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代码 334)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该科目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三、考试内容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第一节 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1.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2.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1. 传播媒介的界定2. 传播媒介的类型第二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影响一、媒介与政治舆论二、媒介与经济发展2三、媒介与社会文化四、媒介与国际关系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1. 效果与效果研究2. 媒介与说服3. 媒介与议程4. 媒介与教养第四节 社会中的媒介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第二章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第一节 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一、口语传播二、书写传播三、印刷传播三、电子传播四、数字多媒体传播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 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三节 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1.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2.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3.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4.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3第三章 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1. 媒介制度及其功能2. 媒介制度的类型二、媒介产业1. 作为产业的媒介业2. 媒介产业的特点3. 媒介产业的全球化三、媒介组织1. 媒介组织的类型2. 媒介组织的结构3. 媒介组织的管理第二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1. 报纸的选题与策划2. 报纸的采访与编辑3. 报纸的版面设计4. 报纸的出版发行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1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2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3.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第三节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4第四章 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 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1. 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2.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二、媒介伦理的失范1. 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2. 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3. 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4. 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第二节 媒介法规与政策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1. 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3. 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二、媒介与权利1. 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2. 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3. 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1. 报刊业管理规制2. 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3. 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 论述题、综合分析题等。本科目满分 150 分。五、考试方式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 3 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