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传媒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传媒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中国传媒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 中国传媒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开门见山,参加过 2017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总分为 400 分。考研政治:70 分;考研英语:76 分;考研专业课一(科目为新闻史论): 129 分;考研专业课二(科目为新闻实务):125 分。有幸心想事成,就来讲一讲在参考书使用中的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方便少走弯路。关于本校招生情况:本专业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新闻学 03 新闻业务方向共进复试 28 人,少干 4 人,最后录取 15 人本专业考研情况介绍:新闻学学硕共用 5 个方向,03 新闻业务招的人数多,竞争最激烈;其次是网络新媒体、新闻理论、新闻史、报刊理论与业务。专业课参考书目:中国新闻史教程外国新闻史教程新闻理论网络传播概论传播学总论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新闻写作教程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中传新闻学专业新祥旭考研应试宝典我的复习规划:关于政治:政治我用到的书就是大纲,肖秀荣 1000 题,还有风中劲草以及最后的肖八肖四。政治我用到的书不多,太多我也看不过来。我大概从大纲出来后才开始复习政治的,因为本身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不反感,如果是理科生的话可以稍微早点复习。每天大概花 1-2 个小时,前期就是看大纲然后配合做1000 题,选择题至少刷个 3 遍吧,毕竟政治选择答好后边大题大家都差不多。后期就是狂背肖 4 肖 8,今年肖秀荣老师还是压中很多题的。其他的老师我没有怎么关注,因为我觉得毕竟只有肖老师是真正出过考研政治题的,所以我一直都是以肖老师的教材为主。关于英语:英语真的是我开始最早的一门科目,可是最后考的我不是很满意。我全程没有做一套模拟题,一直都是在做真题,反复做。3 月开始背单词,真的是考研不止单词不息,大概单词背完一遍后。到 6 月开始做真题,真题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毕竟一共没几套。第一遍做完后,主要是把单词问题都克服掉,第二遍做我就是翻译全文,解决句子结构问题,第三遍就是看文章的结构,揣摩一下出题者的意图(我可能没揣摩好,所以最后成绩不高)作文进入 11 月就开始背了,我的节奏是大作文 2 天背一篇,小作文 1 天 1 篇这样。关于专业课中传专业课书单想必你们在考研帮里都搜到了,这里略过不表。主要介绍我的复习时间安排和复习方法。3-5 月,教材浏览阶段。20 多本教材要读完还是很费时间的,这时候也有课要上,所以是见缝插针的看书,所幸因为没有背书压力,看书过程蛮享受。我在自习室占了个位,基本保证每天 6 个小时的看书时间。我爱做计划,所以看书前列了个表格,平均每天看几页这样特别详细,细化任务有助于保证进度。期间有做笔记,基本是抄书,后面扔了。有同学问我,这时候脑子没有框架咋办,我说以我的经验,这时候有框架了,不是二战的就是想上天的。所以第一遍看书就是纯粹的对知识混个眼熟,知道大概要考哪些以及知识的难度值。教材很多不用买,图书馆一般都有,对于少部分图书馆借不到的可以上孔夫子旧书网低价买入。这样做的好处,一为省钱,我教材买下来花了不到一百块,二是可以看看前人在书上做的笔记,帮助你找重点,虽然不能全部依赖但有笔记的书看起来有种隐秘的趣味。6-9 月,笔记整理+ 第一遍背诵。在五月份我买了两份资料,一份是传媒考研学长的,一份是 2016 年刚刚考上的一位学姐的同时也是新祥旭考研我的一对一辅导老师。后者对我的帮助最大,因为是老师自己整理的笔记,条理非常清晰,内容也很全面,我基本可以拿来主义。7-8 月份,参照着老师的笔记,我主要是补充完善,加上自己在复习中的一些内容,用 A4 空白纸来整理。比如去年被称为 VR 元年,那就补充上一些关于沉浸新闻的东西。新闻传播是一个更新速度很快的学科,知识的掌握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要有热点问题敏感度。比如在做笔记时和后期看了大量论文(尤其是中传老师发表的论文),我基本预见到了那道关于传播技术的论述题;又因为去年是长征80 周年,也预见到了会出一到两个与红军长征有关的新闻工作者。8 月底笔记整理完毕,内容包括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和真题大题的答案整理。笔记整理好后基本就开始背书了。暑假还没结束,天气非常热,背的人想死,为了提高专注力,我一直在图书馆四楼公共区域站着复习,有时候会自我调侃道:“快成望夫石了。”背书的时候,我规定了自己两个月要背完第一轮,那么每天要背几张纸也是列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表。背书顺序是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学、业务。基本每 15 天背完一个板块。最沮丧的还不是天气,是看不到成果,史论基本今天背,明天忘,但还是要按计划坚持下去。每周会给自己放半天到一天假,每天下午还会在晚饭前跑步 30 分钟到 1 小时,所以暑假期间瘦了 5 斤,后期复习也一次感冒都没生过。10-11 月,第二轮背书+模拟题练习+看论文。开始了第二轮背书,发现第一次背的基本忘完了。每天会花 6 个小时的时间在背书上,采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法,每天在背完的章节标注日期,待到第 2、4 、 7、15 日的时候进行重复。这时候几门课程是穿插着背的。晚饭后开始看论文 1-2 小时,最初先看 C 刊上的,我的做法是如果今天在看新闻真实方面的专题,会去搜相关论文。后期论文主要以服务答题为主,比如说一个硕士发的论文,可能质量不是很高,但很适合考试答案,则可以借鉴参考。中传老师的论文也要看,一个是看近两年的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所发表的论文,一个是看整体他们在这一年内以什么主题的论文为主,也就是看这个学校这一年的研究热度。比如,去年我浏览了中传新闻传播学院一年的论文题目,发现大部分和技术有关,论述大题也是延续了这个热点。模拟题练习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每天基本写一个论述题,虽然大部分在笔记整理的时候已经整理过答案了,但这个时候可以趁机检测复习成果,也可以掐着时间做,练习答题速度。12 月,第三轮背书+真题整套模拟。背书要坚持下去,基本背到考前两天,保持住状态,这时候速度明显加快,基本一周背一遍。真题当时是留了14-16 年三年的没有整理,作为模拟用。每周选一个上午,一个下午,答题纸用 A4 的,严格按考试时间来模拟。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最后一个月政治复习占用了大量时间,导致最后两周没来得及模拟,实际是只模拟了 2 次。本校初始复试本专业考研考试特点:初复试的比例是 6:4,712 试题考察基本理论知识,815 试题中最重要的是消息改写和评论。但复试中面试成绩低于 60 分是直接被刷掉的,所以每年都有很多高分被刷。初试考试内容重基础、需要进行一定的课外延伸,尤其是对学术热点的了解,不局限于课本。小结总之,君子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向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珍惜你们的大学生活吧,青春并非无处安放,四年是很快的,大四了才知道,真是一日难再晨,最美的状态不是已经获得了什么,而是带着希望,怀着快乐,心怀憧憬,最美的状态其实就是“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