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14-中国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14-中国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14-中国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14-中国史”考试大纲中国史是中国史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中国史考试大纲根据中国史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制定,以期了解考生对于中国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国史考试涵盖考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较深入地理解中国史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较清晰地把握中国史的发展脉络、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史学术前沿,并能够展示出考生分析和解决中国史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本试卷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三、试卷结构与题型1.名词解释(8-10 题)2.简答题(4-5 题)3.论述题(2-3 题)四、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先秦秦汉史1.中国文明起源的时代与良渚文化、陶寺遗址、二里头文化2.中国早期国家起源时代及其条件3.西周宗法制度与封邦建国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5.战国时期的诸子与百家争鸣6.先秦秦汉时期重要人物的评价:周公、齐桓公、孔子、老子、秦始皇、汉武帝7.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及其历史影响8.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9.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史1.魏晋南朝政治史、政治制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2.十六国北朝政治史、政治制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3.魏晋南北朝文化演变的基本线索,以宗教、儒学、文学、清谈思想为核心4.十六国北朝民族分裂、民族融合的线索、基本规律及胡化政权的基本特征5.孙吴东晋南朝对江南的开发及其与南方土著民的关系6.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发展的若干线索及相互影响7.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如诸葛亮、曹操、北魏孝文帝、梁武帝等8.重要战役的战略、战术分析及其对政局的影响第三部分:隋唐史1.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 隋朝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3. 隋末农民战争的结局与影响;4. 唐前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5.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6.武则天至玄宗时期政局的演变;7.唐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8.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及其对唐王朝的影响;9.两税法的改革;10.宦官专权与晚唐政治;11.唐朝对外关系与中外文化、经济交流;12.唐朝在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史学等方面的成就;13.唐朝的灭亡与五代十国的形成;14.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第四部分:宋元史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2.北宋与辽、西夏、金的和战及交往3.辽代的政治体制与汉文化的关系4.定难军节度使与西夏政权的建立5.辽朝灭亡、完颜阿骨打与金政权的建立6.金代的社会制度与蒙古崛起7.元朝的建立与大一统下的中国8.宋元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市民阶层的兴起9.宋元时期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第五部分:明清史1.明代前期的政治与经济2.明代的学校与科举3.明代中后期宦官干政4.张居正改革5.明代中外关系与中西文化交流6.清人入关、南明政权7.郑成功收复台湾8.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经营与开发9.清代经济的发展10.清代中期的白莲教起义11.清代的学术与文化第六部分:中国近现代史1.近代中国政权更迭、政局演变的基本过程和史实。2.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概况。3.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历程及其经验教训。4.近代中国和主要大国的外交关系。5.学术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重要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其主要观点。五、掌握重点1.二里头遗址与夏代2.西周宗法制度与西周初期封邦建国的政治体制3.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大变革4.秦代政治体制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和历史意义6.掌握以三省制、都督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在魏晋南北朝的演变7.掌握以九品官人法为核心的选举制度在魏晋南北朝的变化及其与察举制、科举制的关系8.掌握“南朝化”的演变线索及其内涵9.准确理解门阀、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的关系10.准确理解“关陇集团”的涵义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11.掌握佛教、道教在此时期民众信仰中的的地位及其影响12.掌握民族分裂与民族融合与历史演进的关系13.从占田制到均田制,魏晋北朝财政制度的演进14.隋朝统一的原因及历史意义。15.隋朝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16.如何理解唐承隋制?17.唐前期政治、军事、经济制度18.如何认识“贞观之治”?19.如何评价武则天?20.开天盛世的原因?21.如何认识安史之乱对唐王朝乃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2.藩镇割据的形成及影响?23.牛李党争24.甘露之变25 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26.唐朝史学的发展及其影响?27.唐朝佛教的主要流派?28.唐朝文化对东亚各国的影响?29.五代十国是如何形成的?30.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31.辽、金、西夏政治制度与中原文化的关系32.宋、辽、金、西夏、蒙古等政权的和战、交往33.宋元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34.宋代理学的发展及流变35.明代卫所制度的创立与演变36.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及作用37.明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及影响38.明代中外关系与中西文化交流39.清代特别征政区的设置及管理40.清初恢复经济的措施41.清政府对西藏的经营与管理42.清代的考据学与史学43.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4.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45.如何认识北洋集团。46.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7.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经过。六、主要参考书目1.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 2 册、第 3 册、第 5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3.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4.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3.刘庆柱: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1949-2009),人民出版社,2010 年。5.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6.阎步克撰,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7.陈寅恪讲、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 1987 年版。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8.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11 年版。9.谷川道雄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中华书局,2010 版。10.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有中华书局、北京大学出版社及商务印书馆诸多版本,均可。11.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 11、12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1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13.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以上两书任选其一)14.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 年;15.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16.李范文:西夏通史,人民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年。17. 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18.陈旭麓著: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年。19.(美)费正清等编:剑桥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20.(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2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年。2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