果没有详细解析的可以翻看全书查漏补缺。12 月份,将上述的选择题再做一遍,会发现每一份都不会得满分,还有自己遗忘的地方,这时候把错第二遍的题目整理下来,在考试前重点关注看一看,建议 1000 题的错题也可以提前整理一下,在考试前也可以看一下加深印象。此外,要仔细研究四套卷,肖秀荣给的答案可以做参考借鉴,自己也可以针对题目总结一下自己的答案,做到更有逻辑更全面。时事政治部分其实在做各套选择题的时候已经把比较常考的记住了,没有必要花时间再去把肖秀荣的那个小册子再看一遍,太浪费时间了。在考场上,你会发现不管你怎样准备选择题,一定会有几道题目考察的内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时候要放平心态,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蒙一蒙。如果真正掌握了市面上所有的模拟题的选择部分,我相信考场上的选择题不会错超过 10 分的。主观题部分,我只背了四套卷,肖秀荣还是很强的!我一战政治选择扣了 9 分,二战选择扣了 7 分,分别得到了 72 分和 77 分。大家可以根据分数有个参考。英语:(用书:一款背单词软件、历年真题、王江涛作文)英语单词的准备应该贯穿考研始终,大概单词总量为 6000 左右,可以选择一本单词书或者一款背单词软件,做好详细的规划,并持之以恒得背就可以了。推荐恋恋有词和墨墨背单词。英语真题是最重要的资源(考研文库有历年的真题,直接注册就可以拿到),整个复习过程要做三遍以上,要达到最后能认识真题中每个单词,理解每个语句,知道每个选项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错误选项的程度。市面上的英语模拟题毫无用处,一般都比真题的难度高,而且出卷水平也不高,只会徒增焦虑。作文建议准备花 40 天时间准备就够了,前期不要太在意写作的训练,用一本作文书,将各个范文背诵一下,最后总结出几套模板即可。另外可以经常练一练英语书写,把字写漂亮是一个实用的加分项。数学:(用书:任意一本复习全书、历年真题、市面上所有的模拟试卷)数学考研我认为主要是靠肌肉记忆,在考场上这种题见过就可以马上写出来,没见过的题依靠临场发挥是天方夜谭,在紧张短暂的三个小时里要处理这么多道题,没有空余时间思考从未见过的题型。因此大量的训练是有必要的,此外参照以往的经验,2020 年的考研数学必定难度会有所增加,因此要学会适应各种难度的试卷。在各种模拟题中,张宇的 8 套卷和 4 套卷难度较大,李林的模拟卷我认为水平最高且最像真题,其他的模拟卷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是都是可以用来训练的好资源。可以在考前两个月开始每天做一套模拟题,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再将历年真题每天做一套,既是增强信心也能找到真题的感觉。数学视频只推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其他的还是自学最好。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数学天赋的人,我一直相信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分才专业课:(用书:推荐书目、公司理财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历年真题)我对专业课的复习有点担心,开始就是抄书整理笔记,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答题,并整理成答案,然后背诵。这项工程有基础的同学可以自己完成,但是跨考有些难,寻找一下专门提供所报院校专业课辅导的机构,主要是为了把握住参考书上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需要整理成笔记并背诵。找到了新祥旭专业课辅导,老师是对口高校的高分研究生学长,真题以及笔记都有。对专业课毕竟考过一次,了解的非常透彻!对我帮助很大。浙大今年的专业课试卷简答题没有任何超纲题目,如果将两本参考书整理背诵,应该都能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对于历年真题的把握也十分重要,要熟悉老师的出卷风格,可以做一些模拟考场的训练,把握在 3 个小时内答完 9 道简答和 2 道论述的感觉。对于跨考或者专业课很薄弱的同学,我建议还是需要有前辈指点,推荐新祥旭专业课一对一这样可以省下很多功夫,也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一些总结1、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考研之前,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多问问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是想冲击名校,对冲一下本身不算优秀的本科院校,可以选择孤注一掷,报考名校,但是若是想要一个研究生学历,建议还是要选择保守一些。这些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年的时光最后的成果。2、每年都不一样我们考生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最先关注的当然是历年的分数线和报录比,但是经过两年的考研,我发现每年的情况都和前一年有很大区别,不能盲目得将以往的经验用在当前的考研过程中,每个考生都要学会适应这些变化,做好心理准备。例如今年的浙大金专,400 分以上有 100 多人,这种情况是往届都不曾出现过的,此外今年的复试比例也调整为 1:1.5,复试的严格程度也大大提高。这是因为考研是一个不公开透明的市场,只有在成绩揭晓的那一刻才能知道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各位考生博弈“竞价”的结果。3、任务导向而非时间导向我一直认为考研是任务导向的过程,而不是时间导向,相信看完很多其他经验贴的同学会感慨于其他同学一天学习十多个小时,早上 7 点之前就准备好一天的学习,晚上 12 点之后才入睡的惊人毅力。我每次读到这些,也会深深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不够,是不是不配成为一名研究生,但两次考研的经历让我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人的努力只是消磨时间,我们大可不必比较谁起得早,谁睡得晚,而应该去关注自己设定的目标任务是否是真的完成了。同样是每天背 50 个新单词,有些人会将半个小时花费在坐在教室里翻看单词书,然后将背诵 50 个新单词的任务打一个勾,等到一天忙完了,再发个朋友圈证明自己的努力。而真正聪明的人是在确认这些单词确确实实成为自己熟识的新知识之后,进行下一项任务的学习。考研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大可不必为了今天的学习时间比别人短而焦虑难受,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学习任务没有实实在在得完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础和禀赋,选择比努力重要,是让我们在最开始对自己的目标不存怀疑。深知每年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是让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万全准备全力以赴未知的征程。任务导向而非时间导向,要告诉自己学习了什么知识,而不是学习了多长时间。有一句一直鼓励我的话,“回首往事,不过是虚惊一场”,送给看着篇帖子的你们,愿你们明年此时,同样发出这句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