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 二战学姐分享首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辛酸经验.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19考研  二战学姐分享首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辛酸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9考研  二战学姐分享首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辛酸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9考研  二战学姐分享首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辛酸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9考研  二战学姐分享首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辛酸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9考研  二战学姐分享首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辛酸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 届二战学姐分享首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辛酸经验,你值得一看!我决定考首师是六月份的事,但是忙着毕业,租房子,七月底才开始正式复习。我首先感谢从同学那里得来的复习资料,虽然零散,但让我获益匪浅。我始终认为,别人的复习材料再好,都不及自己用心整理的有效。因为在你整理的过程中,那些知识已经游走于你的血脉之中,你可能感觉自己并没有背住什么,但是到了考场上,它们会成群结队地涌现出来。首师的专业课是古代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后者是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的综合。我的古代汉语奇差无比,所以选择这个学校还是带着很大的勇气的。当时我的同学觉得我考过南开,首师没问题。其实我的备考经历告诉我,对待每一个学校你都要百分百的准备和投入,而且复习不完是肯定的事,你只能是尽力而为。古代文学:这可谓是江山的根基。第一题就是作品作者匹配。讲实话,这道题我就没费什么时间。因为我是从大二决定考研,袁行霈的文学史四本,我来回看了几遍吧。当时就是浏览,没有刻意去记住什么,最后发现大脑已经把必要信息录入完毕了。所以如果大家想考研,早做准备很有必要,能让你后来游刃有余。当然,如果你要临时准备也没关系,我备考时有整理好的,大家感兴趣可以联系我,当然,如果想自己整理,再认同不过。第二题诗、词、曲填空,首师的参考教材是六卷本的文学作品选。因为他的出题面很广,我建议大家复习到位,不留死角。我当时是每天有大概一个小时(时间可以打散)来念文学作品,轮回式地记忆。前提是大部分我之前已经背过,只需要适当巩固。第三题是简答题。这个就需要大家翻阅文学史,精心地整理一番,常见的譬如春秋笔法、建安风骨自不必说。但是冷门的如八股文、诗界革命等都要准备到。第四题是阅读理解。文章一般是取自王力的古代汉语,部分来自文学作品选。我当时把古代汉语中的篇章基本都翻译了一遍(要写下来) ,过程艰辛,但收获颇丰。字、词、句、整体翻译全部搞定。第五题是作品分析,一般是诗、词、曲。个人认为应该是最少800 字的一个鉴赏。考场时间有限,要完成这个数字,就要求平时大量的积累、练习。譬如从什么角度分析、专属名词的运用还有品评大量作品后的直觉感受。我当时用的是唐诗宋词鉴赏大辞典,每天看两篇鉴赏,总结方法,之后按照思路鉴赏一篇。这两本书都是诗词大家的鉴赏,思路、语言堪称完美。第六题就是论述题。这个是针对四本文学史考察的。首先是熟练掌握文学史,我不建议死记硬背,应该是要有自己的理解。这一点很重要,我之后会说。其次我对每章的重点进行了整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最后就是理解、背诵。我上面说要理解背诵就是因为数量太多,你不可能把文学史背过,但你可以记住关键词,自己再去填充,省时高效。最重要的是你组织语言的能力在无形中也被锻炼了。中国语言文学第一题就是填空题。它也是综合知识的考察。具体大家可以找真题看一下。对于此,我还是之前准备充足,费力不大。所以再次强调提早准备,赢在起跑线。第二题是名词解释。针对全书,面面俱到。整理、背诵重点即可。第三题是分析作品外加作者的风格之类。实际上是文学鉴赏和论述题的综合。考验功底的时候来了,各位接招吧。多说一句,论述题要有一定的思路,层次,最好使整个论述看起来像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第四题解释一些古代汉语的名词。第五题古文加标点、翻译全文外加词语解释等等。第六题不定,有时翻译有时简答。我那年有一问要求用古文对某个观点发表评论。所以一定的古汉语功力一定要到位。王力的古代汉语值得我们反复去看。第七题是文学鉴赏。只不过题目不定,包含中外现代诗及文章,很多同学对此异常头疼。有一本邱运华的文学批评值得一看。我当时面对的是一首外国诗。讲实话,大脑一片空白。因为时间很紧,最起码要写 500 到 800 字。我定了定神,之前我说的鉴赏、组织语言能力的锻炼发挥了效用,一气呵成,落笔后,心里很踏实,了无遗憾。初试就是这些经验,简言之努力外加方法得当。复试介绍我初试不是特别理想,还是古代汉语拖了后腿。好在古代文学129,要不然就无缘复试了。当天夜里知道复试成绩,无眠,竞争压力很大。我考虑再三,不知道为什么,不想调剂,心如磐石,在新祥旭报了复试的一对一辅导,开始准备。因为我报的是元明清方向。所以学姐建议我对于这个时期的小说、戏曲作品要重新回顾。理论方面是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 。理论书很艰涩但是权威。读完后对小说史、戏曲史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复习的时间不多,我当时还特意找了一个每天两小时的兼职,因为自己很焦虑,借此转移注意力。因人而异,不提倡。希望大家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要不然好难熬。复试是上午九点开始。七八位老师,问题接二连三,持续了有半个小时。本科的有关古代文学的课程,我回答了左传 。然后就要我讲一下对此的见解。还有毕业论文的设想、写作等一系列问题。有关戏曲小说,具体到某一部来谈。所以同学们对于作品要真读、真想、真感受,切忌空谈。还有背诵,我没有赶上,我同学被要求背长恨歌 、 咏怀五百字等等,总之就是多年的积累。复试老师个个都是大咖,火眼金睛。我的建议就是态度一定要谦虚诚恳、举止一定要有礼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可以回答浅薄,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切忌冷场。在场的老师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即使你再厉害,千万不要张狂。当时隔壁的一个复试的学生,炫耀自己的英语,结果被英语专业出身的院长分分钟就给灭了,那学生哭着出来的,想想实在可惜。最后,别紧张,放松心态,相信自己。老师们都很和蔼,很宽容,他们会尽可能的给你发挥余地。所以,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