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年北京科技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分享现在孤身一人在北京出租房里,惆怅的情绪萦绕心间,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复试结束后,本来想洋洋洒洒写一篇伟大的经验贴,但是真到写的时候却有一种“胸中有丘壑,下笔无有意”的感觉。因为在北京找了工作,期间一直在忙,其实也不算忙吧,至少每一个周末都在休息,更多的是自己不愿意再去重温那一段经历,那一段真真切切的心酸痕迹,所以就把这件事耽搁到现在。正好,借着这个契机,对过去两年的考研做一个总结,同时也给接下来考研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希望你们不要走我的弯路,能够凭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的目标争取一次到岸,千万不要因为失败是由于自己的不够努力,不然到时候后悔莫及啊!如果觉得专业课不是很把握的话,可以在新祥旭报个一对一的辅导班,专业课是北科大的研究生学姐讲的,学姐专业课成绩非常好,专业课讲的比较好的,上课效果很好,我也报过,是新祥旭安排的这个学姐的辅导下成功考上北科大的。 我的考研经历跌宕起伏,失败抑或成功,成功抑或失败,在我这里已经不单单是可以用最后的结果来评判的。努力的收获、倔强的放弃、幸运的入选、不留余地的奋斗、擦肩而过的遗憾、令人心碎的痛苦、峰回路转的成功,以上所有这些我有幸身临其境,我之所以说这些不是为了渲染考研多么多么难,只是为了给大家说一下考研这件事会让你的生活变得“生机勃勃” ,我们大家要做好心里准备来迎接考研所带来的每一次挑战,不要在心理上就失控与屈服,要勇于面对苦难,接受困难并要解决困难。好了,言归正传。以上的有些感想可以为决定考研的童鞋可以作一下参考,接下来关于课程方面的经验我可能更加偏向于考北科大东凌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不过公共课都是相同的,所以大家还是可以借鉴,那我就正式开始一一分析。1第一部分我想先讲一下北科大 2018 年企管招生情况。18 年企管总共招 27个,其中推免 13 个(原则上推免生不能超过 50%) ,令人心痛的是 18 年 13 个推免生都推满了,所以留给统招的就只有 14 个,相比较于 17 年,难度可谓加大不少,因为 17 年招 28 个,但是最后推免成功的只有 11 个,因此留给统招的就有 17 个,一下子就少了四个名额啊,当时那个心塞啊。并且 17 年复试分数线是 345,18 年是 343,但是 18 年的试卷难度可不是 17 年可以比的,说明了优秀的学生越来越多,竞争强度越来越大了,所以大家从这个趋势上就可以看到考研越来越难了,更别说考北京地区的研究生了2第二部分就具体讲讲公共课的复习经验。(一)首先说英语,英语我考了两年,第一年 67,第二年 62,英语我减少了 5 分,当然这跟我二战时用在英语上复习时间少有关系,真题基本上没做,直接做了模拟卷,然后用的还是第一年的作文模板,就这样上考场了(二战的同学不要学我啊,还是认认真真的准备英语,不要投机取巧,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但是我想说的是,英语是一门性价比最低的学科,当你的分数提高到一定的时候比如说 65,你要想提高到 70 那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功夫去提高你的弱项,比如说阅读从错 5 个到 3 个,其实真的是很难的,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般来说,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英语从记单词开始,可以一直坚持到考试那天,只要你真的走心坚持下来了效果肯定是有的,学习这个事就是需要时间的沉淀。我当时用的是何凯文的 1575,过了两遍吧,后来就没记了,因为我自己觉得英语不错,毕竟四六级都一次性过了,再加上对英语悟性还不错,并且我也不喜欢单纯的记单词,喜欢在阅读理解中把自己不懂的单词划下来记,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想法不是特别成功的,因为一站英语没过 70。所以,对于一战的同学来说,单词这个东西还是要真枪实弹得去记,不要懒。当然,二战的同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要不要记,要怎么记,这里我就不说了,毕竟我自己都没有做,但是我自己是觉得单词还是要认真对待的,因为很多情况下题目做不对可能就是由于某个单词不认识,因为这个原因你说是不是很憋屈。然后说一下阅读理解,推荐何凯文的真题阅读,一战的同学建议从暑假开始就要做真题阅读理解了,两个月把十几年的阅读理解认认真真的做两遍,最好做到每一个句子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以及每一个解题技巧都做到了然于胸,对了大家一定要记住要留前一年的阅读理解到考试前一个星期做,把它作为对自己的检测,还有分析近 5 年的题目,看看出题组老师喜欢出什么题目,这些东西都可以自己去总结,然后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用一下自己总结的规律,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效果,毕竟这种应试考试还是有技巧可用的。最后讲讲作文,用的资料也是何凯文,也有王江涛的,不管是谁的我不太建议大家背作文模板,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我自己估摸算了一下,第一年我大小作文 19 分,第二年大约 20 分,上去就用自己背的模板,事实证明在北京地区还是不行的,想拿高分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框架和内容,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多练作文,多记一些好词佳句,并且也要学会活学活用,只有用多了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关于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我觉得没有必要单独出来,因为当你阅读理解搞定之后,这两块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功克了,只需要平时练练手,熟悉一下题型。而且新题型这个东西有时候也要看运气,17 年超简单,10 分钟写完全对,18 年用了半个小时也没写完,因为文章难看不懂,排序特别纠结,最后是填答题卡的时候随便填的,下来对答案好像是对了两个,幸好没有全军覆没,这一年好多同学都因为这题哭死,有全错的,又因为这道题心态崩的等等。说到这,再说一下做题顺序,我建议大家在一开始写模拟题时,一定要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做题顺序,并且把它养成习惯,最后上考场就按自己平时的这个习惯,可以让自己做到心稳不慌张,一般来说基本上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写作、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另外一种是阅读、写作、新题型、翻译和完形填空。其实不管怎样,大部分人都是先做阅读和作文,毕竟这两部分就占了整张试卷的 70%。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固定好一种做题顺序,这样有利于考场发挥不会出现心态波动,但是也不能太死板,例如今年新题型很难我们就要灵活应变,跳过去,不能死磕,总之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做到心中有数最好。(二)然后说政治的复习。政治是一个可以投机取巧的学科,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让你考到一个平均分,但是如果你要考高分,还是要不折不扣认真复习。政治的复习对于一战的同学来说还是要在暑假之前就开始,因为暑假过后甚至 9.10 月再开始准备往往时间不够用。对于二战来说,我觉得九月份开始就行了。政治的五门课,马原最难,毛中特和近代史次之,思修法基和当代比较容易。首先说马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原就是哲学,人类的终级学科,所以它是最难理解和消化的,晦涩的概念,绕人的说辞常常令人摸不到东北。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个人建议可以报个班或者买网课,学起来比自己自学效率和效果要好很多。马原的学习要讲究方法论,还要抓住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理清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其次是毛中特和近代史。为什么把他们放一起?因为这两门课可一起复习。毛中特偏重于理论,以理论和意义为主,近代史则以事实和原因为主,所以同学们在学这两门课时要分清他们之间的差异,有比较的学习,这样可以把知识点记得更清楚,也可以理解的更透彻。最后说一下思修法基和当代。思修法基主要是要理解概念,记住知识要点,说白了就是要花时间记,当然还是要讲究理解性的记忆,这样才不会在考场上突然“失忆” ,死记硬背最容易忘记,也最容易被自己否定。当代一般最后一个月才开始复习,因为他考的都是时代热点,有时候可以和毛总特结合在一起复习,但是除此之外,当代还要特别注意美国和欧盟发生的大事,尤其是与我国相关的一些国际大事。另外,讲一下复习时间和复习用书,对于一战的同学的来说,我建议还是要在暑假之前就开始政治的复习,可以报一个政治班(政治班我认为性价比是最高的) ,每个星期跟班一起上课,或者买网课自己跟随老师学。务必在 7 月份前把马原过一遍,暑假两个月把马原、毛中特和近代史基本上搞定,与此同时一定要有相配套的练习,及时巩固和复习,不能学了后面就忘了前面,总体来说政治是个文科性学科,知识需要温故而知新。9 月份要把思修法基看完,同样要做练习,并且也需要每天回过头去把马原、毛中特和近代史的重难点自己翻书看看,保持知识的热度和温度。大致来说,10 月份之前旨在为选择题发力,因为政治的选择题就占一半分,而多选题是最容易失分的,也是最难的,所以要不停的练习。到了 10 月份就要开始全面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错题、难点各个击破,只有把自己不懂的弄懂、写错的改正过来才能够真正进步。11、12 月份时间就要开始各种背书和写模拟卷,这时候就是为主观题发力了。对于复习用书,我建议肖秀荣的政治套餐(复习全书+1800 题+真题+知识点睛+肖八肖四,有些书名记不全了,请原谅。 。 。 )或者蒋中挺的系列书籍,政治基本上就这两个人,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老师也非常不错,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对于二战的同学来说,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政治九月份开始就行了,关键是要把选择题练好,把自己的难点功克以及重点知识的记忆,等到了 11 月份,开始全面背诵来准备主观题。(三)接下来就该说在考研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科目“数学” 。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学考得怎么样就决定了你考研怎么样。据不完全调查,在每年考数学的考研学子中将近有一半的学生因为数学而失败。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第一年就是因为数学问题而与复试失之交臂,第二年在英语政治都比第一年考的低的情况下,也正是因为数学将近涨了 20 分才得以进入复试。根据我两年的复习经验,我觉得数学复习一定要把握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面铺开;第二阶段是重点突击;第三阶段是各个击破。在第一阶段,我们要不打折扣的把每一个知识点复习到位,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这个知识点不考我就不复习,对于第一阶段的复习来说(也可以叫做第一轮复习) ,一定要做到把每一个知识点过一遍,因为考场上指不定就出了,比如说 2018 年数学三(本人经管类)的二阶差分方程,很多人都没有做出来,不乏一些数学基础好的人,但是我却做出来了,其实一开始我也是蒙了,因为基本上在整个复习过程当中根本就没有做过,得益于我记得二阶差分方程的概念,然后我就自己演算和推出来了,而概念这一块的知识就是出现在我的第一轮全面复习中,所以如果我第一轮没有复习这个知识点并且加以理解,我想我肯定做不出来。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这是运气好,刚好记得,但是我想说的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运气也是努力来的。在第二阶段,就是重点突破。数学考卷是按知识点来分布在整张试卷上的,由于题量有限,考研数学一共就 23 个题,所以考点有限,每年的重点知识基本上都会考察,只是考察的形式不一样而已,反正不管怎么变都万变不离其宗。基于这种情况下,我们考生必须要把重点知识理解吃透,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三阶段,就要把自己不擅长的、容易出错的、对自己来说是难点的,要一一各个击破,比如说我,我个人不喜欢高数中级数的证明,线性代数中关于秩的题目,概率论中分布函数问题,进步就是要不断地跳出自己的思维舒适圈去迎接挑战和克服自己不擅长的,所以对于学习而言,就是要让自己专门去把不理解的不会的搞懂搞会,会做题目能够得分。对于数学复习,我想讲的第二个点是关于复习资料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我第一年报的文都班,所以资料都是机构发的,用的都是汤家凤老师编写的,有三本数学讲义,1800 题,复习全书等,第二年我一直用的是张宇全套,有 36讲,1000 题,真题大全解,最后八套卷四套卷等。如果要说谁的资料好,我认为是各有千秋。汤家凤的书写的比较全面,知识点多,但是深度不够;张宇的书体现重难点,行文逻辑清楚,知识点基本上做到有的放。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张宇系列的书,学起来我比较有动力有激情。到底要用谁的书,我觉得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学习特点的不一样,基础的不一样,接受能力的不一样,所以因人而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选择,这里我提供一种方法:汤家凤和张宇各自花一个星期去听他们的视频课,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习惯以及接受能力去做一个综合评估和决定。但是这里我一定要强调一点:认定谁了,就一定要跟随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每一位老师有自己的讲课体系和推进速度以及考研数学整体思想,这些东西的传授和习得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的效果。当然,在考研界, “二李一王”的资料也很有名,李永乐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是很多考研学子的首选,李永乐的线性代数更是称之为“线代第一人” ,王式安的“概率论”也不错,由于我没有系统用过,所以不加以评论。但我看过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和王式安的概率论,当时是因为某些知识点搞不懂,所以就去听这两位老师的视频课,感觉还是不错的,毕竟可以学到新的数学思想以及解题方法。关于复习方法,我个人以及很多同学都是采用视频+复习全书(或张宇 36讲)+进阶训练题(或 1000 题)+真题+模拟题。基础篇即数学第一轮复习基本上要看自己认定老师的视频课,跟着老师一起把整个知识点过一遍,与此同时也要一起复习相对应内容的复习全书或 36 讲,当然如果你认为你数学非常好,不需要听视频课,直接复习复习全书或 36 将,我只能膜拜数学大神了。 。 。强化篇即第二轮复习也是采用视频+练习的模式,一边看视频课一边练习对应数学题,把每一个知识点吸收消化。冲刺篇即第三轮复习基本上就是全面练习真题和模拟题,找到自己存在的漏洞并加以解决,做到各个击破。在这里强调一点:数学复习既要讲究质量也要讲究数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对于数学既要复习得全面和系统,不落下一个知识点同时也要保证练习题的精良和典型,不能做一些不痛不痒的水题,浪费时间的偏题怪题。再讲一下复习时间,根据大多数人的时间安排,基本上在暑假要把第一轮复习不折不扣的完成。考研界有一句话:得暑假者得天下。虽然有点太绝对,但是暑假的重要性确实是这么多考研者所总结出来的,因此还是可以说明一定问题的。到了 9 月份,这个时候差不多考研大纲出来了,就要开始启动第二轮复习了,一直要持续到 10 月底。到了 11 月份,就要开始做真题和模拟题了,这段时间也是快速提高自己考试能力和考试分数的关键时期,所以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复习,认真备考,对于每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全力以赴攻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取得进步,内心才不会没底气。3第三部分讲专业课的复习。为什么要单独把这一部分抽离出来讲,肯定是因为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下我将按照两大块内容来写,第一块是初试的复习,第二块是复试的复习。由于我复习了两年专业课,所以干货还是的满满的。首先讲初试的复习。(一)介绍整体情况,北科大经管学院所有专业初试的科目都一样,都是824 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这两门课难度不算太大,只要认真复习了,最后考个平均分不成问题,平均分多少?按照我的经验来说的话,基本上在 115-120之间吧。北科大对于专业课不压分,但是你要想考高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就拿 2017,2018 两年的专业课分数来讲,每年经管类报名人数超一千人,但是130+的人数大概就十几名,所以平均下来每一个专业大概就一二名,有些专业甚至没有,而有些专业报考同学比较厉害的话可能就有 3,4 个,比如说会计,财务专业,也许是因为这两个专业学霸比较多吧(女生较多,学习超刻苦认真,叫我们这些男生望尘莫及啊) 。所以,大家看看这数据,就应该要明白一句话:专业课考好不一定能够进复试,但是考不好肯定不能进复试。并且如果有同学想通过专业课来拉开差距或者弥补自己其他学科不足的话,那么我劝你还是谨慎行事,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人的分数都是 120 多,基本上拉不开差距,可能就几分而已。而那些考了 130+的人,你知道人家是怎么复习的吗?花了多少时间用来背管理学和复习经济学吗?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可以做到的,我说一个实例,大家自己去体会,可以做个参考:管理学整本书每一个知识点认认真真背 3 遍以上,能够做到脱口而出;经济学除了规定的教材复习 3 遍外,还看了其他的参考书,做了其他的题。(二)介绍初试用书,管理学的参考书是北科大经管学院老师戴淑芬的管理学教程+罗宾斯管理学第 11 版,经济学的参考书是高鸿业的第五版微观经济学+第六版宏观经济学 。对于管理学的参考书,我想说的是其实只需要复习戴老师那一本书就可以了,因为基本上所有考点都可以覆盖到,只是有个别考点需要到罗宾斯那本管理学上去找,但是单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罗宾斯那本书上的考点基本上没有考到,所以大家可以好好想想学校为什么要写上这本参考书?学校每年大概是 10 月份出考试大纲,管理学和经济学会列出所有考点,17 年的时候,罗宾斯这本书是新加上去的,当时很多同学都傻眼了,纠结要看不看,因为那本书很厚,大概有几百页吧,看吧时间很紧张会压缩其他科目时间,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不看吧内心忐忑不安,我当时就挑重点的过了一遍,大概花了一个星期,一天大概就两个多小时吧,都是睡觉前和休息时看的,可后来事实证明其实不看完全没有问题,但我就是为了心安,所以我建议大家先把考试大纲的内容先解决完,把管理学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之后,有时间再回过头去看一下那本书就可以了。对了,还有一些同学会纠结书的版本问题,戴老师的管理学教程分第三版和第四版,其实并无多大差异,基本上考点都覆盖,所以都可以用。对于经济学的参考书,17 年给出的是北科大经管院何维达老师的经济学教程,18 年是高老的微宏观经济学,其实这两本书内容基本上一致,只是排版不一样而已,何老师的经济学教程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理解排版整个微宏观经济学,我个人而 swot 言更偏爱高老的版本,因为本科学的就是他的,学习逻辑就是按照他的走的,所以更为熟悉和习惯一些。(三)介绍初试复习的重难点。首先说管理学,戴淑芬老师的管理学教程包括五章内容,依次是引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根据每年的真题卷,我们可以发现其实重难点都是那些经典的、常考的内容,只是每年换着考罢了,所以只要我们把大纲上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基本上就可以应付最后的考试了,而且可以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数,至少可以是平均分吧。接下来我想以题型作为切入口,依次来讲每一部分的重点。管理学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第一,选择题 15 个 15 分,内容平均分散在每一章,重点是概念题,尤其是那种有多个维度答案的概念,例如控制的类型,保健因素激励因素,领导者成熟理论等,但是做题千万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学会活学活用。第二,判断题 10个 10 分,基本上内容也是平均分布,每一章大概 2 个题左右,重点考查是关于概念的定义,内容的辨析,例如领导的定义,组织的定义等。第三,简答题 6个 36 分,这一部分的的分值将近占了整个管理学的一般分值(75 分) ,所以这一部分如果没有考好的话那么你的管理学分数可能就会不理想,一般来说,6个题中 5 个题会分布在五个章节,重点内容基本上就是那些核心概念,核心理论,核心模型,优缺点的比较,意义等,例如引论中的效率与效果,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决策中的 swot 模型、波士顿矩阵模型,计划与决策的联系与区别,组织中的矩阵式组织的优缺点,事业部型组织的优缺点,领导中的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费德勒模型,控制的类型以及优缺点,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等,除开书中的 5 道题,剩下来的最后一道题会有点超纲,之所以说它超纲是因为大纲没有列出,我想出题老师应该是想体现出差距。但是,根据我两年的经验,你不会别人也不会,但是你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写,并且要尽量写的清楚和有理有据,因为应试考试的得分是柔性的,只要你比其他人写的好,即使你写得不是非常正确,但是你这题得分也会比其他人高,再加上北科大专业课不压分,那么我们更应该不能放弃。第四,案例分析题,这题基本上是关于组织或者领导内容章节的题,但是它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全面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使用理论知识去解答实际问题,并且书写答案是一定要把理论与问题结合起来,逻辑清楚的回答问题,这样才有可能的高分。然后是经济学的重难点介绍。经济学的题型有选择题(10 个 10 分) ,判断题(10 个 10 分) ,简答题(2 个 20 分) ,计算题(4 个 35 分) ,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般微观 30 分,宏观 35 分,具体到题目上,选择题、判断题各五个,简答题各一个,计算题微观一个半,宏观两个半,这两年,基本上有 5 分左右的超纲题,就是书上没有出现过的,其实也是比较基本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