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三峡学院考研招生简章.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重庆三峡学院考研招生简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三峡学院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研究生教育简介 一、学校简介 重庆三峡学院因三峡工程而得名,始建于 1956 年,现坐落在素有“千年古城”、“移民之都”、“渝东门户”之称的重庆市万州区,俯临恒古奔流的长江,视通雄奇秀丽的三峡,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 10643)。学校现有 17 个二级学院,占地面积 1980 余亩(包括沙龙、百安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 2 万人、研究生近300 人,馆藏纸质图书 152 万余册,电子图书 159 万余种,固定资产 12 亿余元。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灿烂辉煌 。学校 1994 年升本, 2004、 2016 年分别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拥有涵盖 9 个学科门类的 58 个本科专业; 2013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3 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教育硕士、农业硕士 2 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为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重庆市首所根植“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 教融合”的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 1400 余名教职工,在职专任教师近 800 人,高级职称 350 余人,获博士、硕士学位 680 余人,巴渝学者 3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72 人。柔性引进科研创新团队(个人) 18个,含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波兰院士 2 人、印度院士 1 人、欧洲科学院院士 1 人、杰青 5人、长江学者 7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际级人选 2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1 人。 学校建有“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 污染防治”、“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2个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轻合金材料与加工”工程技术中心,重庆市“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 2011 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学科平台。承担国家级基金项目、部市级科研项目 350 余项。成功申请专利 240余项,发表论文 7000 余篇,三大检索论文 800 余篇, CSSCI、 CSCD 期刊论文 100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160 余部。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国外大学,与德国 BSK、印尼国际日报等多家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与东南大学等多所国 内大学建立了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与国务院三峡办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门和地方政府,与中兴通讯、中科曙光、锐捷等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当前,学校正处于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将坚定不移走绿色教育之路,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三峡、服务重庆、面向全国”的办学思路,弘扬“厚德、博学、自强、创新”的校训精神,明确“学科牵引、应用为本”的发展方向,把握“理念先导、人才支撑、经济 基础、制度保障”的发展要素,遵循“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六个校园”(活力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开放校园)建设、“六个一流”(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教师、一流学生、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设,力争早日把学校建成重庆高等教育界有重要影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二、研究生培养奖助体系及成果 三年来,学校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建立了覆盖面广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国家助学金、国家学业奖学 金、新生奖学金、基本奖学金、研究生培养业务专项经费(学术学位自然科学类研究生, 3000 元 /人;学术学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研究生, 2000 元 /人)、 “ 助教、助研、助管 ” 岗位实现 100%覆盖,优秀奖学金 45%覆盖。研究生获重庆市科研创新项目 6 项,其他 4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120 余篇,三大检索及 CSSCI、 CSCD 论文 40 余篇。获国家、省部(市)级竞赛奖 50 余项,主要包括: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教学竞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挑战杯”竞赛全国三等奖 1 项、全国累进创新奖银奖 1 项、重庆市特等奖 3 项;“数学建模”竞 赛全国三等奖 1 项;全国互联网应用大赛一等奖 1 项;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三等奖 1 项;重庆市第 25 届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二等奖 1 项;重庆市科慧杯竞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毕业研究生在政府机关、高校等事业单位及央企就业占比 70%以上。 2016 年 5 月,学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研究生,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重庆三峡学院 研究生奖助体系 为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充分展示研究生才能,学校将为研究 生倾力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条件和机会。研究生除享受国家奖助政策外,还将享受学校提供的优惠奖助政策, 具体内容详见 http:/www.sanxiau.edu.cn/yjs/info/1015/2756.htm 重庆三峡学院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2018 年我校在 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等 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 教育硕士 、 农业硕士 等 2 个 专业学位授权点 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详见 重庆三峡学院 2018 年 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招生规模 2018 年我 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 计划 以 教育 下达的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准。本单位将根据国家下达的规模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 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 9 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时间及报名程序 报考 2017 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 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 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 网上报名 并交纳报名费 (网上缴费) 。网上报名时间为 2017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17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现场确认: 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四、报名注意事项 考生应准确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学校名称及其代码、院系名称及其代码、学科专业名称及其代码、研究方向名称及其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等有关内容。 五、初试考试科目 初试考试科目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 均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 题。非统考科目的试题由 学校 自命题,考试科目及主要参考书目见 重庆三峡学院 2018年 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复试 专业课 参考书目。 六、复试考试科目 复试主要包括 专业课知识测试 、 综合素质及能力面试 、 外 国 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 2 门本科主干课程。考试科目及主要参考书目见 重庆三峡学院 2018 年 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复试 专业课 参考书目 。 欢迎全国学子报考重庆三峡学院: http:/www.sanxiau.edu.cn/ 欢迎访问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处网页: http:/graduate.sanxiau.edu.cn:8098/default.html 联系地址: 重庆市万州区 天星 路 666 号 邮政编码: 4004000 联系电话: 023-58105711 传 真: 023-581057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