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自命题科目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自命题科目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自命题科目大纲为方便浏览建议使用电脑查看。按住键盘 ctrl 键,同时用鼠标左键点击科目代码及名称即可跳转至该科目大纲。801 机械设计802 机械制造技术80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804 汽车理论及构造805 传热学001 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咨询电话:0451-86390523,高老师337 工业设计工程 806 专业综合设计801 机械设计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考试目的与要求测试考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通用零部件的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以及对常用机械零部件分析和设计的能力。考生应掌握现代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成形技术、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机械原理等基础课程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机械设计的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具备分析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及对常用机械零部件进行设计的能力。四、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 约 80 分螺纹连接分析计算 约 15 分齿轮、蜗杆蜗轮受力分析及计算 约 15 分轴系零部件结构分析 约 15 分轴承寿命计算 约 15 分常用零部件结构或强度分析 约 10 分(二)题型比例:1判断题 约20分2. 单项选择题 约20分3填空题 约20分4简答题 约20分5分析题 约 30 分6 .计算题 约 40 分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一)机械设计概论考试内容机器的基本组成;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机械零件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及主要设计准则;摩擦、磨损、润滑的基础知识;零件的疲劳强度;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机器的基本组成,机器和机构、零件和构件的概念及区别,变应力,机械零件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接触应力的基本概念,摩擦、磨损分类、润滑剂的评定指标,减轻磨损的途径,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化,等。2. 接触应力的赫兹公式。3. 复合应力状态时安全系数计算。4. 动压油膜形成的基本条件。(二)连接考试内容螺纹参数;螺旋副的效率、自锁;螺纹连接的类型;螺栓的性能等级;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方法;螺栓链接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主要措施;螺旋传动的类型和应用;键联接的类型及应用;平键联接的强度计算;花键联接类型及应用;销联接类型、特点、应用;过盈联接及型面联接。 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螺纹类型及应用;螺纹的主要参数;螺栓的性能等级与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的关系;自锁现象和自锁条件;螺纹连接类型及区别;防松方法及措施;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主要措施;螺旋传动的类型和应用;键、销类型及特点;键的设计过程,等。2. 螺栓组连接的结构设计及受力分析。3.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三)带传动考试内容带的类型及应用;V 带传动的特点;带传动的工况分析;V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带传动的张紧方法。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带传动特点,V 带型号,带轮类型,影响带传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带上应力分布状况,最大应力的位置及组成,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概念及区别,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带传动的张紧措施,等。2.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3. V 带传动的设计及参数选择。(四)链传动考试内容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传动链和链轮;链传动运动特性;参数选择;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选择计算。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链传动运动特性,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等。2.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3.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及参数选择。(五)齿轮传动考试内容齿轮机构的基础知识;齿轮传动的分类及应用;齿轮的失效形式;齿轮的材料及传动精度;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齿轮传动的强度问题;齿轮结构及其传动的润滑。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齿轮传动的分类,常见的失效形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影响接触、弯曲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齿轮结构形式,等。 2. 齿轮机构的几何计算。3.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4. 齿轮传动的设计及参数选择。(六)蜗杆传动考试内容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蜗杆传动的主要几何参数;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蜗杆传动的润滑;热平衡计算。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蜗杆传动特点,中间平面,蜗杆传动主要几何参数,正确啮合条件,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热平衡,等。2.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3.蜗杆传动的设计及参数选择。4.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七)轴考试内容轴的功用及类型;常用的材料;轴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提高轴强度、刚度的措施。 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轴的功用,心轴、转轴、传动轴,定位与固定的概念、区别及联系,轴上零件常用的周向、轴向固定方法,轴的结构工艺性,提高轴强度、刚度的措施,等。2. 按许用切应力估算轴的基本直径。3. 轴的结构设计。4. 轴的强度计算。(八)滑动轴承考试内容摩擦的几种状态,滑动轴承结构及轴承材料,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计算,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雷诺方程;动压油膜形成的原理,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计算。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设计准则,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固定参数(半径间隙、相对间隙、宽径比等) 、动态参数(偏心距、偏心率、最小油膜厚度、偏位角等) ,承载能力和索氏数,摩擦特性系数,热平衡,等。2. 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计算。3. 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计算。(九)滚动轴承考试内容滚动轴承的类型及特点;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选择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滚动轴承的代号,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当量动载荷,派生轴向力,轴承的固定方式,轴承的配合制式,润滑剂选取原则,密封分类,等。2. 滚动轴承的承载能力计算和寿命计算。3.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十)联轴器、离合器考试内容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及应用;各类联轴器、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联轴器的分类,两轴相对位置和相对位移,刚性联轴器、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刚性可移式联轴器) 、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的特点及应用,离合器的类型及应用,等。2.联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 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参考书目:机械设计(第二版 )于惠力 向敬忠 张春宜 科学出版社 2013.5机械设计学习指导( 第二版) 于惠力 潘承怡 冯新敏 向敬忠 科学出版社 2013.8802 机械制造技术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考试目的与要求测试考生对机械加工和机械装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切削原理和刀具、机床和夹具设计的基本知识的运用,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工艺规程编制的能力。考生应掌握现代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成形技术、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基础课程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以及机械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并具备分析解决机械制造中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四、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 约 80 分金属切削刀具角度分析、绘制与标注 约 15 分定位误差分析及计算 约 15 分尺寸链分析与计算 约 15 分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及计算 约 15 分零件生产工艺过程综合分析 约 10 分(二)题型比例:1判断题 约20分2. 单项选择题 约20分3填空题 约20分4简答题 约20分5分析题 约 30 分6 .计算题 约 40 分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一)机械制造技术概论考试内容制造与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先进制造哲理与先进生产模式;机械制造方法总论。考试要求5. 基本概念:制造、制造系统、制造技术、批量法则、成组技术、CIM 与 CIMS、并行工程、面向制造的设计(DFM) 、精良生产、敏捷制造,等。6.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内容。7. 零件制造方法。(二)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零件机械加工方法;基准与装夹;机床与夹具;刀具与磨具。 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及其组成、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组成、零件表面成型方法;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典型表面加工方法、切削用量与切削层截面参数、基准、工件装夹、定位原理、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床分类、机床组成、机床型号表示方法、机床夹具组成及分类、刀具切削部分组成、刀具坐标系与刀具角度、刀具材料性能、刀具材料种类与特性、砂轮(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 ,等。2. 切削刀具角度分析、绘制与标注。3.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三)切削与磨削原理考试内容切削过程;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破损与使用寿命;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磨削原理。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切屑形成过程、切削变形区(三个变形区) 、剪切角、切屑变形、积屑瘤、影响切削变形因素、切屑类型与切屑控制、切削力、切削功率、影响切削力因素、切削热、切削温度、影响切削温度主要因素、刀具磨损、刀具破损、使用寿命、刀具磨钝标准、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刀具几何参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合理选择、磨削过程切屑形成机理,等。2.刀具磨损原因分析。3. 刀具几何参数合理选择。(四)机械加工质量考试内容机械加工质量概述;工艺系统原有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及其控制;加工过程中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加工误差统计分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机械加工精度及组成、机械加工误差、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变质层、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及分类、误差敏感方向、误差复印、装夹误差、夹具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机床几何精度及组成、回转误差表现形式、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影响及其提高措施、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工件残余应力对加工精度影响及改善措施、系统误差、表面粗糙度成因及控制、加工表面变质层成因及控制,等。2.刚度计算公式及误差复印。3.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五)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考试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定位基准选择;工艺路线;数控加工工艺;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工序公差;工艺尺寸链。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定位基准、粗基准、精基准、加工经济精度、加工方法选择、典型表面加工路线、加工阶段划分及其定义、加工顺序安排原则、工序集中与分散、数控加工工艺特点、加工余量、尺寸链定义及其组成、尺寸链计算方法,等。 2. 粗、精基准选择原则并结合实例说明。3. 结合实例说明工序集中与分散。4. 工艺尺寸链分析与计算(极值法) 。(六)机器的装备工艺考试内容机器装备概述;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考试要求1. 基本概念:机器装配、装配单元及等级划分、装配精度、装配尺寸链及其分类、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等。(七)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考试内容先进制造技术概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非传统加工方法;精密加工技术。 考试要求3. 基本概念: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特征、柔性加工系统组成、自动检测技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典型分传统加工方法、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微细加工及典型加工方法、纳米技术,等。参考书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版) 张世昌 李旦 高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580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结构和 I/O 系统的组成的水平。考生应掌握 8086 至 Pentium 微处理器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及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利用程序设计充分发挥计算机效率的基本思想,熟悉硬件连接和程序调试技术,具有基本的微机硬件系统分析,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设计、编程以及开发应用的能力。二、 试卷结构(满分 150 分)内容比例:微机原理约 50 分接口技术约 50 分汇编语言编程约 50 分题型比例:1选择题 20 分2填空题 20 分3计算题 20 分4简答题 50 分5电路设计题 20 分6程序设计题 20 分三、考试内容(一)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通用微处理器;Intel 80x86 系列处理器;16 位 80x86 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二)处理器结构处理器的功能结构;寄存器;存储器组织;汇编语言基础;数据寻址方式。(三)数据处理数据表示;常量表达;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位操作类指令;串操作类指令;IA-32 指令系统。(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分支程序结构;循环程序结构;子程序结构;Windows 应用程序编程;与 C 语言混合编程。(五)微机总线总线技术;8086 的引脚信号;8086 的总线时序;Pentium 处理器的引脚和时序;微机系统总线;PC 机总线的发展。(六)存储系统(七)输入输出接口(八)常用接口技术(九)处理器性能提高技术(十)并行处理技术参考书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五版) (钱晓捷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7804 汽车理论及构造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汽车理论约 66;汽车构造 34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概念解释 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单项选择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填空题 5 小题,每题 4 分, 共 20 分计算题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分析论述题 5 小题,每题 12 分,共 60 分一、汽车动力性考试内容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附着率的定义汽车的功率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