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 业 经 济 学 考 试 大 纲一、 农业 农村 农民(一)农业1、农业的内涵与外延2、农业的特征:(1)农业的本质特征(2)农业的一般特征3、农业的地位和作用:(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二)农村1、农村的界定及特征:(1)农村的界定(2)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特征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1)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理论基础(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影响(3)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三)农民1、农民的内涵2、农民问题及其演化:(1)农民问题的界定(2)工业化与农民问题(3)我国的农民问题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的实质(2)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二、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一)农业的发展阶段1、原始农业2、传统农业(1)古代农业(2)近代农业3、现代农业(二)现代农业的特点1、农业运行市场化 2、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化 3、农业发展可持续化 4、组织管理逐步科学化(三)农业现代化1、农业现代化的内涵2、农业现代化的内容(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3、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指标体系(1)农业现代化的目标(2)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4、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1)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2)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三、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一)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与特点1、农业土地资源及其作用 2、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二)农业集约经营1、农业集约经营的内涵和类型 2、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意义3、农业集约经营中的土地报酬变化趋势 4、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实现途径(三)农业规模经营1、规模经营与规模经济 2、规模经营的优点3、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 4、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四)地价与地租1、土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土地的价格 3、地租: (1)绝对地租(2)级差地租(五)农业水资源1、水资源与农业发展2、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2)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四、农业劳动力资源(一)农业中的人力资本1、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1)人力资本的概念(2)人力资本的形成(3)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2、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二)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1、农业劳动及其特点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内涵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4、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三)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1、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表现形式2、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1)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理论(2)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3)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措施五、农业科学技术(一)农业科技进步概述1、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2、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3、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 4、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5、农业发展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 6、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二)农业技术创新1、经济学说史上的技术创新 2、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3、农业技术创新假说 4、农业科学研究体系5、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制度安排 6、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道路(三)农业技术扩散与推广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2、农业技术扩散3、农业技术推广: (1)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与职能(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中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四)农业教育1、农业教育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2、农业教育体系 3、我国农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六、农产品市场供求(一)农产品需求1、农产品需求原理(1)农产品需求的内涵 (2)农产品需求原理2、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3、农产品需求弹性(1)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2)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3)农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4、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二)农产品供给1、农产品供给的内涵2、农产品供给原理(1)农产品供给函数 (2)农产品供给与价格的关系(3)农产品供给曲线 (4)农产品供给定理3、农产品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4、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5、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6、农产品供给弹性(1)农产品供给弹性的概念 (2)农产品供给弹性特点 (3)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种类7、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三)农产品供求均衡1、农产品供求均衡的形成 2、农产品供求均衡的蛛网理论七、农产品市场与贸易(一)农产品市场1、产品市场及其要素2、产品批发市场:(1)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2)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 (3)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类型3、农产品期货市场:(1)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 (2)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4、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1)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 (2)市场中介组织的形式(二)农产品流通1、农产品流通的意义 2、农产品流通的特点3、农产品流通渠道 4、农产品流通环节 5、农产品购销的基本原则和策略:(1)采购策略 (2)销售策略(三)WTO 与农产品国际贸易1、WTO 的基本原则 2、WTO 农业协议 3、加入 WTO 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1)加入 WTO 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2)加入 WTO 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不利因素4、WTO 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八、农产品价格(一)农产品价格的形成1、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 2、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3、农产品价格的特征 4、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二)农产品差价和比价1、农产品差价的种类及其形成的理论基础2、农产品比价及其变动规律(1)农产品比价的分类 (2)农产品比价的计算 (3)农产品比价的变动规律(三)工农产品比价和剪刀差1、工农产品比价(1)工农产品比价的内涵 (2)工农产品比价的类型2、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1)“剪刀差”的内涵及其成因 (2)“剪刀差”的表现形式(3)“剪刀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4)“剪刀差”的变化趋势九、农村消费市场(一)农村消费市场概述1、消费 2、消费市场(1)消费市场的概念(2)消费市场的类型(3)消费市场的一般特点3、农村消费市场(1)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2)农村消费市场的功能(3)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二)农民的消费1、农民的消费水平(1)消费水平的概念(2)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3)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途径2、农民的消费结构(1)农民消费结构的定义(2)农民消费结构的分类(3)恩格尔定律(4)农民消费结构的一般变化趋势(三)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1、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 2、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策略十、农业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化(一)农业生产专业化1、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类型 2、农业生产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分工形式3、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条件 4、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实施(二)农业社会化1、农业社会化的特征2、农业社会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体系(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一、农村产业结构(一)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划分(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三)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1、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2、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特征 3、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十二、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一)现代农业中的产权结构1、产权与产权结构:(1)产权(2)产权结构2、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二)现代农业中的家庭经营1、家庭经营:现代农业经营的微观基础(1)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2)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2、我国现阶段的农户家庭经营(三)农业中的合作经济1、农业合作经济的类型 2、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 3、农业合作经济的功能(四)农业产业化经营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3、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5、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实施十三、现代农业的宏观调控(一)现代农业中的政府职能1、现代农业中的政府职能 2、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政府失灵与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1、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2、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 3、农业宏观调控的一般原则(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及其运用1、经济杠杆的运用(1)经济杠杆的特点和功能(2)农业宏观调控中的几种主要经济杠杆2、法律手段的运用 3、行政手段的运用十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背景1、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观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三)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中国可持续农业的战略目标和模式2、中国可持续农业的战略措施(1)人口战略(2)资源战略(3)环境战略(4)科技战略十五、农村区域发展(一)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1、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2、增长极与点轴理论(二)中国三大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1、三大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差距效应2、三大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选择(1)东部地区(2)中部地区(3)西部地区(三)县域经济发展1、县域经济及其基本特征(1)县域经济的概念(2)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2、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1)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前沿阵地(2)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3)县域经济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主战场和桥头堡(4)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与前提(5)县域经济是城乡体制改革的汇合点和突破口3、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途径(1)着力培育县域经济竞争力(2)产业创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3)观念创新:树立适应市场竞争的新理念(4)措施创新:实现“四大突破”(四)贫困地区的开发与发展1、贫困的类型与标准(1)贫困的类型(2)贫困的估量(3)衡量贫困的标准2、贫困地区的经济特征及致贫机理(1)贫困地区的经济特征(2)致贫机理3、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发展参考教材:现代农业经济学,王雅 鹏主编,中国 农业出版社,2010 年 7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