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经济学院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经济学院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经济学院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制定原则本大纲按照“考查基础,注重应用,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来制定。二、内容及目标说明西方经济学课程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第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主要内容:需求理论,供给理论,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理论,政府对均衡价格干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内容:基于边际效用分析法的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剩余;基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四章 厂商行为理论主要内容: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及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成本的基本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适度规模;收益函数、利润函数与厂商利润最大化。第五章 市场与厂商均衡主要内容: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垄断竞争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古诺、斯威齐、卡特尔等几种典型的寡头市场模型;不同类型市场效率比较分析。第六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主要内容: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帕累托最优的有关概念和标准;效率与公平。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市场失灵的几种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市场失灵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政府所运用的微观经济政策。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流转与循环;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主要内容: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效应第十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 模型主要内容:IS 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LM 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主要内容:失业和失业类型;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运用。第十三章 经济学前沿动态与经济热点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供给侧改革、经济新常态、环保、扶贫等热点问题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 答题时间:180 分钟三 满分 150 分,分值比例微观经济学约 50%宏观经济学约 50%四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 约 10%计算题 约 30%问答题 约 30%论述(或案例分析)题 约 30%其他题型 按需设置五 参考书目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宏观部分)第 7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农业知识综合(四) 考试大纲(包含三部分: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一、导论1.发展中国家、发展目标与发展水平度量;2.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发展经济学的任务、性质与分析方法。二、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模式1.济增长的理论及其发展;2.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总结;3.经济落后的历史分析:劣势抑或优势;4.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发动因素。三、制度与经济发展1.制度的内涵;2.制度变迁理论;3.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4.市场与政府作用。四、人力资本与发展1.人口与经济发展;2.人力资本的含义、作用及形成途径;3.人力资本形成的战略选择。五、公平与发展1.收入分配问题;2.贫困问题;3.增长与公平并重的战略。六、资源、生态、环境与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概念和含义;2.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七、技术进步1.技术进步的含义与类型;2.技术进步的实证测度;3. 技术进步原理:创新与扩散;4.技术转移、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八、农业与发展1.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农业现代化;3.农业发展与乡村社会转型。九、工业化与结构变动1.工业化化问题:理论与经验模式;2.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变化;3.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形态与机制;4.工业化战略与基础设施投资;5.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兴起。十、对外贸易1.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理论;3.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与政策;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第二部分:农村社会学一、绪论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与研究的范围;2.农村社会学的意义与要求。二、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美欧等国外的农村社会学现状和发展;2.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历史;3.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农村社会学。三、农民、农业和农村1.农民的概念、地位变迁及其理性问题;2.农业的特性及农业发展政策 3.农村及其与城市的关系。3.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战略地位。四、人地关系1.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2.历史上人地关系的形成和变化;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地关系变化。五、农村经济1.农村经济概述;2.农村经济制度;3.农村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六、农村政治1.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角;2.农村政治权利结构变迁;3.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与意义;4.村民自治的发展与完善。七、农村文化1.农村文化概述;2.民间信仰;3.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八、农村教育1.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教育;2.农村教育的问题与未来发展。九、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农村社会分层概述;2.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与趋势;3.农名工阶层。十、农村社会保障1.农村社会保障概述;2.农村社会救助;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农村优抚安置。 第三部分:农业经济学一、 基础知识1.农业的概念、特性、地位与作用;2.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3.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二、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均衡;2.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弹性;3. 农产品供求均衡理论应用三、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1. 市场与流通概述;2. 农产品批发市场;3. 零售业态的变化与农产品零售市场。四、农产品期货市场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2.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与特点;3.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五、土地与水资源1.土地概述;2.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3.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5.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六、农业劳动力1.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2.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4. 农业劳动生产率。七、农业技术进步1. 农业技术进步概述;2.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3.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八、农业家庭经营1. 农业家庭经营的争论、历史演变与国际经验;2. 家庭经营作为农业主要经营形式的理论分析;3.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4. 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九、农业产业化经营1. 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产生的原因及其契约关系;2. 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十、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1. 传统农业的改造;2.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3.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参考书目:1. 张培刚、张建华主编,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2. 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3. 李秉龙、薛兴利主编,农业经济学(第 3 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 年。农业经济管理考试大纲总体要求: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有全面、综合的掌握,具备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上述“三个基本”解释当前“三农”领域出现的农业经济现象,提出改进管理方案和建议,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考试大纲:一、基础知识1.农业的起源、演进及其地位与作用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管理思想与实践3.近五年来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相关内容二、农业的微观经济组织1.农业家庭经营形式产生的原因、特点与类型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稳定与完善2.农业合作组织的含义、基本原则与特征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内涵、特征、成因与组织形式三、农产品市场1.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以及供需平衡2.农产品市场体系与构成3.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四、农产品物流管理1.农产品物流的构成要素及建设目标2.农产品物流的供需管理五、农业的宏观调控1.农业的宏观调控及其理论依据2.农业宏观调控的作用、任务与手段3.农业宏观调控的原则与功能六、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1.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成与演变2.我国农业综合分区概况以及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七、农业经营的预测与决策1.农业经营预测的程序与方法2.农业经营决策的原则与程序八、农业生产要素组合与管理1.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及相互关系2.土地、水、劳动力农业科技及农业财政金融的管理九农业投资项目评估1.农业投资项目的特点与管理周期2.农业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十、农业经济核算1.农产品成本核算2.农业资金的核算十一、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1.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的特征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十二、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1.比较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绝对优势)2.农产品国际贸易特点3.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十三、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1.农业标准化的内涵和意义2.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十四、农业现代化1.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2.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十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2.我国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考试形式和题型:一、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 分钟三、满分150 分四、题型及比例简答题 约 30%论述题 约 40%案例分析题 约 30%参考书目:方天堃,农业经济管理(第 2 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