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考试大纲.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考试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 一、 891通信系统原理 1. 系统概述 ( 1) 通信 、信息与信息量 基本概念 ( 2)通信系统 模型 ( 3)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 4)通信信道分类 及 特征 2. 信号与 噪声 分析 ( 1)随机变量 的 统计特性 与 数字特征 分析 ( 2)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与 数字特征 分析 ( 3)平稳随机过程 分析 ( 4)随机过程传输特性 分析 ( 5) 高斯 噪声分析 3. 模拟调制系统 ( 1)调制 的基本 概念 ( 2)幅度调制 原理与效能分析 ( 3) 幅度调制信号的 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 的 原理 与抗 噪声性能分析 ( 4)角度调制 原理与效能分析 ( 5) 角度调制信号的 解调解调原理 与抗 噪声性能分析 ( 6) 频分复用 系统的 原理与 分析 4. 模拟信号数字化(信源编码) ( 1)基带信号 抽样 与频带信号抽样 ( 2) 量化器设计原理与量化噪声分析 ( 3) 线性 PCM 编解码方法 ( 4)对数压扩 PCM编解码方法 ( 5)时分复用 系统的原理与分析 ( 6)预测编码基本概念 ( 7)增量调制 原理与 量化 噪声 分析 5.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 1)数字基带信号 的时域及频域特征 ( 2) 基带传输系统 构成 及 码 间干扰 ( ISI) ( 3)奈奎斯特 第一准则 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有效性分析 ( 4) 基带传输误码率分析 方法 ( 5) 部分响应系统的原理 与误码分析 (6) 眼图与信道 时域 均衡原理 6. 数字信号频带传输 (1) 二元数字调制 系统实现 原理 与性能 分析 (2) 四元 相移键控 调制 系统实现 原理 与性能 分析 (3) 多元数字调制 与 QAM调制系统实现 原理 与性能 分析 (4) 恒包络调制与 MSK调制 原理 与 性能分析 7. 数字信号最佳接收 (1) 信号空间分析 法 (2) 最佳接收 机与最佳接收准则 (3) 匹配滤波器 实现的 最佳接收机 原理 与 误码率 分析 (4) 相关接收机 实现的最佳接收机 原理 与误码率分析 (5) 最佳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8. 信道编码 (1) 差错控制编码 基本概念 与纠检错能力 分析 (2) 线性分组码 与循环码的概念与编译码算法 (3) 卷积码 的概念与 编 译 码 算法 二、 893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1.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概论 ( 1) 集成电路发展简介 ( 2)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概念 ( 3)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2. MOS 器件物理基础与建模 ( 1)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基础 ( 2) CMOS 工艺与技术基础 ( 3) MOSFET 开关与结构 ( 4) MOS 器件 I/V 特性 ( 5) MOS 器件二级效应 ( 6) MOS 器件版图与电容 ( 7) MOS 器件小信号模型与 SPICE 模型 ( 8) NMOS 与 PMOS 器件的比较 ( 9) 长沟道器件与短沟道器件的比较 3. 单级放大器 ( 1) 单级放大器基本概念 ( 2) 共源级放大器 ( 3) 源跟随器 ( 4) 共栅级放大器 ( 5) 共源共栅级放大器 ( 6) 器件模型的选择 4. 差动放大器 ( 1) 单端与差动的工作方式 ( 2) 基本差动对分析 ( 3) 共模响应 ( 4) MOS为负载的差动对 ( 5) 吉尔伯特单元 5. 无源与有源电流镜 ( 1) 基本电流镜 ( 2) 共源共栅电流镜 ( 3) 有源电流镜分析 6. 运算放大器设计与分析 ( 1) 运算放大器基本概念与应用 ( 2) 一级运算放大器 ( 3) 二级运算放大器 ( 4) 增益的提高 ( 5) 运算放大器性能比较 ( 6) 共模反馈 ( 7) 输入范围限制 ( 8) 转换速率 ( 9) 电源抑制 三、 895经典控制理论 本科目考试主要涉及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范畴。主要内容为: 1.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 1) 自动控制的定义 ( 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 3)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1) 简单电子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 2) 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 3)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 5) 动态结构图的建立 ( 6) 动态结构图的化简 ( 7) 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时域分析法 ( 1) 典型控制过程及性能指标 ( 2) 一阶系统分析 ( 3) 二阶系统分析 ( 4) 稳定性与代数判据 ( 5) 稳态误差分析 4.根轨迹法 ( 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及根轨迹方程 ( 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 3) 特殊根轨迹 ( 4) 系统闭环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 5) 开环 零极点变化对根轨迹的影响 5.频率法 ( 1)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 性 ( 2)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Nyquist曲线和 Bode图) ( 3) 用 频率法 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4) 开环 频率特性 与 系统动态性能的关系 6.控制系统的校正 ( 1) 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 ( 2) 串联校正 ( 3) 反馈校正 ( 4) 前置校正 ( 5) 根轨迹法在校正中的应用 7.采样系统分析 ( 1) 脉冲传递函数定义及求法 ( 2) 开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 3) 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 4) 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5) 采样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 6) 采样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四、 910电子技术(模拟、数字) 模拟电子技术: 1. 半导体器件基础 ( 1) 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特性和参数。 ( 2) 双极型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与设计。 ( 3) 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动态分析。 2. 输入差分放大电路 ( 1)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 2)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3)差放的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3. 输出功率放大电路 ( 1)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 2)功率放大电路最大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分析方法。 ( 3)功率放大电路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4.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 1)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 2)放大器的频响分析。 ( 3)放大器展宽频带的方法。 5. 放大电路的反馈特性 ( 1)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 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 3)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方法。 ( 4)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 ( 5)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 6. 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 1)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模型和特性。 ( 2)模拟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 ( 3)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其他应用。 7. 直流稳压电源 ( 1)单相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 ( 2)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 1 数字逻辑基础 ( 1) 数字逻辑基础概述。 ( 2) 数制与编码。 ( 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2 逻辑门电路 ( 1) TTL、 MOS 与、或、非电路原理与应用、 ECL、 I2L 原理 。 ( 2) 三态门、 OC 门原理。 ( 3) 集成电路的工作过程与外部特性、 三态总线传输数据系统的应用。 3 组合逻辑电路 ( 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其应用 。 ( 2) 组合逻辑电路 竞争与冒险的机理、冒险现象的识别、冒险现象的消除方法。 4 时序逻辑电路 ( 1) 时序电路的特点及其结构,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2) 边沿 JK触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主从 JK触发器对激励信号的要求。 5. 常用时序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 1) 中规模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中规模集成寄存与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2) 反馈移位型序列信号发生器,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信号发生器。 ( 3) 计数器型序列信号发生器原理与特点。 6 可编程逻辑器件 ( 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单元。 ( 2)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与特点,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 HDPLD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工作原理 。 ( 3) 随机访问存储器 RAM 原理及其应用。 7 A/D 转换器与 D/A 转换器 ( 1) DAC 与 ADC 基本原理, R-2R 网络型 D/A 转换器,集成 DAC0832及其应用。 ( 2)并行、串行比较型 ADC。逐次比较型、双积分型 A/D 转换器。 8 脉冲的产生和整形 ( 1) 单稳态触发器工作原理 与应用。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 2) 晶体振荡器。 集成 555 定时器及其应用。 ( 3) 施密特触发器的 基本工作原理。 五、 911电磁场与电磁波 1. 矢量计算 ( 1) 矢量与矢量场的不变特性 ( 2) 亥姆霍兹定理 ( 3) 散度、旋度和梯度的物理意义 ( 4) 散度定理 ( 5) 斯托克斯定理 2. 静电场 ( 1) 电荷密度的概念与模型 ( 2) 库仑定理和电场强度 ( 3) 电位概念及计算 ( 4) 电介质的极化 ( 5) 基本方程 ( 6) 边界条件 ( 7) 格林定理和唯一性定理 ( 8) 分离变量法(重点为直角坐标中的二维分离变量法) ( 9) 镜像法的计算(重点为直角坐标和球坐标的镜像法) ( 10) 分布电容概念 ( 11) 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的概念。 3. 恒定电场 ( 1) 电流密度的概念与模型 ( 2) 电流密度与电荷密度的关系 ( 3) 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 4) 电流密度与功率密度的关系 ( 5) 基本方程 ( 6) 边界条件 ( 7) 静电比拟法的计算(重点是电导和接地电阻的计算) 4. 恒定磁场 ( 1) 安培定律 ( 2) 比奥 -沙伐定律 ( 3) 磁介质的磁化 ( 4) 标量磁位的概念 ( 5) 基本方程 ( 6) 边界条件 ( 7) 自感(包括内自感和外自感) ( 8) 互感 ( 9) 磁场能量和能量密度的概念。 5. 时变电磁场 ( 1) 法拉第定理 ( 2) 位移电流 ( 3) 麦克斯韦方程组 ( 4) 边界条件 ( 5) 似稳电磁场 ( 6) 复数形式表示和计算正弦电磁场 ( 7) 等效复电容率和 复磁导率 ( 8) 坡印廷定理和坡印廷矢量 ( 9) 波动方程 6. 平面电磁波 ( 1) 均匀平面波和横电磁( TEM)波的概念 ( 2) 均匀平面波时域或复数形式表达式的各项参数的概念和计算 ( 3) 均匀平面波在理想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4) 均匀平面波在导电媒质中的传播特性 ( 5) 色散媒质的概念 ( 6) 均匀平面波在两种不同媒质分界面上垂直入射特性 ( 7) 均匀平面波在两种不同媒质分界面上斜入射特性(重点为全反射和全折射,包括均匀平面波在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特性和计算) 7. 导行电磁波 ( 1) 导行波的基本概念 ( 2) 矩形波导中横电( TE)波和横磁( TM)波的传播特性 ( 3) TE10模的特性 ( 4) 波导参数的计算 ( 5) 谐振腔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