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福利】18年想报考中民大的童鞋们必看贴,不看会后悔的哦.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福利福利】18年想报考中民大的童鞋们必看贴,不看会后悔的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利福利】18 年想报考中民大的童鞋们必看贴,不看会后悔的哦学校网址:http:/www.cun.edu.cn学校简介: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育少数民族和民族工作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堪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是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窗口。校园坐落于北京高校林立的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南邻国家图书馆,环境典雅幽美,人文氛围浓郁,科技信息集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校前身是 1941年 10月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1951 年 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1993 年 11月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学校现任校长为鄂义太教授。中国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期至 1966年 5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先后 14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 3次接见师生代表;1993 年学校更名时,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 年 6月学校 50周年校庆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2002 年 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将学校的发展又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经过 50多年的建设和开拓,秉承多元一体、厚德博学的校园文化,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以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 18个学院、3 个系和 1个教学部,有覆盖 10个学科门类的 71个本科专业,23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 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 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 个博士后流动站,2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 个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 个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学校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宗教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学科具有雄厚的实力和特色优势,不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经济、法律、新闻、管理、生命与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民族成分众多的师资队伍。学校创立之初,中央政府即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选调了一批学界名流到校任教。学校现有正副教授 400余名,其中,不乏王钟翰、耿世民、王尧、戴庆厦、张公瑾、胡振华、施正一、牟钟鉴、刘秉江、马跃、杨圣敏、金炳镐等著名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渐成学界翘楚。他们具有良好的治学传统和学术风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成果卓著。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建校初期,学校的专家、学者就承担和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一系列重大任务,参与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少数民族调查。关于民族识别的调查研究,初步奠定了我国 55个少数民族的格局,为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了依据;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首次弄清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所处的社会形态,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首次全面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状况,并帮助 16个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改革开放后,学校有关专家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关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建议以及关于西沙南沙考古新发现和关于西藏历史地位等重要科研成果对中国领导部门的宏观决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的繁荣进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每年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15000多名,在全日制本科学生中,70%左右是少数民族。学校堪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和展示中国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56 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在校园汇聚一堂,各民族的语言、服饰、歌舞、风习多姿多彩,融汇成了民族团结的交响乐章。良好独特的育人环境和对素质教育的一贯重视,使学校得以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合格的建设人才。学校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目前学校占地 40多万平方米,各类建筑 50多万平方米。2003 年新建成的图书馆面积达 2.45万平方米,藏书 140多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和民族学科文献居中国高校首位,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它还具有先进的设备和阅览、研究等多种现代化功能。学校民族博物馆藏有近 3万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可供教学、研究和观摩。新建成的研究生宿舍楼、留学生宿舍楼、本科生宿舍楼和文科大楼的投入使用,以及理工大楼的开工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并将得到很大改善。学校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学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和民族教育研究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全国核心期刊。学校具备首都高校一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10000 兆带宽的校园网是电化教学和信息传递的有力保障,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启动。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与国际联系的窗口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学校已同 5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每年接纳 6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并不断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已成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与国际联系的窗口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有着光荣的过去,更有美好的未来。学校正上下一心,为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特色专业: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以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宗教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学科具有雄厚的实力和特色优势,不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民大考研常用网页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中央民族大学主页: http:/www.cun.edu.cn/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http:/grs.cun.edu.cn各院系主页入口: http:/www.cun.edu.cn/yxsz.htm (或点击民大主页右上方的院系入口直接进入)校研究生院招生咨询版: http:/grs.cun.edu.cn/yzbliuyan/default.asp中央民族大学 BBS: http:/www.cunbbs.com 中央民族大学 SOHU社区: http:/club.campus.sohu.com/campusmain.php?c=39&b=144297217百度贴吧: 在百度贴吧搜索“中央民族大学”即可各院系联系电话,常见问题解答各院系联系电话可以在民大研究生院此网页找到:http:/www.cun.edu.cn/wlfw/phonesearch/xisuo/xisuo.htm相关部门联系电话(均出自 2006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部分):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6893 2544研究生院办公室:6893 2649藏学研究院:6893 3299朝鲜语言文学系:6893 2863法学院:6893 2661管理学院:6893 1968哈萨克语言文学系:6893 2334教育学院:6893 2225经济学院:6893 2302历史系:6893 2813美术学院:6893 2806蒙古语言文学系:6893 2237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6893 2424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6893 2367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6893 2633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6893 2213外国语学院:6893 2495维吾尔语言文学系:6893 284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893 2246舞蹈学院:6893 2435音乐学院:6893 2217哲学与宗教学系:6893 2634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6893 2650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6893 2647关于往年录取比例与复试分数线 2005年硕士招生各院系分专业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http:/grs.cun.edu.cn/yzb/06zs/2005s_tj.HTM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不同的。2005 硕士复试基本要求 (通常都执行教育部分数线,各专业没有调整)关于同等学力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指经过审查具有与大学本科毕业相当的学术水平、能力的考生。大专毕业生、普通本科结业生、成人本科应届毕业生均按同等学力对待。我校对同等学力考生报考的要求为: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 9月 1日)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提交至少两篇在公开刊物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后,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在复试时,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两门所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关于“双少” 我校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仅有确定复试人员名单时的“双少”一种情况,即:户口、档案、工作单位均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 5个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