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大学832文学评论写作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江苏大学832文学评论写作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评论写作考试大纲目 录考查目标.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2考查内容.2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32文学评论写作考试大纲1. 考查目标文学评论写作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基础的应用情况。该考试科目要求学生熟悉文学评论写作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该科目没有指定参考书,但提供不同类型作品的备选题目,要求学生对给定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分析。2.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分值与考试时间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答。3、题型结构与内容结构题型结构:评论题内容结构:给出两个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原文(或长篇小说及影视戏剧作品的提要),学生选择其一进行评论写作,字数 1500 左右。3. 考查内容1、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1)对作品语言的把握(2)对作品思想的分析(3)对作品风格的界定(4)对作品意蕴的挖掘2、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能力(1)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掌握程度(2)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能力(3)观点是否方向正确3、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对所给出作品的创作背景的了解情况(2)对给出作品的作家生活时代的了解情况4、书面语言表达能力(1)行文逻辑是否清晰(2)语言表述是否流畅34.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以下两个题目选择其一作答,字数 1500 字左右。题目一高尔基长篇小品母亲内容提要:小说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悲惨的一生。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走上父亲的老路,但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时代他则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巴维尔和工人们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勤奋地学习革命理论,懂得了资本家的剥削是工人痛苦的根源。随后就在工厂里散发传单,向工人作宣传工作。他意志坚强,头脑清醒,不但赢得了工人小组成员的爱戴,而且使广大工人群众对他满怀敬慕。 在革命斗争中,巴维尔始终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和群众一起成长。“沼地戈比”事件是巴维尔第一次领导群众进行的斗争,巴维尔在群众大会上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积极领导这场斗争。但因当时群 众还没有觉醒,巴维尔也缺乏领导斗争的经验,斗争失败了,巴维尔被捕入狱。通过监狱生活的锻炼,巴维尔进一步提高了觉悟,同时逐渐掌握了斗争的艺术。因而,出狱后他重视做发动群众的工作。为了把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提高到自觉的政治斗争,五一游行时,巴维尔高举红旗开路,群众聚集在他的周围。“像铁屑被磁石吸住了一样”。当反动派出动大批武装警察镇压群众时,巴维尔坚定勇敢,毫不动摇,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巴维尔因领导五一游行再次被捕,他又将法庭作为战场,同敌人展开斗争。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高潮。这时,他已成为有高度觉悟和理论修养的成熟的革命者。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在“沼地戈比”事件以后,母亲为了搭救儿子出狱,接受了散发传单的任务。五一游行时,巴维尔高举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武装警察面前英勇不屈。这使母亲进一步懂得了真理的力量,也使她更自觉地参加革命工作 。巴维尔再次被捕后,她搬到城里,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坚决担负起革命工作,完全献身给共产党。她常装扮成修女、小市民或女商贩,带着传单奔走于市镇和乡村。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及斗争更进一步提高了母亲的觉悟。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送印有儿子 在法庭上的演说的传单,不幸在车站被暗探围住。这时,母亲勇敢地 把传单散发给车站上的群众。在被捕时,她庄严地宣称:“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为什么这部作品被列宁称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请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给以分析。题目二:闻一多诗歌死水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4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请分析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参考答案】题目一参考答案: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品通过小说中的两个代表人物巴威尔和母亲尼洛芙娜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醒的过程,真实地反映了 20 世纪初在列宁和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同时,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从而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高尔基 1905 年下半年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同年 12 月在彼得堡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会议上,列宁和高尔基首次相见。从此两位伟人取得了密切的联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次中央会议上, 列宁和高尔基交谈了创办党报和准备武装起义的问题。在莫斯科 12 月起义的准备工作中,高尔基积极协助购买武器,并亲自参加起义斗争。起义失败后,他于 1906 年接受党的委托, 到欧洲和美国去,其目的一方面是设法阻挠沙皇政府从国外取得贷款,另一方面是介绍俄国革命情况, 以取得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援,并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募集基金。在旅美期间,高尔基创作了在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母亲。母亲对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曾经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列宁说这本书“很及时”,是因为一是说它适合时宜,符合当时教育工人群众的需要;一是说它发表得正是时候,因为当时 1905 年革命已经失败 ,革命走向低潮,需要用这部描写工人阶级开始觉醒、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小说,鼓舞人们的斗志。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石的母亲第一次描写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先进战士的光辉形象。它在俄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期问世,极大地鼓舞了教育了革命群众, 所以列宁赞扬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从读者角度看,工人读者对母亲的看法同列宁的评价是完全一致的。母亲很快地被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工人报刊则以报纸副刊的形式,成百万地传播开去。全世界的工人都从这部小说中受到了“非常及时“的革命斗争的鼓舞和教育。二是这部小说写的是下诺夫哥罗德工业区莫沃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小说的主人公巴威尔和他的母亲尼洛芙娜的原型是那里的工人彼得.安德烈耶维奇.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安娜.基里洛夫娜.扎洛莫娃。关注索尔莫沃工人运动发展的列宁,自然会对高尔基的这部小说表现出5特殊的兴趣。三是在高尔基写作母亲的前一年,即 1905 年,列宁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原则,强调指出,文学事业不应当是个人的事业,而“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 “应当成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社会民主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主张用 “真正自由的、同无产阶级公开联系的文学,去对抗伪装自由的、事实上同资产阶级联系的文学“;他要求文学“ 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而“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 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 几万上等人 服务”。高尔基的母亲体现了列宁的上述文艺思想 ,符合他提出的要求。按照小说中提出的问题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按照其思想内容的正确和深刻,艺术手法的新颍,以及对全世界读者所起的作用来说,母亲不仅是俄国文学中的最重大的事件,而且也是 20 世纪世界文学中的最重大的事件。列宁正是看到了作品中最本质的方面,而给予充分的肯定。题目二参考答案:闻一多的名诗死水在当时众说纷纭。对于这首诗,可以从形式入手,关注其如何具有绘画美,也可以从文本入手,寻找构建其经典性的原因。我想从意象入手,结合创作背景来分析写法及作者揭露“伪善”的思想主旨。闻一多的诗,往往在开头将他最强烈、最集中、最敏锐的感觉表达出来,然后再退回去回顾、追溯、怀疑、确认。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喷薄欲出而又退回去的写法,使得闻一多的诗显示出其特有的沉郁之风。这首诗的开头也是如此: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很明显,这是一个愤激的人面对某个对象“死水”时最直接最真实的感觉和判断。闻作者劈头断言:“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绝望”一词,一下子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强烈感觉。可以想见,诗人曾经对之有过希望,甚至是很强烈的希望,也许还有过努力,希望这潭水能有涟漪,能变得清澈、温润、柔美但此刻,他断了任何对它的希望,因为“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死水”给人带来的,只能是绝望。所以,愤激之中,诗人放弃了可能曾经有过的努力,转而选择了“落井下石”,以加速其死亡:“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在救无可救的情况下,这样的选择既是愤激情绪下的自然选择,也是一种更理性、更智慧的选择。接下来的几段,作者并没有在“剩菜残羹、破铜烂铁”的道路上继续下去,而是出人意表地将珍珠、翡翠、桃花、罗绮等世间美轮美奥的事物与腐臭不堪的“死水”联系了起来。于是,人们面前出现了下面的诗歌段落: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这段描写,不断挑战着读者的神经和心理,使得读者在美好和丑恶之间不断跳跃,几乎分不清哪里是丑恶,哪里是华美。受西方“恶之花”等文学潮流影响的人们认为,闻一多是“以丑为美”。比如大诗人郭沫若和臧克家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作者对死水的态度究竟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现代学者往往将这一难题忽略过去,而多集中于这首诗如何实现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如何在古与今、中与外之间达成和谐,因而将之认定为闻一多理论主张的完美标本。这样的6理解当然有其合理处,但难免将诗人的悲愤心情轻轻地不适当地放过了。实际上,闻一多心中不仅有“水”,也有“火”。那么,闻一多的“火”指向哪里?要明白作者的态度,首先得从诗歌本身入手。在诗歌中,作者将世间的美好事物与“死水”几乎是零距离地联系了起来,但是,他却并没有将之合二为一,而是始终保持着对于“死水”的否定情绪和讽刺态度。作者的这一态度,既通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反复确认的“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来表现,又在中间几段的描述中,用不易察觉的语气和用词体现出来。作者在以美画丑之前,首先用了一个不确定的词语“也许”。这一词语,领起了作者退一步求证的过程,而求证之下,发现虽然“死水”中的事物与“翡翠”、“桃花”、“罗绮”有那么几分相似,但是,“死水”就是“死水”,没有翡翠、桃花、云霞、罗绮、珍珠、绿酒死水有的,只是铜锈、铁罐、油腻、霉菌、白沫两相比较,只是更加看出了死水的“丑恶”而已。因此,作者用了一连串含有轻蔑性的词语来表达这一求证过程之中的情绪:让、给他、也就、又算赞同“死水”具有讥讽之意的学者,往往理解到这里,认定该诗以美衬丑,使丑更显其丑。然而,仅仅理解到这里是很不够的。问题在于,作者为何要用美的事物来衬托丑?尤其是此诗中美的事物并不是作为丑的对立面而出现,而是直接跟对立面联为一体,因而产生的效果是好像丑本身就是美,而不是“丑在美的旁边”,也不是“丑的外表背后有着美的灵魂或者高尚的精神”。正是因为如此,才容易给人以“以丑为美”的错觉,同时,传统的“以美衬丑”说才显得似是而非。其实,死水的丑恶不仅仅在丑恶本身,更在于它要“扮美而行”,本身是各种剩菜残羹、破铜烂铁的集合,却偏要做出一副翡翠、珍珠、云霞的样子。这就犹如堕落之极的娟妓偏要戴上眼镜装成清纯女学生;卑劣小人偏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甚至比真君子还要义正词严;也犹如千疮百孔的社会偏要装点得如太平盛世,花团锦簇至此,“死水”除了丑恶,更添上一层虚伪之恶。其装扮越是美好,越具有欺骗性,其“虚伪之恶”也就越加深沉,越是无可救药。如果这种假扮仅仅是为了逃避世人的厌恶,那也还略有可恕,但世间无数例子告诉人们,丑恶装扮成美,其骨子里是为了更多贪婪欲念的畅行,而不仅仅是为了避祸。他们甚至用了各种手段来涂饰自己,将自己打扮得庄严无比,或者美好绝伦,横行在人世间,骗倒了无数善良而单纯的人们。但其骨子里的恶与丑,所以,被敏锐的诗人一眼看出:“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