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考研.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 1902 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1996 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高校行列。2000 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 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1 个,国家重点学科 6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 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10 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3 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2 个学科获得 A,4 个学科获得 A-,5 个学科获得 B+。5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2011 年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5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0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2 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1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19 个,本科招生专业(含专业类)59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1 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1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溯源于 1902 年三江师范学堂的理财科,是中国最早设立商科的高等学府之一。1927 年以后商科经历了南京高师商业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商科、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国立上海商学院。1952 年院系调整,南师整体定位为师范,商学学科的发展一度中断。1961 年,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成立,同时成立了马列主义经济学教研室,南师商学学科的建设重新迈步,金女大最后一届毕业生李振坤是经济学科的第一代学科带头人。1994 年,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成立,下设经贸系和工商管理系。2001 年,正式成立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学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覆盖经济学和管理学 2 个学科门类,现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等 5 个博士招生专业方向;设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等 5 个硕士招生专业,工商管理( MBA)和金融硕士(MF)等 2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科学等 7 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经济贸易系、金融系、工商管理系和管理科学系等 4个系科,江苏省创新经济研究基地、江苏民营经济决策咨询基地、江苏省科技思想库基地等 3 个省级科研机构。2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项目简介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项目注重国际化发展。本项目配备了复合型国际化师资队伍在培养方案中实行双导师制,在医药、金融等企业聘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高综合业务素质的专业实践导师,定期实行动态优化师资结构;同时要求聘请 10 多位境外师资,保证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在人员互访、合作办学和科研合作基础上,加强教学案例、教材、考评方法、师资队伍等多种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近年来定期组织 MBA 研究生到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英国 Glyndwr University、美国南加州大学等 18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组织 MBA 研究生到华尔街纽约证交所、日本三菱电梯株式会社、意大利米兰世博会、SolarMax、联邦储备银行等 20 多个境外知名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和交流,拓展了 MBA 研究生国际视野,提升了 MBA 声誉和品牌形象。3考试科目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04 英语二 复试科目: F032 复试内容:英语口语和听力、政治理论、管理及综合能力4培养方向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与物流管理财务与金融管理企业税务管理医药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创新与管理项目管理5备考建议读书首先不要忽视阅读教材的目录和每章节前面的前言、引语或者思考题。很多人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觉得考试不会出现这些内容而忽略掉,其实是大错特错。最近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向考查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转向,主观题一般不再有以前能够在书本上找到整块答案的现象。特别是案例分析题都是需要对整个管理学某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个整体地把握情况下,通过提炼,用几个专业性地句子做答,然后进行分析展开。分析目录是掌握整个专业知识结构的最好方式,观察目录甚至是每章的大标题,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核心知识点和热门知识点是常考内容)。每个章节的引语往往都是用一些非常生动的语言点出了这一章与当前管理实践的关系或者整个章节的脉络。通过这种方式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后,在答题时能够将案例或者简答题往自己的结构体系上靠。不少注重细节的考生,单个单个的知识点都复习得很扎实,但是缺乏整体感,答题的时候往往是想到一点就答一点,往往答题逻辑混乱或者漏答了某些知识点。在看完目录的基础上,先对整本书阅读一遍,对全书有个大体的感觉。然后开始一章节一章节地研读。在看的基础上做好笔记,这一系列笔记应该是自己归纳的重点,也是以后背诵的内容。至于这个背诵的过程,有的人喜欢朗读记忆,有的人喜欢反复理解记忆,这需要根据个人偏好选择。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选择一段固定地时间记忆,周而复始。记忆的过程中最好多采用冥想法,在记忆一定的内容以后,在头脑中回忆那段内容,对头脑进行反复刺激。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对一些关键字句的记忆,很多经典的原句都可以直接记忆下来,在答题的时候用“管理学的专业语言”能够展现一定的专业功底。完成这个过程之后,还需要对书本进行完整的阅读,在你有一定的积累之后,重新读书能够产生一些更高层次的理解。而且书上比自己总结的肯定更充实,一些起承转合连接性的东西能帮助再次消化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自己感觉已经理解透彻记忆清楚的内容要注意经常复习,一段时间不接触就容易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