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考研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考研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 很多人问我华工好不好考, 有没有歧视, 竞争怎么样, 这些我不做回答, 我 说说我自己. 我本科是排名二百多的双非普通一本, 大学期间也没有参加活动, 所以就没 有证书,大学上课也是稀里糊涂的,就期末考试那一个月认真一点,所以绩点 3.38 吧。今年我初试第六,至于四六级,我是四级 428 漂过的,六级至今没有 通过。而且考研英语才 59,倒数第一,我英语的前一名 69。所以英语我不做说 明。 至于数学和专业课,大家都知道今年数学很难,题出得很偏,比 16 年的史 上最难还要难一点, 很多人在考场上就哭了, 我今年考的数学二, 考了 126, 算 很高的了, 数学我是前期看本科课件, 没有做课后题, (大概用了两个月, 因为 当时还没有公布今年专硕考数二, 就按照数一来复习的, ) 因为课后题和考研题 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也看视频, 但我利用中午十二点到十二点半的时间看, 因 为那个时候食堂比较挤, 还有晚上十一点躺床上到十二点的时间看, 这样可以帮 我节约很多时间, 我不喜欢记笔记, 所以是直接在看视频的时候截图, 节约时间 还省力。 课本完了之后就是复习全书, 我看的是李正元版本的粉色复习全书, 这 本书的高数部分很好, 以前的二李复习全书就是李正元负责高数部分, 李永乐负 责线性代数部分,我在暑假前把复习全书过了一遍,后面的章节题也做了一遍, 错的还是比较多, 这个不用怕, 对了, 全书我是用一张纸把解答部分挡住, 自己 思考, 实在想不出来在看答案, 暑假到了, 我就开始复习线性代数, 看的是李永 乐的食品和他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永乐大帝的线代太给力了, 我用了大概十天 完成了他的视频, 讲义也做了一遍, 对了, 他的基础班食品是配套的他的复习全 书基础篇, 不过不重要。 强化班才配套的讲义。 接下来就是概率了, 我看的张宇 视频, 高数部分张宇讲得超好, 我用了大概五天把视频看了, 复习全书的概率部 分做了, 然后开始刷一千题, 在复习线性代数和概率时一定要坚持每天做一点高 数题,要不然很快就忘了,然后开始刷张宇的 1000 题,a 组部分可以做为复习 线代和概率的时候练手做, 一定要撑住, 不要怕难, 要不然上考场就哭了, 开学 开始刷宇哥的闭关修炼 180 题,有时候一上午做三四个题,很难,但都很经典, 还有配套的视频, 完了就快十月份了, 开始刷宇哥的真题大全解, 前几年的很简 单, 一天两套, 后面的比较难, 对了, 暑假后期通知专硕考数二, 所以后面的真 题我做的数二, 数二内容少, 但坑挖得深啊。 真题完了就是宇哥的八套卷四套 卷, 不要怕打击, 撑着做完。 数学一定要天天做题, 我考试前十几天背政治去 了,数学和专业课都没练,所以上考场有点手生。 专业课:考了 121,我是7月1 6开始看材料力学的,用的刘鸿文第五版教 材, 每天晚上看, 看完一章就做课后题, 课后题答案买了三个版本, 每个版本都 有错误,复习到七月底吧,然后认识了后面的学霸妹子,知道她应该可以保研, 然后又有那么点意思, 就想着怎么把她引导着保送华工啊, 毕竟有点小心思才有 动力嘛, 八月份就帮她联系导师啊, 然后天天查资料, 查信息, 迷迷糊糊的浪费 了快一个月, 终于把她送进了华工的大门, 暑假黄金时机啊, 千万不要像我这样 浪费, 开学了快一个月才把专业课看完, 书上有些内容是不考的, 一定要多问问 学长学姐, 多在群里交流, 不要孤军奋战, 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 比如那个什么 弹簧, 还有下册的好多内容就不考, 不要浪费时间, 完了我又用了半个月, 做了 华工出版的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 这本书中有华工早几年的原题, 之后就是疯狂刷真题了, 真题每天晚上一套, 很快就可以刷完, 可以发现真题中来自课后题 的还是比较多, 所以课后题一定要认真做。 中途看了买的那份答案, 错误太多又 看不清, 我考研途中把自己做的答案写得很整齐, 真题做了两遍, 可以发现考的 知识点就那么几种, 挠度那一章的公式一定要背下来, 书上有两页, 很重要, 组 合变形, 变形协调方程和应力的几个公式必考, 能量法很重要啊。 然后考前十 几天发现最近几年的真题来自单辉祖课后题比较多, 又快速把那本课后题看了一 遍, 来不及做了, 要背政治和英语作文, 最后压中了两道原题。 比较幸运。 政治和英语就不说了,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 最后说一句, 考研一定要专心, 坚持住, 不要有杂念, 其他事要放一下, 不 要想着出去玩什么的, 而且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数学一定要动手写, 材料力学 也要动手算, 很容易出错的。 大家的智力都差不多, 没有谁更聪明谁很笨的说法, 考研考的就是坚持, 你能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几个月, 你就 成功了,而做科研需要的就是这种毅力。 考研课程问题咨询新祥旭钟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