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同济考研联盟2020年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摘要:本文由新祥旭考研聂老师 xxx-nls 为大家详细解析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考试科目、研究方向介绍、本专业近 3 年复试分数线对比、本专业近 3 年报录比情况、本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往年录取名单及同济大学备考经验。一、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考试科目情况:招生院系 (040)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 (120202)企业管理(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 战略管理 03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02 创新创业管理 04 营销管理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 2 (201)英语一、(241)法语任选一门科目 3 (303)数学三、(301)数学一任选一门初试科目 4 (818)管理学概论、(814)工业工程任选一门复试内容企业管理或管理学概论 (初试时未选后者,复试科目必须为管理学概论)学习和就业方式 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备注 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二、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复试分数线年份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政治 外语 业务课 1 业务课 2 总分2018 120102 企业管理 60 60 90 90 365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同济考研联盟2017 60 60 90 90 3602016 60 60 90 90 360三、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报录比年份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全日制录取人数 非全日制录取人数2018 358 12 02017 358 21 02016120102 企业管理380 16 0四、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参考书目(818)管理学概论管理学概论 (第四版),尤建新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管理学 (13 版) ,斯蒂芬P 罗宾斯、玛丽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2017(814)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汪应洛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基础工业工程(21 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易树平,郭伏主编, 2006.物流工程与管理,徐克林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第 1 版,2012.第 2 版五、 同济大学 2018年企业管理录取名单(不含推免生)序号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总成绩 备注1 102478000000974 李晶晶 企业管理 366 267 747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同济考研联盟2 102478000000985 李剑男 企业管理 366 261 7393 102478152606480 冯艳玲 企业管理 370 250 7274 102478321107636 魏雪晴 企业管理 379 257 7465 102478321107643 解娟娟 企业管理 396 268 7796 102478321408084 冯荣 企业管理 377 252 7377 102478330109527 鲁倩雯 企业管理 375 262 7498 102478330109534 徐凯文 企业管理 378 240 7219 102478340710907 汪姝 企业管理 370 249 72610 102478370112231 刘蔚 企业管理 371 245 72111 102478370112236 张依琳 企业管理 376 269 76012 102478370812799 张琦 企业管理 384 259 754六、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指导1、零基础复习阶段(6 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报考院校本科水平。2、基础复习阶段(6 8 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同济考研联盟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3、强化提高阶段(9 月11 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