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三峡学院考研910心理学基础初试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重庆三峡学院考研910心理学基础初试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9年重庆三峡学院考研910心理学基础初试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心理学基础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院2018 年 9 月- 1 -教育硕士考试心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攻读小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心理学基础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内容,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普通心理学约 80 分儿童发展心理学 70 分(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目: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名词解释题: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简答题:5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45 分分析论述题: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说明:本考试大纲由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组织、教师教育学院小教全科系等院系负责老师编订。- 2 -三、课程内容普通心理学第一编 绪论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个体心理(一) 认知(二)情绪与动机 (三) 能力和人格: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2.无意识现象。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一、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心理过程 2心理结构 3心理的脑机制 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心理与环境二、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普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3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一)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2系统性原则: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动态和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分析。3教育性原则:进行心理学的研究时,应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4发展性原则: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二)几种主要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被研究的对象)行为的外在表现以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3、调查法:是以搜集被试各种材料来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4、心理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5、个案法 : 是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9 世纪中叶,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 ,18321920)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W.Wundt,1832-1920) ;铁钦纳(E.B.Titchener)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 4 -种。 强调内省法。(二)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 杜威(JohnDeway,1859-1952)安吉尔(James Angell,1869 1949)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代表人物: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 斯金纳(Skinner,1904-1990)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四)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五)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六)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背景 ,心理学是对认知过程的研究 ,实验法来构造心理模型(七)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 罗杰(CarlRogers,1902-1987)对心理学的批判:行为主义幼稚心理学(动物 儿童);心理动力学: 伤残心理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 Seligman 和Csikzentmihalyi 的 2000 年 1 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三、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生理心理学研究(二)行为主义的研究- 5 -(三) 心理分析的研究(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五)当代心理学发展走向:1.人本主义走向;2.科学走向;3.西方心理学的危机和东方心理学的崛起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一)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二)心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三)1949 年以后的中国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本章重点:(1.)大脑的机能区 (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 3)心理的实质第一节 心理的起源一、 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二、 反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三、感受性-心理的反映形式四、 动物心理的发展(一)感觉阶段 -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二)知觉阶段 -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三)思维的萌芽阶段 -哺乳动物心理的发展(四) 具体思维萌芽阶段 -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五、人类心理的起源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 从物种发展史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2. 解剖学的事实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3. 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发生与发展第三节 神经元(略)- 6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类型二、神经冲动的传导三、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四、 神经回路(一) 反射弧1概念 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及时适当的反应。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2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1)感受器(2)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3)联络神经元(4)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5)效应器第四节 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一) 脊髓 (二) 脑干( 狭义脑干 ) (三) 间脑 (四)网状结构三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一)大脑的结构(二)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1.脑的感觉机能系统 2.脑的运动机能系统 3.大脑皮质的联络机能第四节 脑功能学说一、定位说:人的各种复杂的能力是与脑的各个严格限定的部位密切联系二、整体说: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三、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认为那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四、模块说: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第五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1兴奋过程 2抑制过程(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7 -2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第六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一、 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二、 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1)大脑的机能区 (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 3)心理的实质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第三章 感觉本章重点:(1)感觉的概念、规律 (2)色觉理论、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一 、什么是感觉1. 定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 感觉的意义。(1)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二、感觉的分类:(一)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二)内部感觉 内脏感觉、本体感觉三、感觉的编码四、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1. 绝对阈限 :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2.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如果用 E 代表绝对感受性 R 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E=1/R(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1. 差别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缩写为 jnd) 。2.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8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韦伯定律: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为一个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三)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1.对数定律 PK logI2.乘方定律 PK I第二节 视觉一、 视觉刺激二、视觉的生理机制三、 视觉的基本现象:(一) 明度(二)颜色1.颜色的属性:颜色有明度、色调、饱和度三种基本特性。2. 颜色混合1854 年,格拉斯曼 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 3 条定律:补色率、中间色率 和 代替率。3. 色觉缺陷:指辨色能力异常。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4.色觉理论(1) 三色说 (2) 对立过程理论:(三) 视觉的一些现象:1.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2. 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4.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5. 闪光融合现象 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但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6.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7. 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视力- 9 -8.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最常见的是颜色感觉引起的联觉。 (如红色让人感觉温暖,联觉 联想) 影响感受性变化的第三节 听觉一、听觉刺激二、 听觉的生理机制(一) 耳的构造和功能(二) 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三、 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1.频率理论 2共鸣理论 3.行波理论 4.神经齐射理论四、 听觉基本现象第四节 其他感觉一、 皮肤 感觉 二、 嗅觉和味觉 三、内部感觉第四章 知觉本章重点: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时间知觉、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一、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二、 知觉理论格式塔理论 知觉的推断理论 心理物理对应理论 。三、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1.数据驱动加工 2.概念驱动加工四、 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一)联系1. 同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二) 区别: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2.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3.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五、 知觉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