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大纲.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大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大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大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大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文艺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文艺理论是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以丰富的古今中外文学实践为基础,探求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两部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艺理论的基本概念、命题及思想,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试的内容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文学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第一部分文学基本理论(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学理论的性质2文学理论的形态3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文学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三)、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2文学四要素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1文学的含义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五)文学创造过程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六)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真: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2善:情感评价、人文关怀3美:形式创造(七)文学创造的类型和体裁1文学作品的类型2文学作品的体裁(八)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2文学典型3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九)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1叙事性作品2抒情性作品(十)文学风格1风格的观念和理论2风格的类型与价值3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流派风格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十一)、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3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十二)、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2文学批评的模式3文学批评的实践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1儒家的文学思想2道家的文学思想(二)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理论1毛诗序2汉代对楚辞的评论3曹丕典论论文4陆机文赋5刘勰文心雕龙6钟嵘诗品(三)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理论1陈子昂与初唐文学理论2李白、杜甫的文学理论3白居易的文艺理论4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5司空图及唐代诗境理论6苏轼的文艺思想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7严羽沧浪诗话8元好问与金元文学批评(四)明清时期的文学理论1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理论2李贽与公安派的文学理论3明清小说戏曲理论4清代前中期的诗文理论5清代词论(五)近代文学理论1刘熙载艺概2王国维人间词话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三个部分,都是大学中文系本科的重要基础课程。本门课程考试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基本史实和作家作品,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2、诗经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5、屈原与楚辞(二)秦汉文学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1、秦及西汉散文2、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3、司马迁与史记4、两汉乐府诗5、东汉辞赋6、汉书及东汉散文7、东汉文人诗(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2两晋诗坛3陶渊明4南北朝民歌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9魏晋南北朝小说(四)隋唐五代文学1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2盛唐的诗人群体3李白4杜甫5大历诗风6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7白居易与元白诗派8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9唐传奇与俗讲变文10晚唐诗歌11李商隐12词的初鐊及晚唐五代词(五)宋代文学1宋初文学2柳永与北来前期词风的演变3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4苏轼5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6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7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8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9辛弃疾和辛派词人10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11南宋的散文和四六12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六)元代文学1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2关汉卿3王实甫的西厢记4白朴和马致远5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6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7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8元代散曲9元代诗文(七)明代文学1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2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3明代前期诗文4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5明代杂剧的流变6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7汤显祖8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9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10“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11晚明诗文12明代的散曲与民歌(八)清代文学1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2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3清初白话小说4聊斋志异5儒林外史6红楼梦7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8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九)近代文学1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2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3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4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第二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1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2鲁迅(一)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3小说(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4通俗小说(一)通俗小说的基本情况张恨水5郭沫若女神的产生和影响郭沫若其他自由体诗创作概况历史剧创作6新诗(一)新诗诞生的背景及五四新诗运动早期白话新诗的特点“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前期新月派诗歌的贡献纯诗及早期象征诗派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7散文(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8戏剧(一)文明新戏概况“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田汉、丁西林对早期话剧文学的贡献(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1文学思潮与运动(二)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2茅盾开创新的文学范式茅盾的小说成就3老舍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4巴金巴金前期小说创作家的杰出成就巴金后期小说创作5沈从文边城湘西的叙述者、歌者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文学理想的寂寞6小说(二)“左联“和左翼小说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海派小说7通俗小说(二)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8新诗(二)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后期新月派的创作现代派诗人的创作9鲁迅(二)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鲁迅杂文故事新编10散文(二)幽默闲适小品的创作左翼作家的散文创作“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报告文学与游记11曹禺曹禺现代名剧曹禺剧作的命运12话剧(二)“广场“戏剧概况“剧场戏剧“创作(三)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1.文学思潮与运动(三)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2赵树理赵树理出现的文学意义赵树理小说创作3小说(三)暴露与讽刺体验与追忆通俗与先锋现实与民间4通俗小说(三)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5艾青艾青的历史地位艾青的诗歌创作6新诗(三)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http:/chuanshuotang.xxxedu.net/校园诗人群与“中国新诗派“7散文(三)报告文学的勃兴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8戏剧(三)“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大后方、上海孤岛戏剧沦陷区戏剧第三部分中国当代文学史(一)50-70年代的文学1文学的“转折“2文学规范和文学环境3矛盾和冲突4隐夫的诗人和诗派5诗的几种体式6小说的题材和形态7农村小说8对历史的叙述9另一类小说的处境10在主流之外11散文12话剧13走向“文革文学“14重新构造“经典“15分裂的文学世界(二)80年代以来的文字180年代的文学环境280年代文学概况380年代初期的小说480年代的诗5新诗潮680年代后期的小说(一)780年代后期的小说(二)8女作家的创作9散文创作1090年代的文学状况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简述题、论述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