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大802经济学考研最新火热出炉经验.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7人大802经济学考研最新火热出炉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3 月 4 号复试结束,2017 考研终于告一段落,想到备考期间学姐学长的经验贴着实帮助了我很多,所以决定自己写一篇,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对今后的考生有所帮助。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德语系,报考人民大学国关世界经济专业,总分 384 分(政治 66,英一 80,数三 108,802 经济学综合 130) ,初试排名第五。之前有过一次失败的考研经历,16 年报考厦大经院,总分 317 分落榜(政治 70,英一 79,数三61,806 经济学综合 107) 。在按科目具体说之前,有这么几点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首先,在备考期间,效率是最关键的。我是从 6 月初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考研之中的,6 月之前一直在打工,没有怎么看书。从 6 月到 10 月,我基本上可以保证每周 5 天、每天 8 小时的学习时间。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我能保证我在自习室的每一分钟都在认真看书,这是非常关键的。我身边的有些同学,尽管呆在教室的时间比我长,但一会儿看一下手机,一会儿抬头看看来往的同学,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掉了,我觉得他学习的有效时间可能并没有我多。考研结束,不少同学都在诉苦,说自己从早 6 学到晚 10 却依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我觉得在学习效率上一定出了问题,有些人在教室呆着只是寻求一个“我今天有学习很久”这样的心理安慰。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缩短学习时间,而是希望大家学一分钟就要有一分钟的收获)其次,一个学习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从备考开始的那天就一直有在列计划,计划本中不仅有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如一单元的生词,两章的专业课课本+习题,一章数学全书等等) ,还会有个整体的进度,比如按进度我会在 7.13 日完成某本书的阅读,便用红笔在那天下面做标注,这样一来,这个远期目标会督促我完成每天的任务。再次,目标要定高一些。大言不惭地讲,虽然是一个零数学基础的纯文科生,我在今年准备数学三的时候是以150 分满分为目标的。尽管结果离目标远了些,但是我想如果不是平时对自己严要求,可能会和去年一样惨吧。不光是单科,在总分上面,大家也要定一个符合实际的高目标,就像今年我们专业划的复试线为 379 分,如果按往年 360 或 370 分的目标来学,可能就没有机会进入复试了。最后,经验帖可以适当阅读借鉴,但考研论坛里的各种杂七杂八的信息直接忽略。临近考研,论坛里总会出现各种各样譬如“比进度” “比模拟卷分数”这种无用帖,在我看来发这些和阅读这些帖子都很无聊,进度快的并不见得扎实,分数高的并不一定能笑到最后,所以完全没有可比性,大家可以直接无视,要比就和自己比好了,你多掌握了一个题型、多背过了一个概念这就是进步。对了多说一句,大家一定要重视“信息”在考研中的地位,不论初试还是复试,掌握了你报考院校的信息会让你少做很多无用功,譬如该校的专业设置、各专业难度、专业课的重点章节、经常出的考点、复试经常问的题型等等,这些问题完全可以从一个历届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那里得到答案,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完成了这些工作而且还会有自己的复习心得,所以想办法联系一个本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我想具体谈谈我每科复习的经验教训(所涉书目并无利益关系,只是单纯的觉得好,说我打广告也无妨)【政治】所用资料:风中劲草 、 肖秀荣 1000 题 、 肖秀荣 4 套卷 、 肖秀荣 8 套卷 、20 天 20 题我的复习:由于我本身就是文科生,高中时候文科功底还算说得过去,所以大纲什么的没看,直接从 10 月末开始,每天看一章风中劲草做一章1000 题 ,大概 1.5 小时,到 12 月开始每天早上背 1.5 小时主观题,背完了肖 4 和 20 天 20 题,基本上涵盖了可能出的主观题知识点,最终得分 66(客观题 36,主观题 30)建议:在我看来政治拉不开什么差距,政治功底差一些的可以早点开始,比如 9 月就开始看书做选择题,11 月末开始背主观题,政治重点是在马原和毛中特(考人大经济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政经部分,因为我们专业课的知识比政治考察得深的多) ,不明白的知识点可以看看相应的视频讲解。主观题作答的时候最好 1234 分点解答,其中哲学部分的每点应采用“原理+材料”的结构答题,如“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某村实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策略,从实际出发体现了这一点” 。毛中特部分在遇到没见过的材料与题目时不要慌,尝试从党、国家制度、人民的角度作答,如当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你可以从“有利于加强党内建设,有利于国家兴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经济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维护人民最根本的利益”等方面展开回答。此外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也会成为加分项。【英语】所用资料;张剑阅读 150 篇(基础篇) ,朱伟恋恋有词 ,历年真题我的复习:6 月到 11 月中旬,我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为 1h 左右。每天的学习以半小时的英语单词作为开始,以两篇英语阅读作为结束。11 月中旬开始,我每周写两篇作文作为练手,与此同时也会积累一些用得上的句子,记到小本本上。对了,我从 10 月份到考研每天都有用四线三格的英文本坚持练字,这个真的特别管用。我最终英语得分 80 分(大小作文扣 7 分,阅读完型翻译扣 13 分)建议:英语是个需要积累的学科,所以它见效较慢又需要你不断坚持,我在备考的时候每天一单元单词和两篇阅读是雷打不动的。关于背单词我十分推荐恋恋有词这本绿皮书,主要是因为他把单词按考试出现频率分类,且例句都是历年真题的句子。我背单词的习惯是用手捂住汉语意思,如果一眼知道什么意思直接跳过,不认识的单词看例句理解,如果还是不会就记到本上,不写汉语解释,到第二天复习头一天的单词的时候再去填,作为一个巩固。关于阅读,我建议一定要控制时间,我做两篇英语阅读初期控制在 25min 内,后来控制在 20min 内,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你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此外在做阅读 150 篇时,个人认为没有太大必要在乎正确率,以读懂理解为标准,因为那本书我基本上没有一篇是全对的,有的答案解释确实牵强,所以也不必太较真,但是那本书里的文章还是很不错的。对了,做阅读期间一定不要查单词,不会的就蒙,这也是一种能力,你蒙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语感,蒙的也会越来越准的。关于练字,我觉得太有必要了,因为中国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差不了太多,而卷面会给老师一个很好的印象,至于练字的标准,请自行百度我母校的“英文衡中体” ,什么花体圆体之类的还是算了,建议英语考试的时候使用 0.7mm 或者 1.0mm 的碳素笔,这样写出来比较好看。【数学】 (仅适用零基础或基础差的,大神直接跳)所用资料:LYL 复习全书及配套习题,LYL660 题,LYL 最后 8 套卷,历年真题我的复习;从开始复习考研到考研结束,我把大把时间都花在数学上,6 月-10 月以复习全书为主,10 月开始做 660 题,11 月中旬开始做套卷和真题。最终得分 108(错了 4个选择)建议:数学这门学科在考研中分量太高了,相比于政治和英语,数学提分会很快,而且高分和低分的差距主要是在数学上。基础差的同学一定要早点准备,4 月份就开始看课本或全书,全书上的每道习题、例题都要会做,边边角角都不能遗漏,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比如今年数三就出到了 30 年没考过的“差分方程” ,知识点本身其实并不难,但很多同学以为不会考就直接 pass 掉了。此外我的教训是,基础差的人一定不要过度依赖网上教学视频,不要眼高手低,一定要亲自拿笔写出步骤,数学没有捷径,要不停地算算算!还有,个人不太建议零基础的同学看张宇老师的书,虽然书的口碑也很好,但我感觉那些书读起来对我来说有些困难(纯属个人意见,见仁见智了) 。【专业课】所用资料:逢锦聚和宋涛的政治经济学 、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及圣才课后详解、曼昆宏观经济学及圣才课后详解、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微观部分) ,历年真题与习题集我的复习:8 月前将宋涛的政治经济学 、高老的两本书过了一遍,8-10 月主要复习尼克尔森中重点章节以及曼昆的全部,进度为两天三章包括做课后习题与笔记。10 月-11 月以复习政经为主,同时梳理微观、宏观知识脉络,分版块复习笔记,12 月以真题和重点题型为主。五月份的时候在是室友推荐下报了一个新祥旭的专业课全程班,当时给我安排的是人大经济学的博士杨老师,对我的帮助甚是巨大,非常感激。建议:在专业课复习的过程中,笔记很重要,第一遍过课本的时候,我会把课本每章的重要知识点写到本子上,之后再根据本章的知识点画出一个树状的结构图,以便更好地理解,不论政经、微观还是宏观皆是如此。有时候躺在床上睡不着,我会拿着这个树状图给自己讲课,回想本章的知识点,这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到后期,分专题复习也是一个很高效的方法,比如政经可分为资本主义专题、社会主义专题、计算题专题;微观可分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一般均衡、市场失灵、其他;宏观可分为短期、长期、超长期经济增长、流派、其他。根据不同的专题做相应的练习,对自己的知识点掌握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复习专业课时,切忌眼高手低,尽管经济学里的计算题都不难,但是不要只停留在有思路的层面上,一定要把答案写出来。PS. 今年的 802 经济学综合一改 2012 年以来的固定风格,做了不少改变,题量从 12道变为 10 道,还考察了一些看似不是很常规的题,比如政经的材料题,微观里证明外部性之类的,但是其实并没有超出以上几本书的范围,所以只要扎扎实实复习好课本,做题时灵活一些,往课本上的知识点靠,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感谢】在我初试以及复试准备期间,许许多多人都给予了我很大帮助,尤其人大的杨学长、纪学长、段学姐等都曾在我学习时给过我指导与建议,尽管他们可能看不见,但是我还是想在这里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总的来说,研究生考试虽然是一种体力与心理上的双重折磨,但它也只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个节点罢了,它很重要但不足以改变你的人生,失败了权当是一次拼搏的经历,成功了也无非多了一段光荣的历史,别忘了,人生不是一场考试,考验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摆正心态,抓住当下的每分每秒,结果自然也不会差。以上祝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