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一真题.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09年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一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09年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一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09年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一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 年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一真题专 业 课 一 :阅 读 与 写 作一 , 古 文 阅 读 :苏辙的黄州快哉亭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 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 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给选文第二段加标点、解词(括号里的字)其势益(张) 以览观江流之(胜) 变化(倏忽) 草木(行列) 王(披襟)当之、翻译“士生于世”至“乌睹其为快也哉” 、概括出此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二、现代文阅读郭沫若的寄生树与小草寄生树站在一株古木的高枝上,在空气中洋洋得意。它倨傲地俯瞰着下面的细草说道:“你们可怜的小草儿,你看我的位置是多么高,你们是多么矮小!”细草们没有回答。寄生树又自言自语地唱道:“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有大树做我庇护,有大树供我养料。我是神不亏而精不劳,高瞻乎宇宙,君临乎小草,披靡乎浮云,揖友乎百鸟。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一场雷雨,把大树劈倒了。寄生树和古木的高枝倒折在草上。细草儿们为它哀哭了一场。寄生树渐渐枯死了。每逢下雨的时候,细草们便追悼它,为它哀哭。寄生树被老樵夫捡拾在大箩筐里,卖到瓦窑里去烧了。每逢下雨的时候,细草们还在追悼它,为它哀哭。1924 年,在上海、概括此文的艺术特点、结合本文主旨,自命题目,写出一篇字左右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