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华中科技大学750 生物综合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华中科技大学750 生物综合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华中科技大学750 生物综合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华中科技大学750 生物综合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华中科技大学750 生物综合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华中科技大学750 生物综合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综合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50)(一)生理学一、 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生理学(专业部分)由我校自行出题。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而有利于我校在录取时择优选拔。二、 评价目标考试重点考查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注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说明、提出、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的能力。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规律和论断 运用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可以就某一问题设计出实验方案 准确、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三、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题型比例:选择题 100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一、生理学基本概念1、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体液的分布,内环境,内环境稳态2、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反射与反射弧、激素、旁分泌、神经分泌。3、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前馈控制系统,前馈的概念。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通透性、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次级)主动转运、出胞作用、入胞作用、吞饮、吞噬2、细胞的兴奋与兴奋的传导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静息电位、膜的极化、超极化、去极化、动作电位、反(倒)极化、阈强度(阈值)、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阈电位、局部反应、电紧张电位3、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4、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单收缩、复合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三、血液1血液的功能、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运输作用、血液的缓冲作用、血液的防御机能;血浆、血细胞;血液的比重、血浆的粘滞性、血浆渗透压、血浆的 pH2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及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生理作用;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重要作用。3血细胞的新陈代谢血细胞的生成和破坏、血细胞生成的调节;脾脏的造血功能,血细胞贮存、修整和破坏功能4生理止血过程和机制血液凝固: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抗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及其生理意义;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及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心肌细胞分类,跨膜电位的概念,细胞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及大小;动作电位的分期,各期产生的离子及通道机制,几种钙电流、钾电流和钠电流的特性,产生动作电位后各种离子恢复机制。起搏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征,动作电位及 4 期自动除极机制2、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兴奋性的概念,影响兴奋性的因素,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传导性的概念、心肌各部传导速度、房室延搁及意义、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自律性的概念、心肌各部自律性的大小、影响自律性的因素、窦房结起搏点控制心律的机制;心电图的产生机制、各波及波间歇的意义3、心脏的泵血机制心动周期、各期时间、泵血过程中的分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心房的初级泵作用4、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心输出量的调节和心音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肌前后负荷的概念、心肌收缩能力及心率对心搏出量、心输出量的影响;心音的产生的机制及第一、第二心音的特点。5、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和血流动力学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阻力、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血管口经与血管阻力之关系、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管阻力的影响6、形成动脉血压的各种因素,微循环的组成,血流通路及血流调节7、微循环的特点,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方式静脉血压,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淋巴液的生成与影响因素: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方式,组织液生成的动力与阻力,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8、外周静脉压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外周静脉压的概念,特点;中心静脉压的大小及影响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机制9、心血管中枢,定位,作用和心血管反射延髓的心血管活动中枢的定位和作用,减压反射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效应、传出神经;心肺容量感受器的作用、效应,化学感受器的位置作用10、 动脉血压的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儿茶酚胺的释放,对心血管的作用及机制;RAAS 的有效刺激,转换及作用;ADH 的有效刺激,作用;PG,NO,内皮素的作用及机制; ANP的释放,作用及意义。11、 特殊器官的循环运动时血流的再分布,心血管活动变化,冠脉循环的特点,调节,肺循环的特点及调节,脑血流的特点及调节,BBB 和血脑脊液屏障的生理意义。五、 呼吸1、 呼吸的生理意义,呼吸的基本过程2、 肺通气的原理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时肺内压的变化,空气进出肺的过程,胸内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肺的弹性阻力: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生理意义,顺应性。气道阻力及呼吸过程中气道阻力的变化。肺容量:潮气量、深吸起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的值及意义,肺总容量;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3、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影响肺换气、组织换气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及其与肺换气的关系4、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Hb 与 O2 结合的特征,氧离曲线与影响因素。CO2 与 Hb 结合的特点,CO2 的运输,CO2 的运输形式,CO2 解离曲线,CO2 与 Hb 结合对 CO2运输的影响;呼吸机本体感受性反射。5、 呼吸中枢呼吸中枢的概念,延髓呼吸中枢,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呼吸节律的形成和维持;肺牵张反射;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化学感受器,CO2、低O2 和 H+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作用以及三者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六、消化与吸收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胃肠的神经支配;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胃肠激素,主要胃肠激素名称及其分泌细胞名称和部位,脑肠肽2、口腔内的消化唾液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咀嚼与吞咽3、胃内的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消化期的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胃的运动:头区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尾区的运动,蠕动;胃排空及影响因素4、小肠内消化胰液的分泌: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头期、胃期、肠期的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出: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胆汁的分泌、排出与胆囊的作用,胆汁分泌与排放的调节;小肠液的分泌:十二指肠腺的分泌、小肠腺的分泌,小肠液分泌的机制,小肠分泌的调节;小肠的运动形式和调节,回盲瓣的功能5、 大肠内的消化大肠液的分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大肠的运动形式,粪便的形成和排便反射;大肠内细菌的活动6、 吸收吸收的部位,吸收的途径与机制;小肠的吸收功能:吸收的条件和方式,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大肠的吸收功能七、能量代谢与体温1、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的概念,机体能量的来源,食物的能量转化;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与方法;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和测定方法,基础状态的条件,基础代谢率表示法和正常值2、 体温及其调节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生理变动;临床常用的测定体温的方法、部位和正常值;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PO/AH 区对体温调节的整合作用,调定点概念与调定点学说八、尿的生成与排出1、肾脏泌尿的生理意义和肾的功能解剖肾脏的解剖特点;肾血流量;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机能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滤过膜及其通透性;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及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Na+、 Cl-、HCO3、K+、水和葡萄糖等的重吸收;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机能:H+、NH3 、K+ 的分泌;影响肾小管与集合管泌尿机能的因素4、尿液浓缩和稀释髓质渗透压梯度形成的机制及其与尿浓缩和稀释的关系;直小血管在保持髓质高渗中的作用5、尿生成的调节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6、 清除率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测定的理论和临床意义7、 尿的排放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及排尿反射。尿量、尿的理化性质和成分,高渗尿和低渗尿九、神经系统的功能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的概念及组成;有(无)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功能;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突触的概念及组成;中枢兴奋传播的特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概念、意义和产生机制;神经递质的概念;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胆碱能神经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定义及分布;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递质与调质的概念;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概念及分类;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与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2、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觉器官、感受器的概念及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丘脑的感觉功能,丘脑核团的分类,特(非)异性投射系统的概念和功能,两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痛觉的概念,皮肤痛觉,内脏痛和牵涉痛的概念和特点;眼的折光成像功能:眼视近物时的调节,瞳孔对光反射和瞳孔近反射的概念,近(远)视及散光眼的成因和矫正,眼的感光换能作用: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功能,感光色素的组成,视力、视野、盲点、明(暗)适应的概念;听阈和听域的概念,外耳的作用,中耳的组成及鼓膜、听骨链和咽鼓管的作用,声波的气传导和骨传导途径,耳蜗的结构及行波学说,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前庭器官的组成及作用,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及适宜刺激,眼震颤3、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的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脊休克的概念、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的概念,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牵张反射的类型及生理意义;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的结构,小脑的主要功能;基底神经节的组成,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基底神经节损伤的临床表现;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运动区的定位及支配特征,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概念及功能4、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征;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下丘脑的主要功能5、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条件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消退、泛化和分化,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和意义,第一、二信号系统,学习记忆的有关概念,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脑电图的概念和常见脑电图的波形及意义,睡眠和觉醒的一般概念十、内分泌1、激素的分类、特性、作用机制2、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下丘脑与腺垂体的机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腺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神经垂体: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的来源、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3、甲状腺的内分泌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储存、释放、运输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4、 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调节,维生素 D3,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5、 肾上腺的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种类、生理作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素)种类及作用6、 胰岛的内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7、 松果体的激素与前列腺素松果体和胸腺的内分泌功能;前列腺素的作用十一、生殖系统1、 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睾丸的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 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激素调节,妊娠过程(二)生物化学一、 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生物化学由我校自行出题。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而有利于我校在录取时择优选拔。二、 评价目标生物化学考试重点考查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说明、提出、分析和解决这些学科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规律和论断 运用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可以就某一问题设计出实验方案 准确、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三、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题型比例:选择题 100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熟记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特点:20 种氨基酸的特性;肽的概念。3掌握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特点。4以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结合氧气特点,掌握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相关概念。6熟悉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7了解多肽链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下列中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有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了解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核酸元素组成特点;掌握碱基、核苷、核苷酸的化学结构。2掌握核苷酸分子间的连接方式。3掌握 DNA 与 RNA 性质的异同。4掌握 DNA 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要点及碱基配对规律,了解 DNA 的高级结构形式。5掌握 mRNA、tRNA 二级结构特点,了解 RNA 的种类。6掌握 DNA(热)变性、复性及分子杂交的概念。7了解核酸酶的概念及性质。第三章 酶1熟悉酶的基本概念,化学本质;掌握酶的分子组成及相关概念,如酶蛋白、辅助因子(辅酶、辅基)、全酶、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等;同工酶的概念及意义。2熟悉酶促反应的特点,了解酶促反应机制的学说。3掌握影响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几种因素及其动力学特点。掌握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数,学会使用米氏方程进行简单计算。4掌握酶的活性调节与含量调节的方式,掌握变构调节、化学修饰、酶原与酶原的激活的概念、原理及特点。了解酶含量调节的概念。5了解酶的命名与分类原则。6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第四章 聚糖的结构与功能1掌握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结构特点。2熟悉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主要功能。3了解细胞外基质的组成与主要成分的结构特点。第五章 维生素与无机盐1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掌握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及相应缺乏症。2了解微量元素的生物学作用。3. 了解钙磷代谢的调节第六章 糖代谢1熟悉糖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的概况。2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应过程,关键酶,底物水平磷酸化部位,NADH+H+产生部位以及生理意义。3掌握糖有氧氧化的概念,反应过程,关键酶,生理意义。生成 ATP 的数量。4掌握三羧酸循环的概念、亚细胞定位、反应过程、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5熟悉磷酸戊糖途径的亚细胞定位。关键酶催化的反应、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6掌握糖原合成的概念、组织和细胞定位。合成过程。关键酶。7掌握肝糖原分解的概念、组织定位。肝糖原分解过程,关键酶,肌糖原的分解与肝糖原分解的不同点及糖原合成和分解的生理意义。熟悉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8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及糖异生原料。糖异生途径及关键酶。两个底物循环的调节。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