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理论.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连理工大学 2019 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理论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阶级基础。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再次,19 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1848 年 2 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1.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2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2.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3)物质的存在形式 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的原因也在物质自身。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跟上发展着的客观实际,防止思想僵化和行动保守,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在实践中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既要勇于变革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又要注意稳定局面以巩固变革的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具有时空特征。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3时空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时间和空间的这种客观性,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不能不考虑时间、空间问题,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即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本身则要受规律的支配。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胜利活动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二、事物的联系和发展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条件性。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 (1)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2)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4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系统性是内在统一的,所以唯物辩证法在坚持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同时,也坚持系统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一个必备观念,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基础。(2)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发展的过程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2.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首先,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表明: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3)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也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第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可以同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论、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4)必然和偶然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5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必然和偶然的区别: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必然和偶然又是统一的。必然存在于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现实与可能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现实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与现实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可能和现实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区别。第二,可能和现实紧密相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l)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6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具体矛盾的暂时的或最终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它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主要分歧是:(l)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作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73.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基本形态,它们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是:一方面,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和质变还是互相渗透的。一方面,量变中渗透质变,这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另一方面,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转化为质变,质变又转化为量变,在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新质在量上的扩张;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致无穷。掌握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对于革命和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其次,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革命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冒进、陷于空想。(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它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它破坏现存事物使之转化为其他事物。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斗争,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呈现出相对静止状态;当否定方面不断发展壮大,上升到主导地位时,促使事物自己否定自己,事物发生质变,转化为他事物。肯定和否定不仅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其统一在于:首先,它们互相依赖。一方面,没有离开否定的肯定,一个事物肯定自己是这个事物,也就否定自己是别的事物,所以肯定也就是否定;另一方面,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否定不是把某个事物化为乌有,而是改变这个事物存在的形态,对这种形态的否定,也就是对与它对立的另一种形态的肯定,所以否定也就是肯定。其次,它们互相掺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因为事物要维持自身存在,必须通过运动过程才能实现,而运动即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为否定必须通过吸取和依靠现有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而这正是对事物的肯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过程,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8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既揭示了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中思维发展的规律,它的丰富内容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随着现代科学地发展而产生,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理想化方法等。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实践与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一是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三是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基本形式有:(1)物质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2)社会政治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3)科学文化实践,它是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行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 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9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辩证的认识运动,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其中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相互包含的。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必须投身实践,深入调查,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二、真理与价值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102.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并加以对照,从而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还具有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科学的道路,它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