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大学应用心理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北京大学应用心理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年北京大学应用心理考研成功经验分享我本科就是心理学专业,大二开始就把目标定在北大,所以我在本科阶段就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有一定基础。但是北大应用心理是自主命题,所以我最终还是报了新祥旭考研辅导班,因为新祥旭是做一对一辅导的,可以为我安排北大的学长学姐辅导。我从 5 月份正式开始准备,在学校有考研自习室。每天的生活基本是三点一线,宿舍,自习室,食堂。辅导是每周在宿舍以视频直播的方式上课,每节课单独跟老师约时间,特别灵活方便。首先介绍一下今年北大应用心理招生情况,以便学弟学妹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作参考。2019 年北大心理认知科学学院只招收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招收心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制都是 3 年。所以想考学硕就不用考虑北大了。今年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拟招收全日制 35 人,非全日制 15 人,其中全日制拟推免人数 15 人,也就是说通过统考的全日制拟招生人数是 20 人,还是挺激烈的哈。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主要授课时间是周末或平时晚间,其余时间一周至少 3 至 4 天须进行临床见习、实习、学校心理咨询的实践和研究。全日制应用心理学费总额 78000 元,非全日制学费总额 168000 元。学费确实有点高,但我觉得只要家庭条件允许,还是很值得投资。毕竟北大心理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毕业之后不愁工作。参考书是新祥旭的学姐推荐的: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格心理学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临床心理学 王登峰 人民教育出版社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管理心理学 车丽萍、秦启文 武汉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暨南大学出版社关于初试为了最快的进入状态,正式开始复习之后,我先利用几天的时间出声读了一遍笔记。把所有教科书按照目录列好框架,再按照框架看书。前沿、概论、背景和历史都当作故事偶尔翻一翻来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同一科目不同书目,认真阅读一本基础书之后,另外的书目当作补充。以普心为例,我是认真读的是彭聃龄老师的第四版,以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作为补充。两者重叠的部分,我是以彭老师的书为基准的。看完一部分之后,会做相应章节的选择题来巩固知识点、发现自己理解上的问题。7 月中旬,第二轮复习,主要工作有:根据框架进行深度整理、有意识的每天背诵一部分、自己制作电子记忆卡片(后期背诵时觉得这种记忆卡片真是太好用了)、结合北大本科生的课件和期末考试试题有意识的进行整理、将习题做了一遍。这一遍下来觉得自己对知识有了更深的把握。同时头脑中框架完全建立,接下来就是不停的巩固和适当的增加深度和广度。这一阶段心情也出现了小波动,北大缩招后虽然没有动摇自己报考的决心,但是明显的感觉自己的形势严峻了些,好在很快就调整好了。9 月份开始,每天给专业课的记忆时间更多了些。因为北大重视实验设计,这一阶段开始通过阅读文献学习实验设计的思路,自己找题目进行实验设计的练习和小伙伴一起讨论、反复修改、总结自己的实验设计模板。实验设计一旦总结出模板后,操作定义、自变量、因变量就变得十分重要。这一点我是通过北大老师的一些文献还有研究方法相关的书籍来看别人是如何下操作定义、找出自变量因变量、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并且进行了很多的练习。事实证明,实验设计一旦总结出模板,考试的时候就能以不变应万变。11 月份以后,将 5 年真题严格按照三小时模考了一遍。(其实真题已经在前面的时候看过很多次了,考虑到真题价值极高就又模考了一遍,顺便找一下考试的感觉)其次,从 11 月份开始都是在疯狂的背诵、模考中度过的。考专业课的前一晚,我吐到不行,依然坚持过了一遍普心、社会、管理、发展、测量统计之后才去睡觉。关于复试今年北大复试取消了笔试,大概是因为已经借初试犀利地刷掉了足够多的人吧。故复试只有英语听力和综合面试。1.英语听力英语听力一共就 10 道选择题,出自三篇文章。留学生会把每篇文章读两遍,很多答案听的过程中就能选出来,比较简单。2.综合面试复试之前我用一个笔记本列出了所有要准备的东西,首先是自我介绍,中英文都写好每天背,然后根据自我介绍猜想老师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新祥旭的辅导包含了初试和复试,复试有两个老师辅导我,一个是专业课老师,一个是英语专业的老师。我把自我介绍发给英语老师,让她针对我提问题,反复思考后用中英文写好答案每天读,每天晚上陪我练一个小时英语口语。因为我选的是临床方向,所以关于综合面试,专业课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因为初试考完我感觉我主要看了 bt、咨询,实验、统计和测量把之前的笔记认真看了一遍。而实际的面试里也的确问到了不少我准备过的问题,北大复试成绩占半壁江山,千万不能松懈。北大在复试阶段还会问到一些陌生的概念,可能出现在一些文献中,所以有时间一定要培养阅读文献的习惯。我刚过完年就开始准备复试了,学姐在这方面给我做了专项的训练,两天阅读一篇文献。3.面试问题在这里我单独把面试问题和建议写出来。跨考生几乎必问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放弃本专业,选择心理学。有工作经历的通常也都会被问到在工作中所学所知的东西。个人陈述和报名登记表都要认真写,自己写的东西也要多想想,因为提交的复试材料就摆在桌子上,老师们当场就在翻。他们也会根据个人经历提专业问题,比如我曾辅导自闭症儿童,就被问到了自闭症的症状,如何干预,病因,生理基础。实验、统计、测量是复试时最受关注的三门课,提问率很高,今年钟老师问了我一个本土化量表修订的问题,我正好看过他一篇论文与这个问题有关,可惜当时没认真看,所以答的不完整。面试时专业问题肯定会有答不上的,有的老师就是刨根问底让你答不上为止,而对于自己还做的不够的地方或回答不上的专业问题要表示下去会补充学习,这一点很容易在紧张时忘记说。我就忘了,提醒大家注意。注意礼貌、自信、真诚,努力展现自己积极的一面就好。考研这条路真的很难走,长达一年的时间几乎脱离外界,去做一件几乎看不到结果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不断地在充满希望和自我怀疑的两极徘徊,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还需要独自承受巨大的压力,不管是课业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相信所有经历过考研的人都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可是一旦真正考完之后,尤其是得到好的结果,你就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难全部都有了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