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传媒学院设计系考研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传媒学院设计系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传媒学院设计系考研经验分享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备考时很多考生对于考研复习都会有点迷茫很难一下找到高效的方法,这篇经验贴是分享自己在经历了考研后的一些经验或是感受,希望对各位报考中国地质大学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地大设计系环艺、视传、交互三个专业理论课考试内容是一样的,所以关于这篇专业理论课的复习经验贴是可以都参考参考的。先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传媒学院的设计系考研的内容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考试科目:外语、政治、专业理论、专业设计(手绘)复试考试科目:英语面试、专业课面试(需要带自己设计和手绘作品集)前述一般来说考研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比较合适,我正式开始着手准备考研是三月份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刚开学那段时间,这时距离初试时间 12 月底大概有 10 个月左右的时间。 (有点10 月怀胎的感觉哈!)我也见到过那种自己各方面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大四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抱着考上就读没考上就工作想法的佛系考研人也成功了的,不过这种例子非常非常少而且基本都是考自己本科所在的院校或者综合水平低于自己本科学校的院校,我身边大多数一起考研的学生都是早早的踏踏实实的在备考这里先提到的是英语和专业手绘大家可以早点进入学习的状态,因为这两门还是比较注重平时的积累的, (当然也有那种手绘集训,没日没夜的画来达到速成效果,主要看个人的情况来定) 。政治和专业理论课早期的复习时间可以安排的少点。但是大家都知道考研卡两关,一卡总分线,二卡单科线,所以并不代表专业课的复习就可以随便一点且专业理论分值150,个人认为这个分数比英语好拿的多,因为都是对设计理论知识记忆的考察及一些关于设计的开放性见解题。 (相比那些专业课一考什么数 1 数 2 数 3 的小伙伴们就捂着嘴傻笑去吧!)所以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一还是相对有的专业来说好考很多的,讲了这么多是给大家建立一下考研的信心和决心,接下来回归到主题内容专业理论课如何准备,讲一下自己的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及时间规划给大家一些建议。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参考书目:中国设计史高丰设计学概论尹定邦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专业课复习经验复习顺序地大设计系理论考试大纲参考书目不像有的学校那么多只有三本,三本复习参考书的复习顺序建议是设计现代设计史,中国设计史,设计学概论,为什么这么安排呢?是根据地大往年理论课初试的内容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考察侧重多一些,而且世界现代设计史的书内容比较多,三百多页密密麻麻的字算是一个你专业课复习的拦路虎,放在前面的原因一是它就是考试的重点。二是怕后期时间上不够充裕增加另外三科复习的压力,把最难啃的骨头先啃了后面会轻松很多。世界现代设计史整本书的内容是世界现代设计史近 160 年发展的历程,包括很多的艺术运动、设计大师、思想理念、经典作品、风格流派等等。内容比较繁多,除了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以外,书中也有很多的实例分析,一个是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理论内容,二是这些实例也可以用在答题中用以举例论证自己是观点。中国设计史这本书讲述了中国设计史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及对中国设计史发展规律的,探讨。研究各个时代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各种设计作品。包含有石器、陶瓷、青铜器、服饰、纺织、家具、建筑、园林等等。设计学概论这本书的是把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对设计学这个概念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里面的内容有设计学的研究发展、设计的特征分类、中西方的设计发展历程等等。所以说这本书的内容包含了世界现代设计史和中国设计史的内容,在对前面两本书熟悉之后再来看这本书会比较容易接受。复习专业课经验时间的分配第一个阶段(建议在 9 月份前完成)专业课的复习我是在大三下学期的暑假就开始了,这个时期是开始粗略的翻看中国设计史,这本书确实很烦,又厚又重花了不少时间才翻完一遍啊!因为这个时候还在培训机构上公共课,三本书看完一遍是到了大四下学期快开学的时候了。也没有记住什么,只是大致的了解一下,不建议第一遍看书时就开始背诵,太早记忆到后面容易忘记。所以我对于这个阶段复习时间整理的经验是,第一次自己翻书,比较详细的阅读并理解书上的知识点。看完书之后可以搭配着专业课复习视频开始看第二遍书,因为前面已经看过一遍书了,所以对于视频讲授的内容不会那么陌生,对于视频讲述的内容不清楚的要回到书本上进行查阅了解。看完两遍书后算是复习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了。这个阶段需要对书本的知识框架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第二个阶段(建议在 10-11 月之前完成)这个阶段可以不再以书本为主了,可以去买一本专业课的考研笔记,市面上有疾风劲草和一臂之力,我两本都买了,个人比较推荐疾风劲草,它的排版印刷比一臂之力好看起来比较舒服。笔记上的重要知识点和一些核心考点开始记忆并背诵。遇到不会不理解的可以再回到课本进行查漏补缺。并在这个时候自己开始整理一份笔记,里面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太能记住的理论知识点,用于后期冲刺重点背诵。这个阶段要自己对复习的程度进行检测,可以适当的找一些练习题进行检测,最好自己脑海里能构架起现代设计史及中国设计史发展脉络的知识框架图。第三个阶段(12 月份之前完成)这一阶段可以报一些冲刺班,我当时报的是新祥旭的冲刺班,对考研前帮助还是很大的,可以帮助你多找一些习题真题进行模拟测试来检测自己的知识薄弱区。需要对重点和核心考点进行强化记忆,对书本内容要充分的了解,可以自己做一份答题模板什么的,第二个阶段准备的个人笔记可以在进行补充或删减。最后在考前一周可以再对自己的笔记进行记忆。总结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谈了这么多个人的复习经验,对于复习,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坚持”有一部分考生一开始冲进很足,但是对于复习缺乏合理的安排,到了后期考试时间逼近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希望你们一开始就能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不要想着偷懒,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问心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