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考试大纲.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考试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 初试科目 一、 431 金融学综合 货币 、 货币制度 、货币需求与供给、货币均衡、货币与财政政策、通货膨胀与紧缩、利率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信用、利息、国际货币体系、汇率、金融体系结构、金融中介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资本市场、金融监管;货币时间价值、债券及股票价值评估;投资收益与风险、 CAPM模型;投资项目现金 流预测及风险分析,资本成本、资本结构理论、杠杆效应、资本运营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长期与短期融资、股利政策、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等。 二、 432 统计学 参考书目: 统计学 ( 第六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 。 绪论 理解统计的含义与本质,认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作用,理解统计数据的各种类型、特征以及计量尺度,掌握统计数据的研究过程和基本方法,对总体、个体、样本、标志、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的理解。 第一部分描述统计 理解 数据的计量尺度和类型,系统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并能根据特定的调查内容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案; 掌握 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重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及显示方法,能够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将原始数据整理成适当的频数分布表,并能利用图形显示统计数据;掌握统计表的构成内容和设计方法。掌握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各个代表值的含义、特点、应用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并能根据已知条件,熟练地计算各个代表值,并运用这些代表值分析具体问题。 第 二 部分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理解参数估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 ,掌握 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理解对点估计的评价方法 ,理解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并能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理解 假设 检验 的基本思想 、 基本原理 和 基本概念 ,掌握 假设 检验 的常用方法 ,并能对一 个 总体和两 个总体 参数进行假设 检验 。 第 三 部分 方差分析 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掌握进行方差分析的具体步骤,并能结合具体问题,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进行分析,了解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 原理与应用 。 第四部分 相关与回归 理解 相关与回归 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方法;掌握一元线性回归 方程 的拟合方法以及回归分析中显著性检验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理解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多元线性回归及非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能根据所掌握的实际数据,利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部分 时间数列分析 了解时间数列概念及类型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时间数列各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及指标间的关系;掌握时间数列构成分析的基本原理、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计算、分析与应用,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实际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六部分 指数 了解指数的性质与分类,深入理解各种指数的编制原理,熟练掌握各种指数特别是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特点及其应用场合,能够熟练运用指数体系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第 七 部分 卡方检验 理解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结合实际列联表进行检验分析。 三、 436 资产评估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2018 年资产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8年 。 资产评估研究生考试初试包括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财务会计: 这部分主要为资产评估提供财务会计方面的能力基础,侧重考核考生对财务报告框架、具体会计要素项目的确认、计量以及披露原则和方法的掌握,并能够针对具体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具体考试内容主要覆盖财务会计基础;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资产减值;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告等方面。 财务管理部分考试内容要求: 1.财务分析:具体包括财务指标,杜邦财务分析框架和体系,现金流分析;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时间价值原理和计算; 4.证券估价方法,包括债券估价、股票估价; 5.投资项目评价方法,包括项目现金流量分析,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常用的投资项目评价指标计算; 6.资本成本的概念,单项资本成本的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概念与计算; 7.杠杆原理与应用,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总杠杆的概念和计算; 8.资本结构理论,包括无税和有税条件下的 MM 理论; 9.企业价值评估,包括现金流贴现法的原理,主要模型,企业实体现金流和股权现金流的估算等。 四 、 628 公共管理学综合 参考书目: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7, 陈振明 ; 公共政策导论 (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5, 谢明 。 第一部分 公共管理学( 60%) (一) 绪论 公共管理的 内涵、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管理的特点、 公共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新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传播与发展 、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 (二) 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职能 的内涵、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公共权力与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 、 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 (三) 公共组织 行政组织 、 事业单位 、 社会团体 、 民办非企业单位 、 基金会 。 (四) 公共管理主体间关系 政府组织及其职权 、 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 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 (五)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行政组织中的领导 、 行政领导的制度与方法 、 非政府公共组织中的领导和决策 、 领导者的素质 。 (六)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的兴起、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政府部门的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管理 、 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管理 。 (七)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 、 公共政策的制定 、 公共政策的执行 、 公共政策的监控 。 (八) 公共财政管理 公共财政 及 管理 的概念、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公共预算管理 、 公共收入管理 、 公共支出管理 。 (九) 公共组织的形象管理 公共组织形象及其意义 、 公共组织形象塑造 、 公共组织形象评估 。 (十) 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公共管理方法 的内涵及特点、 公共管理的基本方法 、 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现代化 。 (十一) 公共管理改革 公共管理改革 的动因和内容、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依据和趋势、 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 、新时期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 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 、 走向公共治理 。 第二部分 公共政策分析( 40%) (一) 绪论 公共政策的含义 、 公共与私人 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 政治与政策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 市场与政策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 (二) 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 公共政策的特征 、类型及作用。 (三)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政策主体 、 政策客体 、 政策环境 。 (四)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模型概述 、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 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 中国古代政策观 。 (五) 政策制定 社会问题的产生 、 政策问题的确认 、 政策议程的建立 、 政策规划 、 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政策合法化 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 (六) 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含义、特征、功能和过程 、 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 政策执行的策略 。 (七) 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的含义 、 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 政策评估步骤 、 政策评估的障碍 。 (八) 政策终结 政策终结的含义 、 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 政策终结的障碍和措施 。 五 、 800 数据模型与决策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建模(一般模型)与标准型,图解法,单纯形法相关概念、原理与应用,大 M 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情形与判定,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对偶问题的性质,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 整数规划问题模型,分支定界法原理与应用,割平面法原理与应用,隐枚举法的原理与应用,指派问题的模型与匈牙利法求解及其应用; 图论的基本概念,最小树问题的定义、性质、经典求解算法与应用,最短路问题的定义、Dijkstra算法原理与应用、 Floyd 算法原理与应用,最大流问题的定义、 Ford-Fulkerson算法原理与应用,最小截集的性质与应用,最小树、最短路、最大流问题的建模; 网络计划问题的基本概念,网络计划图的绘制,工序的工时估计方法,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最迟必须完工时间)与事项(最早时间、最迟时间)的时间参数计算,工序的总时差,关键工序与关键路径的判定及其应用,时间优化,时间与成本优化,时间与资源优化,随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动态规划的逆序解法,静态问题的动态规划求解方法与应用,离散、连续的资源分配问题的动态规划求解与应用,生产存储问题的动态规划 求解与应用; 存储论的基本概念 ,( Q,s)、( S,s)、( T,S)和( R,S,s) 库存控制策略 , ABC 分类库存管理的策略与应用 , 典型确定与随机库存控制模型及应用 ;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排队系统的类型,排队系统的数量指标, M/M/1 模型原理与应用,Little 公式,系统容量限制、顾客源有限情形下 M/M/1 模型原理, M/M/C与 C个 M/M/1 系统的关系, M/G/1模型原理与应用, M/D/1模型原理与应用,排队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 六、 803 管理学 (一)考核科目 基本信息 管理学是北京交通大学工商管 理专业的硕士生初试专业考试科目,本科目的考核将覆盖以下目标 点: 1.考核学生是否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管理职能的内容、过程、分类、原则和一般方法。 2.考核学生是否具备应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分析方法。应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对现实的工商管理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和分析,并在方案设计中能够体现创新思想。 4.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管理学前沿理论知识和当前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的了解。 (二)考核科目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1.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概念与特点、管理的性质与作用、管理的主体与职能、管理学原理及方法、经理角色理论、管理学性质及对象、管理学科体系结构。 2.管理思想的演进 中国管理思想、西方管理萌芽、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3.计划 计划概述、计划工作、目标管理、计划制定。 4.战略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企业战略选择与制定、企业战略 实施与控制。 5.组织 组织理论、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结构、组织变革、组织文化。 6.领导 领导概述、特质理论、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 7.控制 控制概念、控制目的、控制过程、控制类型、控制原理、控制方法。 8.决策 决策概述、决策理论、决策过程、决策方法。 9.沟通 沟通概述、沟通障碍、沟通原则、沟通技巧。 10.激励 激励概述、激励理论、人性理论、激励方法。 11.团队 团队概述、团队的含义与特征、团队工作、团队建设。 12.创新 企业创新概述、企业创新动力、企业创新环境、系统创新战略。 七、 820 经济学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第八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3, 罗伯特 S 平狄克、丹尼尔 L 鲁宾费尔德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4, 奥利维尔 布兰查德 。 微观部分: (一) 绪论 最优权衡取舍、价格决定机制、市场的关键角色、理论模型的作用:经济学的预测和解释功能 。 (二) 供求理论 影响需求与供给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的因素、无差异曲线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角点解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图形表述;个别需求到市场需求的叠加过程、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对市场需求曲线的影响 。 (三) 不确定性与风险 定量语言对风险的描述;风险的偏好和降低风险的途径;各类生活成本指数 。 (四) 生产 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等产量线;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比较;长期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 。 (五) 成本 成本的测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区别;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与范围不经济 。 (六) 竞争性供给及其市场分析 短期市场供给弹性对市场供给的影响、竞争性市场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竞争性市场的效率、最低限价、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进口配额与关税、征税或补贴的影响 。 (七) 市场势力 垄断、垄断势力、垄断势力的来源;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买方垄断、买方垄断势力及其来源 。 (八) 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攫取消费者剩余;价格歧视、跨期价格歧视和高峰负荷价格、两部收费制、捆绑销售 。 (九)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分析;寡头垄断各种模型,古诺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伯特兰模型、主导厂商定价模型、卡特尔定价模型、囚徒困境 分析 。 (十) 要素投入品市场 竞争性要素市场;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 (十一)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一般均衡分析;三个效率分析;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 (十二)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质量不确定性和 “ 柠檬 ” 市场;市场信号的传递;存在逆向选择的保险市场、信贷市场及其他市场的解决办法;道德风险的含义及解决对策;私人企业的委托 代理问题 。 (十三)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正负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纠正外部性的方法,收费、制定排污标准、可转让的排污证、回收、与产权;公共资源、公共物品及公共物品供给 。 宏观部分: (一) 绪论 宏观经济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变量 。 (二) 商品市场 GDP 的构成、商品需求、均衡产出的决定 。 (三) 金融市场 货币需求、现代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的决定、均衡利率的决定 。 (四) IS-LM 模型 商品市场与 IS曲线、金融市场与 LM曲线、 IS-LM模型、宏观经济政策与 IS-LM 模型 。 (五)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上的宏观指标、工资决定、价格决定、自然失业率 。 (六) AS-AD 模型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 AD-AS模型; AD-AS 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供给冲击的影响 。 (七) 菲利普斯曲线、自然失业率 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和失业;菲利普斯曲线的早期形式、变异、菲利普斯曲线和自然失业率以及货币中性;通货膨胀过程与菲利普斯曲线 。 (八) 美国次贷危机 由房地产危机到金融危机、政策的运用和局限性、缓慢的复苏 。 (九) 增长的事实 1950年以来富国的经济增长;从时间和空间上更为广泛的考察;考虑增长的基本框架 。 (十) 储蓄、资本积累和产出 产出和资本的相互作用、不同储蓄率的影响 、 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 。 (十一) 技术进步与增长 技术进步与增长率;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对增长事实的解释 。 (十二) 技术进步 短期、中期与长期:短期的生产率、产出和失业;生产率和自然失业率;技术进步、工作搅拌机和分配效应 。 (十三) 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开放 商品市场的开放;金融市场的开放 。 (十四) 开放经济中的商品市场 开放经济的 IS曲线;均衡产出和贸易余额;国内或国外需求提高的影响;贬值、贸易余额和产出; J曲线;储蓄、投资和经常账户余额 。 (十五) 产出、利率和汇率 商品市场的均衡;金融市场的均衡;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结合;开放经济中的政策效应;固定汇率 。 (十六) 财政政策 一个总结:政府预算约束:赤字、债务、政府支出和税收;李嘉图等价、周期性调整的赤字和战争融资;高债务的风险;货币融资 。 (十七) 货币政策 一个总结:最优通胀率;货币政策的设计;危机带来的挑战 。 八、 939 管理运筹学 参考书目: 管理运筹学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年第 3次印刷),张文杰、李学伟 。 (一 ) 绪论 要求了解的内容有: 运筹学的性质 要求掌握的内容有: 运筹学的工作步骤 (二 ) 线性规划 要求了解的内容有:线性规划标准型,线性规划几何意义,线性规划解的性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 要求掌握的内容有:线性规划单纯形法 (含 大 M 法 ) , 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情形与判定,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对偶问题的性质 , 影子价格,灵敏度分析,利用excel等软件求解线性规划,线性规划的应用 。 (三 ) 整数规划 要求了解的内容有:分支定界法,割平面法, 0-1整数规划 ; 要求掌握的内容有:利用整数规划为实际问题建模,指派问题 。 (四 ) 动态规划 要求了解的内容有: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最优性原理,最优性定理 ; 要求掌握的内容有:动态规划的求解,动态规划的应用 。 (五 ) 图与网络 要求了解的内容有:图的基本概念,树,圈 ; 要求掌握的内容有:最短路 (含 Dijkstra 算法 和 Floyd算法 ) 、最大流、最小支撑树的 建模、 求解及应用 。 (六 ) 存储论(库存论) 要求了解的内容有:存储论的基本概念 ; 要求掌握的内容有: ( Q,s)、( S,s)、( T,S)和( R,S,s) 库存控制策略 , EOQ 模型(含 其变形 )及应用 , Newsboy模型 及 应用 。 (七 ) 网络评审计划 要求了解的内容有:网络评审计划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则, PERT图 ; 要求掌握的内容有: PERT 图的计算,关键路线,网络计划的优化,网络评审计划的应用 。 复试科目 一、 03103 金融学 货币、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职能、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制度、货币理论、信用与利率、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计算、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利率理论、利息的来源、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金融产品与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市场的交易、金融中介体系、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主要金融中介的职能与业务划分、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主要业务、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及其防范、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主要业务、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货币供给的来源与层次、货币供给的渠道与过程、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控制机制、现代货币供给理论 关于 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的理论算式、货币均衡的含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货币政策与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目标、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 二、 03104 产业经济学 1.产业经济学简介 包括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产 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如价值链、区位熵、集中度、托宾 Q 等内容。 2.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 包括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结构理 论的演进过程如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NIO)等理论,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和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以及市场行为分析的方法。 3.市场结构 包括市场结构的含义和类型、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进入退出壁垒等,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进入退出壁垒、产品差别化 的概念、相应的度量方法及其影响的因素。 市场结构的社会福利效果比较分析理论与方法。 4.规模经济 、 范围经济 和网络经济 包括规模经济 、 范围经济 、网络经济 概念及其主要成因、企业的适度规模、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的关系,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网络经济、网络外部性、 最小有效规模、最大有效规模、企业的适度规模的含义,以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计量方法和手段。 5.企业的价格行为 包括成本加成定价、 一二三级 价格歧视、两部制、搭售与捆绑销售、和掠夺性定价等行为以及相关的模型和算法,价格歧视的分配效应;兼并重组行为,包括兼并方式、动机等。 6.策略性行为、 串谋与纵向贸易限制 包括产量和价格等方面的竞争或串谋的基本经济分析、非合作策略性行为、掠夺性定价、连锁店悖 论、克瑞普斯和威尔逊模型、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等,促进串谋的因素、纵向贸易限制行为。 7.市场绩效 包括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如 利润率(收益率)指标 、 勒纳指数 、 贝恩指数 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如 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 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 产业的技术进步 、创新理论和方法等。 8.产业结构的演变 包括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的需求因素、供给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 9.产业关联 包括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即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比例关系,产业关联分析的方法、基本工具和主要内容、 投入产出分析法 、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的计算、 产业波及及产业波及效果。 10.产业布局与产业集群 包括 区位、集聚经济、新经济地理、 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产业布局基本理论如区位论和环境生态学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则、路径与政府引导作用。 11.产业管制 包括垄断性产业的价格、市场进入、质量、联网和垄断企业内部业务间的交叉补贴等管制政策及其管制的有效性问题、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的理论和模型。管制的基本原理、X 非效率、阿弗奇 约翰逊效应、设定价格结构等的效率问题。 12.产业政策 包括产业政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产业政策的理论演进、检验产业政策绩效的检验方法、产业政策在国内外的实践,产业政策与竞争促进政策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实践中是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互联网 +、共享经济、免费经济广泛发展情况下,政府管制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三、 03105 国际贸易学 参考书目: 国际贸易(第 3版),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 刘似臣等 ; 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海闻等 (一)国家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原理,要素禀赋理论与拓展,里昂惕夫之谜与解释,特定要素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说,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论,贸易引力模型,保护幼稚工业说,超保护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保护贸易新论。 (二)国际贸易政策 出口鼓励措施主要种类,生产补贴与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出口管制,关税的主要种类,关税的经济效应,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绝对配额的经济效应。 (三)国际贸易政策协调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与争端解决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四)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 国际要素流动,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五)贸易政策的政 治经济学 自由贸易的利弊之争,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影响贸易谈判的主要因素,贸易谈判的主要框架 。 四 、 03106 劳动经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