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北工程大学农业综合知识二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河北工程大学农业综合知识二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河北工程大学农业综合知识二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农业综合知识二一、考试的范围及目标农业综合知识二包括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营养学三方面内容。动物生理学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泌尿、神经系统、内分泌等。动物生物化学包括生命的化学特征、蛋白质、核酸、酶、糖类代谢、生物氧化、脂类代谢、含氮小分子的代谢、DNA的生物合成、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的调控。动物营养学包括其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动物营养需要、动物饲养标准等。要求考生掌握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营养学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试卷分数:满分为 150 分,其中动物生理学 50 分、动物生物化学 50 分、动物营养学 50 分。3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试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简述题约 40%;论述题约 60%。三、考试内容要点1.动物生理学1.1 动物生理学概述(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2)机体与内环境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3)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4)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1.2 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征;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一般特性;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3)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化学突触(经典突触和接头突触);电突触。(5)骨骼肌的收缩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偶联;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1.3 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组成和血量;血液的主要机能;血液的理化特性。(2)血细胞及功能红细胞生理;白细胞生理;血小板生理。(3)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系统。(4)血型红细胞凝集与血型;输血原则及交叉配血;动物血型。1.4 血液循环(1)心脏生理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泵血功能。(2)血管生理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血流动力学: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血压及影响因素;微循环与物质交换;组织液和淋巴的生成与回流。(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体液因素。1.5 呼吸(1)肺通气肺通气的原理;肺容量与肺通气量。(2)肺换气与组织换气(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运输。(4)呼吸运动的调节1.6 消化(1)消化概述消化与吸收;消化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2)口腔消化摄食方式、饮水、咀嚼和吞咽;唾液的性质、组成和生理作用;唾液分泌及其调节。(3)单胃消化胃液的性质、组成与作用;胃液的分泌及其调节;胃的运动及其调节;胃的排空。(4)复胃消化前胃运动及其调节;反刍及其机制;瘤胃及网胃内的消化与代谢;瓣胃消化;皱胃消化。(5)小肠消化胰液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胆汁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6)大肠的消化功能及排粪反射。(7)吸收主要营养成分的吸收部位及其机制。1.7 能量代谢和体温(1)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2)体温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变动;产热与散热的平衡;体温调节。1.8 泌尿(1)肾脏的结构与功能排泄的概念;肾单位;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影响因素(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4)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醛固酮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5)尿液的浓缩与稀释1.9 神经系统(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2)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3)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的过程、特点和原理。(4)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5)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受器及一般生理特征;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6)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休克;牵张反射;去大脑僵直;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7)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8)脑的高级功能1.10 内分泌(1)内分泌概述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2)下丘脑和垂体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4)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 1,25-二羟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5)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应激与应急。(6)胰岛激素的功能及分泌调节1.11 生殖与泌乳(1)雄性生殖生理睾丸的生理功能;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2)雌性生殖生理卵巢的功能;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发情周期及其调节。(3)生殖过程受精与授精;妊娠;分娩。(4)泌乳泌乳的概念;乳腺的发育及其调节;初乳及其对幼畜生理意义;乳的生成过程及乳分泌的调节;排乳过程及其神经-体液调节。2.生物化学2.1 生物化学概述(1)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2)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2.2 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2)氨基酸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根据 R 基团极性对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进行分类;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的三字符。(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肽的概念及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初级结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蛋白质的特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及等电点;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征;蛋白质的变性及复性。(5)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蛋白质的抽提原理及方法;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的主要方法:电泳、层析和离心;蛋白质的定量方法。2.3 核酸化学(1)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单位(2)核酸的分子结构DNA 的分子结构:DNA 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RNA 的分子结构:tRNA 的结构、mRNA 的结构、rRNA 的结构。(3)核酸的理化性质核酸的一般性质;核酸的紫外吸收特征;核酸的变性及复性。(4)核酸的分离纯化2.4 酶(1)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特点(2)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3)酶的作用机制酶的活性中心;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机制。(4)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5)别构酶和共价修饰酶,(6)同工酶(7)维生素和辅酶(8)酶的分离纯化2.5 糖类代谢(1)生物体内的糖类(2)单糖的分解作用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3)糖异生2.6 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2)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链的组成;电子传递的抑制剂。(3)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类型;氧化磷酸化的机制;线粒体穿梭系统。2.7 脂质代谢(1)生物体内的脂质(2)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酶促水解;甘油的降解和转化;脂肪酸的 -氧化分解。(3)脂肪的生物合成甘油的生物合成;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4)甘油磷脂代谢(5)固醇的生物合成2.8 氨基酸和核苷酸的代谢(1)氨基酸的代谢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合成代谢。(2)核苷酸的代谢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核苷酸的合成代谢。2.9 核酸的生物合成(1)中心法则(2)DNA 的生物合成原核生物 DNA 的复制;原核与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差异;逆转录;DNA 的损伤与修复;DNA 一级结构分析与 PCR 技术。(3)RNA 的生物合成RNA 的转录及加工;RNA 的复制;RNA 的转录调控。2.10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遗传密码(2)多肽链的合成体系(3)原核生物多肽链生物合成的过程(4)原核与真核生物多肽链合成的差异(5)肽链合成后的折叠、加工与转运3.动物营养学3.1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动物与植物的关系及其所含的营养物质;(2)动物性与植物性饲料的化学成分比较。3.2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作用;(2)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消化性。3.3 水的营养(1)水的性质与生理作用以及失水对动物的影响;(2)动物体内水的来源、排出及水平衡的调节;(3)动物对水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3.4 蛋白质的营养(1)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生理功能;(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3)蛋白质、氨基酸的有关概念及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和方法;(4)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3.5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动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种类、组成及营养作用;(2)各种动物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特点;(3)纤维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3.6 脂肪的营养(1)脂肪的种类、性质及营养作用;(2)各种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特点;(3)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3.7 能值(1)能量的定义、来源及衡量单位;(2)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及测定;(3)能量利用率的概念及影响能量利用的因素。3.8 矿物质营养(1)动物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含量、分布特点及利用率;(2)主要常量元素的体内分布、营养作用、缺乏症、过量后果及补充;(3)主要微量元素的体内分布、营养作用、缺乏症、过量后果及补充。3.9 维生素营养(1)维生素的种类及营养特点;(2)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性质、营养作用、缺乏症及来源;(3)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性质、营养作用、缺乏症及来源。3.10 饲料添加剂(1)饲用抗生素的概念、种类、作用机理及应用抗生素存在的问题;(2)常用饲料酶制剂种类、适用的日粮类型、动物阶段及应用效果;(3)益生素的概念、种类及应用效果;(4)酸化剂、缓冲剂、离子载体和甲烷抑制剂、离子交换化合物等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有效使用。3.11 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1)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关系,能量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关系;(2)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3)矿物质间的相互关系,维生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12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1)饲养标准的概念、作用、衡量指标、表达方式;(2)应用饲养标准的基本原则。3.13 动物的采食量(1)采食量的概念、意义;(2)调节采食量的主要化学因素,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机制的异同;(3)影响采食量的因素。3.14 维持的营养需要(1)维持和维持需要的概念及研究维持需要的意义;(2)维持状态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及研究方法;(3)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3.15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1)生长肥育的概念和规律;(2)生长肥育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以及研究方法;(3)影响生长肥育动物饲料利用率的因素。3.16 繁殖的营养需要(1)营养对繁殖的影响;(2)妊娠动物在妊娠期间本身及胎儿的生理特点及变化规律;(3)妊娠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和测定方法;(4)种公畜的营养需要特点。3.17 泌乳的营养需要(1)乳的成分及变化规律;(2)乳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3)泌乳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及其测定方法。3.18 产蛋的营养需要(1)家禽的营养生理特点和蛋的成分、形成及营养对产蛋的影响。(2)各种产蛋家禽的营养需要量及测定方法。3.19 产毛的营养需要(1)营养对产毛的影响;(2)产毛的能量需要及蛋白质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