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宁波大学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宁波大学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共 10 页2019 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科目名称: 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1.论述题2.研究案例分析题3.实验方案设计题4.材料组织题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旨在考察考生对心理学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以及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掌握水平。该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现象、意识、注意、感觉、知觉、语言、思维、记忆、情绪情感、需求与动机、能力、人格等重要心理学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原理,以及理学研究方法中的相关概念;针对心理学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能熟练运用实验心理学的基本逻辑和设计思路以及心理测量量表的操作和评价技术,制定相应的实验或测量方案;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相应的统计方法以及测量学相关原理和技术,对基于实验或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能对分析结果做出心理学专业的解释。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 2 页,共 10 页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第二节 神经元第三节 神经系统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第三章 感觉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视觉第三节 听觉第四节 其他感觉第四章 知觉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第三节 空间知觉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 错觉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一神经机制第六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 感觉记忆第四节 短时记忆第五节 长时记忆第六节 内隐记忆第七章 思维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表象第 3 页,共 10 页第三节 概念第四节 推理第五节 问题解决第六节 决策第八章 语言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 语言理解第四节 语言的产生第九章 动机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第四节 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第十章 情绪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情绪与脑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第四节 情绪理论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第十一章 能力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第四节 情绪智力第五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第十二章 人格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人格理论第三节 认知风格第四节 人格测验第 4 页,共 10 页第五节 人格成因第十三章 学习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学习理论第三节 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第四节 学习的规律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 什么是个体发展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发展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1)心理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统计方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第二节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第三节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发展第四节 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第二章 统计图表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第三节 次数分布图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第三章 集中量数第一节 算术平均数第二节 中数与众数第三节 其他集中量数第四章 差异量数第一节 全距与百分位差第二节 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第 5 页,共 10 页第三节 标准差的应用第四节 差异量数的选用第五章 相关关系第一节 相关、相关系数与散点图第二节 积差相关第三节 等级相关第四节 质与量相关第五节 品质相关第六节 相关系数的选用与解释第六章 概率分布第一节 概率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正态分布第三节 二项分布第四节 样本分布第七章 参数估计第一节 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第二节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第三节 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第四节 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第五节 比率及比率差异的区间估计第八章 假设检验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原理第二节 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第三节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第四节 方差的差异检验第五节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第六节 比率的显著性检验第九章 方差分析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步骤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第 6 页,共 10 页第四节 事后检验第十章 x2 检验第一节 x2 检验的原理第二节 配合度检验第三节 独立性检验第四节 同质性检验与数据的合并第五节 相关源的分析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第一节 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第二节 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第三节 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第四节 等级方差分析第十二章 线性回归第一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第二节 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估计第三节 回归方程的应用第十三章 多变量统计分析简介第一节 多因素方差分析第二节 多重线性回归第三节 因子分析(2)实验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第三节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地位第四节 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第二章 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实验研究的变量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设计第三节 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仪器第 7 页,共 10 页第三章 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第一节 文献检索第二节 核对清单阅读法第三节 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第四节 学生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第四章 反应时第一节 反应时的研究历史第二节 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三节 反应时新法第四节 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第五章 心理物理学第一节 传统心理物理学第二节 心理物理函数第三节 感觉的直接测量第四节 信号检测论第六章 注意第一节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第二节 注意的操作定义第三节 注意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注意的应用研究第七章 知觉.第一节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第二节 视知觉和听知觉第三节 空间知觉第四节 时间知觉第五节 无觉察知觉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第一节 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第三节 内隐记忆第四节 内隐学习第 8 页,共 10 页第九章 思维第一节 思维的研究方法第二节 思维研究的领域第三节 思维中的无意识过程第四节 思维和人工智能第十章 情绪第一节 情绪的产生和获得第二节 情绪的认知研究第三节 情绪的测量第四节 情绪的研究方法(3)测量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第一节 一般测量概述第二节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第三节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及其功能第四节 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及道德准则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二节 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国的发展第三章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第一节 心理特质及其可测性假设第二节 测量误差及其来源第三节 真分数及其有关假设第四章 测量信度第一节 信度概述第二节 信度的估计方法第三节 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第五章 测量效度第一节 效度概述第二节 效度的评估第 9 页,共 10 页第三节 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第六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第一节 测验项目的难度第二节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第三节 猜测问题与猜测率第四节 多重选择题的项目分析第七章 测验常模第一节 分数转换第二节 分数合成第三节 常模编制第八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第一节 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基本程序第二节 测验的实施第九章 学绩测验第一节 学绩测验概述第二节 标准化学绩测验第三节 教师自编课堂测验第十章 能力测验(上)第一节 智力测验的一般问题第二节 个体智力测验第三节 团体智力测验第十一章 能力测验(下)第一节 能力倾向测验第二节 特殊能力测验第三节 创造力测验第十二章 人格测量第一节 人格测量的一般问题第二节 自陈量表第三节 投射测验第十三章 其他心理与教育测验第一节 焦虑测验第 10 页,共 10 页第二节 兴趣测验第三节 态度和品德测量第十四章 测量的综合应用第一节 测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第二节 测量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第三节 测量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徐建平著,2009。3、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 心理与教育测量 (第三版) ,戴海崎、张锋、陈雪枫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