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护理-复试笔试-《护理研究》.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护理-复试笔试-《护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护理研究一、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题型结构1.单项选择题,10 小题,各计 2%,共计 20%2.名词解释,4 小题,各计 5%,共计 20%3.问答题,5 小题,共计 6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护理研究概述考试内容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护理学和护理研究的基本概念 实证主义和构建主义范式的主要特征 国内外护理研究的发展历史 护理研究的基本过程 护理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考试要求1.理解科学、科学研究、护理学及护理研究的定义;了解科学研究及护理研究的特点、护理研究的范围及意义。 2.理解范式的定义,理解实证主义和构建主义范式的主要特征。3.了解国内外护理研究的发展历史。4.掌握护理研究的基本过程。5.掌握护理研究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6.理解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由来、组成及其职能。7.理解科研不端行为的概念;了解在科研活动中哪些行为属于科研不端行为。8.了解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二)选题与文献检索考试内容选题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选题的步骤 研究问题的来源 科研选题的原则研究问题的形成和修改 研究问题的陈述 文献的类型 文献检索的概念和检索工具 文献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中文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及数据库 英文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及数据库 其他网络检索工具 科技查新咨询的意义 查新咨询程序 考试要求1.理解选题的概念,了解选题的重要性。2.掌握选题的步骤。3.了解研究问题的来源。4.掌握科研选题的原则。5.理解如何选择并确定研究问题、如何评价研究问题及如何陈述研究问题。6.理解文献检索在护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7.了解主要文献分类方法及常见的检索工具。8.掌握主要的检索方法、检索途径与检索步骤。9.掌握常用的中英文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10.理解科技查新的意义、科技查新的重要步骤和查新报告的主要内容。11.若确定一个检索题目,能利用已有的检索资源,独立完成基本的文献检索,成功检索到所需的文献。(三)研究设计考试内容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 常见护理研究设计类型 实验性研究的要素 实验性研究设计 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类实验性研究设计特点 类实验性研究设计 类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非实验性研究设计特点 非实验性研究设计 非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考试要求1.理解样本、随机抽样、对照、观察指标、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混杂变量等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2.掌握选题的步骤。3.了解研究设计的常见类型。4.掌握实验性研究的要素。5.理解实验性研究设计的类型及其设计要点。6.理解类实验性研究设计的类型及其设计要点。7.了解非实验性研究设计的类型及其设计要点。8.理解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的设计特点。9.理解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各自的适用范围。10.了解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及局限性。(四)总体和样本考试内容总体 样本 误差等基本概念 抽样过程 抽样原则 抽样方法 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 样本含量估计的注意事项 考试要求1.掌握总体、观察单位、样本、误差(偏倚、随机误差、抽样误差)的概念。2.了解有限总体、无限总体、目标总体、可得总体的概念。3.理解抽样的过程、抽样的分类、抽样方法和抽样原则。4.理解常用的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5.理解样本含量估计的注意事项。(五)收集资料的方法、研究工具性能的测定考试内容收集资料前的准备 自陈法 观察法 信度 效度 国外量表翻译和应用过程中的性能测定 考试要求1.理解收集高质量研究资料在护理科研中的意义。2.了解资料的定义、种类及来源。3.理解护理研究中常用的收集资料方法。4.掌握设计收集资料方案前应考虑的问题。5.理解问卷法的适用范围、发放方式、填写方式、如何提高问卷法应答率、理解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的步骤。6.了解问卷编制步骤、问卷问题类型及编制问卷条目的注意事项。7.理解访谈法。8.了解观察法的分类。9.理解非结构式观察法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记录。10.掌握结构式观察法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记录。11.理解 Delphi 法。12.掌握信度、效度的概念。13.理解信度、效度的类型及其测定方法。14.能判断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的高低。15.了解国外量表的翻译和应用的基本过程。(六)科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考试内容科研资料的整理(校对原始数据、建立数据库) 科研资料的统计学分析(概率和假设检验、资料的类型、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考试要求1.理解原始数据核查的重要性及核校方法。2.了解使用计算机软件 EpiData 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方法。3.了解使用 SPSS 软件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方法。4.掌握概率和假设检验的含义。5.能正确判断资料的类型。6.能根据资料的类型选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7.理解描述性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8.能准确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七)影响科研质量的相关因素考试内容效度 内部效度 外部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研究质量的控制 考试要求1.掌握效度、偏倚、依从性、混杂的概念。2.理解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3.了解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4.理解就诊机会偏倚、组成成员偏倚、无应答偏倚、非同期对照偏倚、存活病例偏倚、错误分类偏倚、异地对照偏倚、检出症候偏倚。5.理解成熟、测量、机遇的含义。6.了解测量。7.了解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8.理解科研质量控制的意义。9 理解科研质量控制的方法。10.掌握随机、对照、重复、盲法的含义。(八)研究计划书及护理论文的撰写、科研论文的评价1.科研计划书的撰写考试内容研究计划书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开题报告的撰写 研究基金申请书的撰写 考试要求(1)了解研究计划书的概念及书写研究计划书的目的和作用。(2)理解研究计划书的撰写思路。(3)理解研究计划书中包含的主要项目、内容和撰写要求。(4)理解开题报告包含的主要项目、内容和撰写要求。(5)了解研究基金申请书的内容及撰写要求。2.护理论文的撰写考试内容撰写护理论文的基本原则、程序及注意事项 科研论文的撰写 综述的撰写,案例报告的撰写 考试要求(1)掌握撰写护理论文的基本原则。(2)了解护理论文的撰写程序。(3)理解护理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4)掌握科研论文包含的内容及撰写格式。(5)理解综述的概念。(6)理解综述的写作步骤、写作格式和要求。(7)了解案例报告的写作格式和要求。3.科研论文的评价考试内容评价科研论文的意义 评价科研论文的原则 对科研论文各部分的评价方法 考试要求(1)了解科研论文评价对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意义。(2)理解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3)理解如何评价研究问题、研究目标、文献回顾、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假设、研究变量、样本和抽样方法、科研设计、测评工具、资料收集过程、统计分析、结果与讨论。(4)了解如何评价研究内部效度、外部效度。(九)质性研究考试内容质性研究的概念 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 质性研究的特征 质性研究的方法学分类 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中的运用 质性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确立 质性资料的收集方法 质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质性研究质量的控制 质性研究论文的撰写 质性研究的评价 考试要求1.理解质性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2.了解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3.了解质性研究的分类。4.理解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人种学研究研究的特点。5.了解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6.理解质性研究问题的特征。7.理解质性研究的选样特点、选样方法及样本量大小的确定。8.理解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9.理解质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10.了解质性研究质量控制方法。11.了解质性研究论文的格式和内容。12.了解如何评价质性研究。(十)循证护理考试内容循证护理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循证护理模式 循证护理的核心要素 循证护理的意义 循证护理问题的提出 系统文献检索和文献质量的评价 系统评价 证据的传播 证据的应用 考试要求1.掌握循证护理的概念。2.了解循证护理的产生背景及发展。3.理解循证实践过程包含的步骤。4.掌握循证护理的核心要素。5.理解循证护理的意义。6.理解循证问题的要素。7.理解系统的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8.了解主要的循证资源数据库。9.理解文献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原则。10.理解随机对照研究论文及系统评价论文质量的评价。11.了解队列研究论文、质性研究论文、描述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论文、经验总结、案例分析、专家意见类论文及经济成本类研究论文质量的评价。12.掌握系统评价的概念。13.了解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14.理解证据的分级。15.了解证据传播的途径和主要步骤。16.证据的应用。(十一)护理科研项目管理考试内容基本概念(科研课题、科研项目、科研课题/项目管理) 课题的分类及管理 科研项目的管理 科研档案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 考试要求1.了解科研项目管理对护理科研发展的意义。2.理解科研课题、科研项目、科研课题/项目管理的概念。3.了解课题的分类及管理。4.理解科研项目申报、中期检查、结题审核及科研经费管理。5.了解科研档案的收集范围、要求与方法。6.了解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管理与应用。7.了解科研成果奖励类别、科研成果鉴定形式、科研成果奖励申报流程。8.理解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科研成果形式及推广途径。三、参考书目1 胡雁主编. 护理研究(第 4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