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清华大学经济法学经验分享.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考研清华大学经济法学经验分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考清华的心理准备回顾我的大学四年,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在本科课程的学习中我并没有荒废时间,拒绝学习。但是为了尝试和高中不同的学习模式,我参加了各种社团与学生组织,并试图去学习更多书本之上与书本之外的知识。我深信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也因此加入学校法律诊所,并在学校的法律诊所中获得了通过帮助他人解决法律问题学习的机会与珍贵的友谊。因为在这个平台上接触到了非常优秀的同学,我看到了我与真正的法律人的样子还有很大差距,也真正意识到我的视野狭窄与读书不足的缺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得到一些的时候注定要失去一些。因此我并不后悔我在本科期间的所作所为。但我依然希望能够继续读书,以正视并真正填补自己的不足,也为了避免在日后的发展之中遭遇学识不足、见解薄陋的危机,我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基本确定自己要读研。当然,能够看到这篇经验贴的同学们基本都是已经确定要考研清华的,因此对于我自己选择清华的动机就不做介绍了。二、时间安排考清华基本上是我大二就决定好了的,在大二暑假的实习期间就开始零零碎碎地开始做英语的真题,大概做了五六套的样子,尚未进入系统的复习。2我将考研的准备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则是考研初期,即从去年 2 月下旬开始到四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考研初期主要用来熟悉教材并做好笔记,减少对相对陌生的知识的排斥。二则是考研后期,即是国庆节开始直到考研初试的这段时间。主要任务是研究真题,精简笔记并反复背诵。三、初试(一)政治关于政治的学习,很多人会说要越早开始越好,在这一点上我持与之相反的意见。我认为政治一则强调时效性(时政),二则强调记忆力,因此太早准备效率其实会很低。如果用短期记忆可以简单解决,那么没有必要花大把时间在政治上,占用长期记忆的库存。就我的经历来看,司考结束后,我休整了半个月,到十月国庆放假时才开始配合着视频看精讲精练。肖秀荣的视频逻辑很清楚,基本都是干货.徐涛的政治讲的强调理解,例子和技巧相对于肖秀荣会更多一些,讲得很有意思。我的做法是在国庆小长假时把徐涛的所有视频都看完,对照着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划重点,此举的意义不在于背划下来的重点,而在于熟悉重点。徐涛和肖秀荣的重点大部分重合,但也有部分会存在不同,但这在后期并不成为3问题。文科生的话,许多问题就是在重拾记忆,因此加速听是没有问题的,在政治经济学部分可以多听几遍,难点其实并不算多,力求掌握。如何利用精讲精练的配套题目呢?我的做法是将这本书做上三遍,第一遍一个星期,第二遍三天,第三遍基本上半天就可以结束了。并且注意只需要重复做做错的题目,提高对错题的注意力即可,无需浪费时间在第一遍就做对的题目上。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一遍能做对哪怕是蒙对的题目,再次做的时候基本上仍旧不会出错,所以节省精力放在错题上是极有效率的做法。使用这一方法,也就省下了大把的时间留给专业课。之前我强调不可偏科,并不代表要在政治英语这两门公共课上下死功夫,而是说复习过程中要了解自己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根据记忆和遗忘的程度不断调整和加深记忆与理解。因此在重复做题上,我建议大家将每一遍的重复做题时间分散开来,一则时间一长,原来出错的题目更有可能出错,如此可以反复强调自己的易错点、二则如果间隔时间不够,则依靠记忆的惯性可以选出答案,但是却忽略了自己在学科学习上真正的缺漏。此外建议购买肖秀荣系列最后出的的背诵版,闲暇时翻一翻有个印象,在最后可能有想不到的惊喜。肖四肖八我做了之后的选择题平均分都是 38 分,但是因为考前扫了两眼背诵版的小本子,最终客观题得了 42 分。考研政治的准备大部分就是为了客观题而准备的,因此想要取得高分,千万不要忽视客观题。4关于主观题资料的选择,很多人推荐疾风劲草、徐涛 20 天 20 题等,我认为还是要根据个人对材料的吸收能力而定。原本我也随大流买了疾风劲草,但是背起来着实费劲,且无论对于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帮助甚微,后来还是放弃了。第一年参加考研全无经验,因而这种对权威参考书的放弃真的让自己非常惶恐,很担心自己能力欠缺,无法跟上大部队的脚步,后来证实这种担心并没有什么必要。如果能读下去,背下去,便选择它,而若不能,换本书也就是了,无需过多烦恼。但也不能陷入频繁更换材料的误区,这样无疑是非常低效的。谈及我个人对主观题的准备,是等到肖八肖四出了以后才开始的。用最讨巧的办法,背诵肖四肖八的主观题,肖四是重中之重,掌握好了才有内容可以在考场上自由输出。政治题目通常都会披上一层看似吓人的外衣,但是其实际的内容可能只是你烂熟于胸的热点而已,因此准备主观题时,不仅要背诵,更要去揣摩此题的本质是什么,再结合答案进行校正。(二)英语关于英语,我本人英语水平差强人意,四六级 500+,但面对考研英语,几乎是进入了全新的领域。我是大二的暑假开始准备的,因为大二时模糊有了考研的念头,就买了真题来做。但是那时也只是通过零碎的时间去做一做,并不成体系,后来留了近三四年的真题未做,留待进入考研准备后做。除了做真题以外,也用扇贝过了一遍考研英语词汇。5开始准备考研后,初期大部分的时间我都用在了磨英语上,可以说是花式折腾真题,包括但不限于,晨读英语阅读,做英语真题,划出并记录不熟悉的英语单词并记诵,进行英语阅读翻译练习并修改等等。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四月底五月初才停止。等到司法考试结束休整完毕,为了重新找回考英语的感觉,我听了唐迟的英语阅读和新题型以及宋逸轩的翻译课,开始学习在阅读中找坑,总结自己容易落入的陷阱。为了准备作文,我关注了何凯文和付妈,间歇性背一背其推送的每日一句,也背了几篇张剑黄皮书中的写作范文。在中后期的准备上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对于英语,我没有太多的经验,更多的是教训吧。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新题型,不要因为刚开始做的时候能够全对而沾沾自喜。去剖析新题型的逻辑和套路并运用于实战中。不要如我一般,对新题型的重视不够,而在最终的正式战役中,几乎丢盔弃甲,全军覆没。此外,传说中的北京英语会压分,我的感受并不算太深,应该说最后的英语成绩和我预估的相差不多,所以在没有经历前不要畏惧太多,以平常心去应考即可。(三)法学综合清华的法学综合主要考察三个学科,分别是法理学、宪法学与民法学。对于法学6综合的准备,我的主要复习策略是每门都只专攻一本书。历届师兄师姐都推荐的拓展阅读书目,我认为对于学术道路无疑非常有帮助,但是在考研期间,我们要将效率这一价值置于优先地位,因而选择以拓展书目为备考资料无疑是不太经济的。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清华相对于注重深度而非广度的考察,谨记 less is more将帮助各位节省许多时间与精力。1、宪法学宪法学我主要参考了林来梵老师的宪法学讲义,林老师的书非常有趣且行文富有逻辑,以课堂的实录作为书本的内容,读起来不容易乏味反而显得生趣盎然。复习前我已经通读了三遍。对于宪法学要注意从文本中总结出具有学理价值的问题,并写出老师所提供的思路和解决路径。这就是日后复习与背诵的重点。书中所提及的案例主要是帮助理解,因而留有印象即可,可以不作为重点掌握。在写笔记的过程中,在大的方向上可以按照该书的行文逻辑进行归类整理。但由于本书为课堂实录,临场性强,所以在小的知识点的讲述过程中老师可能穿插其他相关话题,使得全然按照行文逻辑容易忘记主线,因此在这些可能让人感到阻滞的地方可以根据自己对书本的理解再行调换顺序,以自己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记录。7此外,宪法学中以规范宪法、国家法人说、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为重中之重,因此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重点内容多加记诵,稍以拓展。而其他的知识点则还是以书本为重心,真题为指引进行复习准备。与去年学习宪法学不同的是,今年由于修改宪法,这本书林老师也做了很大的变动,近期即将出版,具体可以关注老师的新浪微博“林来梵夫俗子”。在买书时注意需要购买书的最新版本,对于师兄师姐的笔记也要注意辩证的看待。在拓展阅读方面,林老师的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和许崇德老师的宪法都非常具有阅读价值,建议作为重点内容的补充阅读,但不要作为主要参考。2、法理学法理学我主要参考了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最新版。高其才老师的书也较为疏朗,但由于法理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作为教材的版块性较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与宪法学较为不同,要注意自己构建逻辑体系,将诸多版块连接起来,作为整体进行学习。法理学的真题呈现出重者恒重,注重基础的特点,因此它的真题的参考价值是法学综合三门中最大的。以真题为导向把握重点是非常重要的,记得前年考的是相对冷门的法律与科技,坑了许多考生。而去年则考的是其镜像问题科技对法律的作用,风格可以说是稳中带皮了,因此一定要注重真题与法理学知识的体系性,以免掉入这8些似曾相识的坑里。3、民法学民法学几乎是所有考生最为头疼的一门,其体系之大包罗万象。在考研复习的初期我也拜读了崔建远老师与韩世远老师的合同法、刘家安老师的物权法论与余延满老师与马俊驹老师合著的民法原论,但是阅读教材的时候会发现存在有的教材的理论性强,挖掘深,以及教材由于老旧出现的法律落后等情况,所以在司考结束后的后期复习中,我基本放弃以教材为线索进行复习,而选择了以历年民商法学的民法真题与法硕联考的民法部分作为参考,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但是我认为仅仅凭着临考的仓促准备很难在民法学这一部分取得高分,本科期间对于民法理论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民法中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物权的无因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当有适当的涉猎了解。法学综合卷我取得了 119 分的成绩,就我个人的考试体验而言,感觉还是宪法和法理学帮我提了一些分,民法只能算是保持在基础线左右,因此我的民法学习方法仅供参考,不作推荐。4、经济法学经济法学的初试试题历年都是三大论述的模式,许多考生担心因为题目少可能会9出现一道不会,二战再见的情况,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况其实不会出现。众所周知,清华的经济法初试试题偏于宏观,因此题目涉及的点会很多,其中总归有你掌握的、可以回答的方向。只要答题时把你所掌握的知识向题目问的方向靠,必然能够言之有物。从近两年的试题风格来看,经济法学偏向于加入经济法分论的基础内容、基础学说以及考察热点与其他法学学科的融合。比如去年考的一道消费者主权的存废探讨,实质考察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础理论,因为涉及的理论太过具体,所以并不容易从王保树老师的经济法原理的总论部分找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对于经济法的相关理论有过相关的学习并且有所思考,仅仅背书很难答好该题。而今年考到的综合行政执法与相关部门整合可以看出主要涉及的是总论部分经济行政机关这一章节的内容,由于问题涉及到部门整合,因而书中能够直接拿来用的也就是行政执法原则的统一、高效这部分内容。从答题的角度看,这样的答案太过单薄,因此要求我们对反垄断法的修改,即垄断执法机构的合并、行政垄断的解决方案有所掌握,以及相应地需要掌握一些行政法的知识,应用于答案之中。经济法学初试结束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幸亏同年准备了司法考试,它有利于打通各个法律之间的界限,至少是稍微有些印象。不然应对今年的题目,难度必然更大一些。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司考(现在应该是法考了)与考研同时准备是很有益的,有利于降低两场考试的难度。但是这也需要因人而异,具体的方案需要对自己的执行力、自制力做好评估,再行计划。10四、复试关于经济法学复试,一直鲜少有较为具体的经验贴,也难以找到本学科的复试真题。在这里我简单地做一个介绍与经验分享。清华的复试主要分为三大块,一般是在第一天上午进行体检和资格审查,下午进行复试笔试,第二天上午进行复试面试,如果人较多,可能会到第二天下午才进行面试。(一)体检由于学校复试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体检分为两天可供选择,如果选择考试前体检的话是第一天上午七点钟体检,而校医院离明理楼着实有一段距离,因此需要提前一些赶到以免耽误之后的资格审查。当然也可以选择先进行资格审查和考试,之后有时间的话选择下一个时间点进行体检。(二)笔试复试笔试考得比较综合,所以掌握基础还是比较重要。附上复试笔试题目以供参考。1、从宏观调控法角度谈谈对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