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东北林业大学考试大纲923物理化学乙(工).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东北林业大学考试大纲923物理化学乙(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923 考试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工)1.考试总体要求1.1 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物理化学乙(工)属我校进行自命题的考试。其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考试对象为参加我校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1.2 考试范围物理化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 正确掌握和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熟练掌握和理解基本内容及应用。 (2) 熟练掌握和理解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应用。 (3) 熟练掌握和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应用。 (4) 正确掌握和理解表面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内容及应用。1.2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参考书目 (1) 考试题型:(包括其中的 3 种以上题型):判断正误、选择、填空、问答题(含解释概念和证明题)和计算题与相图题。(2) 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需携带计算器) 。 (3) 答题时间:3 小时。 (4) 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 气体和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内容约 35%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约 25% ;电化学的基本内容约 25% ;界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内容约 15%。量子力学基础和统计热力学初步不考。(5) 指定参考书目:天津大学编. 物理化学(第五版), 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指定参考书中所含盖的主要内容。考查要点以指定参考书为例说明如下。第一章 气体 p V T 关系理想气体模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掌握和理解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简单 PVT 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等过程的 。 HUWQ、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了解自发过程的共同性质,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意义,U、 H、 S、 A、G 及其与 PVT 之间的关系式; 2.熟练掌握和理解 S、 A、 G 等方向性判据公式在特定条件下的物理意义;3.熟练掌握简单 PVT 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等过程的 S、A、和 G 计算; 4.掌握热力学函数关系式并能应用其进行简单的推导证明;5.掌握单组分相平衡的克拉佩龙方程、克-克方程及其应用。第四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1.理解和掌握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2.理解和掌握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和理想稀溶液的概念、通性稀溶液的依数性其相关计算; 3.了解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逸度和活度的概念。 第五章 化学平衡 1. 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和等压方程式 的意义和应用; mGr2. 熟练掌握平衡常数的性质,表达和应用;3. 熟练掌握解温度、压力和惰性组分对平衡的影响及其计算。 第六章 相平衡 1.掌握相律及其在相图中的应用; 2.熟练掌握单组分、两组分双液系、固-液体系的各种相图的绘制、分析和应用; 3.了解三组分体系的组分浓度的等边三角形表示方法的特点。第七章 电化学1.掌握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数、离子淌度、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等相关知识及其应用;2.掌握离子强度、德拜-休克尔公式、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活度因子概念和应用;3.掌握可逆电池的概念;4.熟练掌握电池符号的正确书写方法,正确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了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和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5.掌握可逆电池热力学公式和能斯特方程的相关计算及应用;6.了解化学电源的类型及应用;7.掌握分解电压、极化和超电势的概念及在电解中的应用;8.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常用的防腐蚀的方法。 第十章 界面化学 1.理解比表面、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活性物质等概念;2. 掌握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公式、Kelvin 公式、朗格谬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及其应用; 3. 了解 BET 方程和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及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4. 理解液-液、液- 固表面的铺展与润湿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重要作用。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1.熟练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和质量作用定律等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简单级数(0,1,2 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公式的各种特征及其计算;3.熟练掌握阿累尼乌斯公式活化能的计算; 4.对典型的复杂反应要熟练掌握其特点,会应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等近似处理的方法推求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5.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单分子反应理论;6.理解光化学反应的特点; 7.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及基本原理。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1.掌握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和胶体分散体系的动力、光学、电学性质和特点及这些性质和特点的应用; 2.掌握溶胶的聚沉稳定性以及各个因素对其聚沉的影响;3.了解大分子溶液的特性,理解盐析、唐南平衡,凝胶等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