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2018年南京大学应用物理专业高分经验贴.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祥旭考研】2018年南京大学应用物理专业高分经验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微信:xxxedu001【新祥旭考研】2018 年南京大学应用物理专业高分经验贴本人情况本科在国内某 985 高校,专业是应用物理。应届考了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初试政治 63,英语 57,量子力学127,普通物理 115,复试 266,总分 628。选择考研高中时比较喜欢数学和物理,但感觉物理还是比数学更有趣,便选择了物理。本科专业应用物理,但基础知识(普通物理)被压缩了,四本书两个学期就讲完了(其实有两本书还有一半内容都没讲),大三大四主要上的一些应用方面的,比如半导体物理,软物质物理等。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点物理基础的。记得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当天,我就发了条说说。说道:“还有四年,准备考研”,没想到自己真的在大三下学期时就决定考研了。本科前三年,一直属于成绩不算好也不差的“中间”状态,其实对物理吧,说不上有一颗炽热的心,也不像志同道合的“道友”们会觉得物理很美妙,但是内心深处就像有一份召唤一样,或者说依然保留着儿童新祥旭微信:xxxedu001时期那份对探索自然的心。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情隐隐约约地让我不断地朝着物理,准确地说,是理论物理的方向不断前进。我的家境也挺寒酸的,父母是农村到城市打工的,也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可能很多人会想,从农村来的应该实际一些,找份踏实的工作或是读个热门专业的研究生吧。但是我的父母其实也比较朴实,并不是很向往着大富大贵,能够吃饱穿暖,身体无恙就行。所以我的父亲是很赞同的,母亲也说只要你能够自己支付得起学费生活费(南大的学业奖学金获奖率是 100%,能够学费)随你啦。因而在大三下学期,毅然选择了考研,综合个人对环境的偏好和资料收集,最终选择了考南大的理论物理。考研进行时大三下学期开始,我便开始在各种课堂上看曾谨言的卷一了。(这个习惯当然不好,导致了这个学期我的成绩最差),其实最花时间的,是卷一课后的习题,我经常要花两三天才能做完一章的习题。所以那时基本上是一个礼拜一章书。大四开始前,曾谨言的书我已经大致看了一遍了。大四上学期,考研党基本已经开始火力全开了,八点钟的图书馆,经常是“座无虚席”了。其实一开始,我也比较难坚持,就是去几天图书馆,几天颓在宿舍。反复了几个新祥旭微信:xxxedu001礼拜,还是能养成连续学习十多天,然后休息一两天再继续的。所以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要一开始不行了就放弃。因为想想看,像我这样已经染上了一堆坏习惯的,是比较难转变的,还很有可能会重蹈覆辙。但是我可并不打算一直这样。中午时间吧,午休与否个人觉得还是看个人情况。像我这类不运动,耗能少的,喝咖啡晚上会睡不着觉,白天睡久了又会很迷糊。所以我一般是小憩一下然后就继续看书了。谈谈考试科目下面主要谈一下我对各考研科目的看法,建议以及我个人当时的规划。政治政治是一个令人感到有些困惑的学科。如果你对考研政治的相关信息比较感兴趣,你会发现大家的准备过程很不一样,比如跟着肖秀荣一步一脚印的学生,他们从三月份就开始循序渐进了。但你时常又会听到“政治一般大四才开始吧,太早了你也记不住”这样的声音。我当时的心态是觉得政治比较难的,因为做肖秀荣的精讲精练课后习题,错误率挺高的。主观题,我的记性很差,背了第二天新祥旭微信:xxxedu001就忘了。但是政治的选择题准确度是可以炼出来的,强烈推荐肖秀荣的1000 题,虽然做的过程错误率可能会挺高,但是做完以后,去做历年真题,或是说“肖八肖四”。你会发现正确率逐步攀升,我政治的选择题就得了 36 分,这样就保证了一定过线(南大理学政治线一般是 50)。我当时没看教材,直接用的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我是9 月初准备的,每天两小时。11 月底的时候,大致看了一遍。这个过程我也刷了1000 题的一半(每章做一半,留一半 12 月份刷。),主观题我是考前一个礼拜开始背的“肖四”,然后发现 18 年试卷上,我们背的“肖四”基本被放在材料里但我凭借一些零散的记忆,主观题还是拿了 27 分。可见政治主要的还是把客观题即选择题的正确率提高。英语英语其实我谈不出什么,正如你看到我的英语分数,57 分。我考研期间英语科目几乎只有两件事,背单词,刷真题,每天两小时左右。真的要谈什么,就是我用扇贝单词打卡了 400 多天,在学习设置里是设置 100 个单词量,词汇量的确有着很大的攀升。量子力学新祥旭微信:xxxedu001量子力学教材,我看过曾谨言的卷一、南大陈申见老师的讲义(没有出书,南大物理系上课用)。翻过格里菲斯的量子、朗道的量子还有周衍伯的。官方网站上的推荐教材是曾谨言的卷一,个人觉得曾的书侧重计算,物理内涵只讲了量子力学里最基本的内容,算是量子力学的入门。但课后习题不容小觑,收录了许多国外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试题,难却有意义。稍微可以获取多一点量子力学的知识的,就可以看陈申见老师的讲义,相比曾的补充了绝热近似,贝利相位等内容。格里菲斯的也差不多。朗道的量子真心不推荐初学者看,以前在苏联,大四才上朗道的力学。所以朗道的书籍,很多地方会默认读者有相关的数理知识。周衍伯的教材也不推荐,并不说难,而是太薄,没东西。习题补充的话,国内考量子几乎人手一册的就是陈鄂生的量子力学习题集或者钱伯初的习题集。前者收录了国内名校的量子习题,后者不仅收录了国内的,国外的也有,所以后者难度偏大。量子我 9 月份开始做题的,我记得那时我选择的是陈鄂生的习题集,每天做,然后消化 3 到 4 题。陈鄂生题集大概300 题,所以我是 12 月初做完的。真题当然得看,你会发现第一大题名词解释反复就是那几个,背下就好。玻恩近新祥旭微信:xxxedu001似的确很多年没考了,我个人那时对散射也不大感兴趣。压轴题出题很随意,有时会超纲。每年必考一维定态问题。微扰只考定态的,而且只见过非简并的。普通物理普通物理考得更是随机,虽然力热电光必有。但是你会发现热学有时考热统,电学有时考电动力学。今年就很奇葩,电学考了个电动力学的镜像法。还有个单位制的题所以今年普物分数普遍偏低,线也划得低。总的来讲,普物就是一门测试你物理功底的考试。力学的话主要还是考察建立模型,分析受力,列运动方程求解。南大考的力学比中科院,科的力学普遍要简单,所以大致还是能做出来。热学,一般考不了太难的题目,但今年的就考了个相对以往较难的题,但也就是计算量,还有多了点数学技巧罢了。要注意的是,偶尔会出热统。电学,还是比较有趣的,光学 2010 年以后的题基本是送分题,2009 年以前常以压轴的形式出现,着重考察物理理解和大量的计算。南大官网推荐的教材是程守洙第五版普物,但个人觉得这毕竟是将要专门为工科出的书,写的内容是真的不够。因此一定要看力热电光分册的那种,新概念,高教出版社的新祥旭微信:xxxedu001都不错。但是,热学我强烈推荐秦允豪的,作者本身是南大老师,教材也是南大本科用的教材,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 2010 年以前的一些题目经常和课本习题类似甚至是完全一样。复试复试是先笔试后面试,笔试科目是热统,用的当然是汪志诚的热统,当然其他的也行。不过各种教材,我个人还是偏爱高教的。整个过程是两天左右,还要做个体检。热统考的真的不难,大家基本都能做得差不多,几种分布当然是最重要的。面试流程是一堆人先进一个大教室,然后叫名到指定教室面试。一开始会让你读英文的一小段话并翻译,我的是牛二定律和电磁场中的运动粒子,然后会有几个大佬随机问你点问题,问的问题很随机,我感觉我非常幸运,问的问题都很简单,霍尔效应,热力学四定律之类的。都能答出来,与我同行的一个同学就没那么好运了,问的很深,还要写公式什么的。还有,虽然一开始会介绍来自什么学校之类的,但请完全放心,南大物理系不会说歧视双非什么的,能回答出问题才是硬道理(得到这点结论是我复试 266分,我一起考南大的本科同学只有 220 分)新祥旭微信:xxxedu001还有,一定!一定要复试前联系导师,导师一般说,你复试那两天见个面,然后如果还行,复试过了导师就收你了。否则就要等到开学第三个月互选!这个还得感谢我的辅导老师,当时复试害怕被刷报了新祥旭复试辅导课程,果然有效果!明年,大家南大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