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836亚非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云南大学836亚非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大学 836-亚非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亚非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科目“综合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语言学、东南亚文学文化两门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语言学 80 分东南亚文学文化 70 分(四)试卷题型结构语言学部分题型选择题或填空题 35 分名词解释 10 分分析题或简答题 15 分论述题 20 分东南亚文学文化部分题型选择题或填空题 35 分简答题 20 分论述题 15 分三、考查范围语言学部分语言学部分考察范围包括普通语言学语音、语义、语法、语言的接触与发展;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中古音系及音韵学的研究方法。普通语言学导 言一 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二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2三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第一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二节 语言的思维功能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第三节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第一节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 从声学看语音第三节 从发音生理看语音第四节 音位与音系第五节 音位的聚合第六节 语音单位的组合第四章 语 法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第二节 组合规则第三节 聚合规则第四节 变换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场第三节 句义第四节 语用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第二节 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第四节 文字的发展与传播第五节 书面语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第一节 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第二节 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3第三节 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第五节 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第六节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演变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第二节 语法的演变第三节 词汇和词义的演变汉语音韵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音韵学的学习第二节 语音学知识复习第三节 汉语音韵研究简史第二章 音韵学的术语第一节 反切第二节 声母第三节 韵母第四节 声调第五节 等韵图第三章 中古音系(上)第一节 广韵的性质和体例第二节 广韵的调系及演变第三节 广韵声系第四节 广韵声母的演变第四章 中古音系(下)第一节 广韵韵系第二节 广韵韵母的演变第三节 中古知识的运用第五章 上古音系第一节 上古韵系第二节 上古声系第三节 上古声调第四节 上古知识运用东南亚文学文化部分导论:关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几个问题第一篇 东南亚的原始文化和古代早期文化4第一章 东南亚的原始社会和原始文化第一节 东南亚的原始社会第二节 东南亚原始文化的创造者第三节 东南亚原始文化的发展:内容和特点第二章 东南亚古代早期文化(公元前后10 世纪)第一节 东南亚古代早期国家概况第二节 影响东南亚古代早期文化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东南亚古代早期文化第二篇 丰富多彩的东南亚古代文化(11 世纪19 世纪初)第三章 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古代文化第一节 越南封建王朝兴替和政治经济发展第二节 意识形态:三教并存和儒家主导地位的逐步增强第三节 汉字和喃字:越南古代文化的承重框架第四节 越南古代文学第五节 越南古代学术第六节 越南古代艺术第四章 小乘佛教文化圈和缅泰柬老文化第一节 小乘佛教文化圈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第二节 缅甸古代文化第三节 泰国古代文化第四节 柬埔寨古代文化第五节 老挝古代文化第五章 转向伊斯兰文化:古代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南部第一节 11 到 19 世纪初东南亚海岛地区简史第二节 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伊斯兰化过程及其特点第三节 东南亚海岛地区古代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第六章 16 世纪到 19 世纪初天主教影响下的菲律宾文化第一节 天主教在菲律宾的传播及其原因第二节 天主教影响下的教育、文学和艺术第三篇 近代东南亚文化(19 世纪中叶20 世纪 40 年代)第七章 近代东南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一节 近代东南亚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东南亚文化的特点 第八章 近代越南文化 第一节 拼音文字的采用及其对近代越南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近代越南政治思想的发展第三节 近代越南文学 5第四节 教育、学术和宗教 第九章 近代泰国文化 第一节 近代思想的发展:泰体西用 第二节 宗教:小乘佛教的发展和基督教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教育的改革和近代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学术的进步:历史学与人类学 第五节 近代泰国文学 第十章 近代缅甸文化 第一节 近代缅甸知识分子与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宗教:小乘佛教盛衰和外来宗教的传播 第三节 文学艺术:从传统走向近代 第四节 教育:寺院教育的衰落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第十一章 近代新加坡文化 第一节 近代新加坡文化的基础:华人为主的多元民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华人传统文化的移植和发展 第三节 近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通俗文化的影响:传统小说和戏剧 第五节 近代西方文化在新加坡 第十二章 近代马来西亚文化 第一节 具有浓厚传统中华文化色彩的早期华人文化 第二节 巴巴文化和新客文化: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展第三节 马来伊斯兰文化和马来民族主义的兴起 第四节 近代马来文学的发展 第五节 英华书院:马来西亚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有意义的插曲 第十三章 近代菲律宾文化 第一节 菲律宾近代文化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 宣传运动: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和近代文化高潮的出现 第三节 菲律宾革命和第一共和国时期的文化 第四节 美国文化的渗入和菲律宾民族主义文化的发展第十四章 近代印度尼西亚文化 第一节爪哇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第二节 宗教: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基督教的传播 第三节 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节 政治思想: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 第五节 近代印度尼西亚文学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