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石河子大学考研复试科目《急诊医学》复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石河子大学考研复试科目《急诊医学》复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急诊医学考试大纲急诊医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详述心肺复苏的机理、步骤及原则。2、详述休克的概念、分类及急救原则。3、叙述多功能障碍综合征得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急诊处理。4、叙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治疗原则。5、概述各种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6、简述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7、概述创伤急救和灾害事故急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8、简述发热、心悸、出血及抽搐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9、简述急性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10、简述急性疼痛、呕吐腹泻和少尿无尿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11、描述急诊危重症监护的基本设置和监护要点。12、概述急诊检查机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二、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字解释问答题三、参考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本科教材沈洪主编的急诊医学本科教材四、考试内容(一) 绪论1. 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范畴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2. 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3. 急诊医学的专业的特点及观念。(二) 心肺脑复苏1.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2.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的原理及步骤。3. 气道异物阻塞与处理基本原则。4. 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的基本要点。5. 小儿基本生命支持的原理和步骤。6.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原理及步骤。7. 气道管理与机械通气的基本原则。8. 脑缺血损伤与脑复苏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三) 休克1. 休克的概述。2. 各类休克的特点及急救原则。(四)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机制、特点和治疗原则。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急诊处理。3. 脓毒症病理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五)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各类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2. 酸碱平衡紊乱各类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六)急性中毒1.中毒的机制、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2.各种类型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七)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1.淹溺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2.中暑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3.冻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4.烧烫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5.电击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6.毒蛇咬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八)创伤急救1.创伤急救的概述2.创伤的院前急救的评分及基本生命支持的原则。3.特殊创伤急救的概念、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九)灾害事故急救1. 灾害事故急救的概述。2.灾害急救的特点和急救流程。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分类及处理原则。(十)发热1.发热的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十一)心悸1. 心悸的概述。2.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十二)急性意识障碍1.昏迷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2.脑出血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3.脑梗死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十三)呼吸困难1. 呼吸困难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2.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十四)急性疼痛1.急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2.急性胸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3.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十五)出血1.咯血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2.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3.血尿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十六)呕吐与腹泻1.呕吐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2.腹泻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十七)少尿与无尿1.少尿与无尿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急诊处理。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急诊处理。(十八)抽搐1. 抽搐概述。2.常见抽搐急症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十九)急诊危重症监护1. 急诊危重症监护的概念及基本设置。2.循环系统功能监护的内容及原则。3.呼吸系统功能监护的内容及原则。4.肾功能监护的内容及原则。(二十)急诊检查及治疗技术1.电除颤与电转复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2.心脏临时起搏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3.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4 胸腔穿刺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5 气管内插管术和气管切开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7.消化道内镜检查与治疗技术在急诊的应用。8.急诊介入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9.洗胃术在急诊的应用11.深静脉穿刺术12.超声诊断技术在急诊的应用诊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简述问诊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2.简述各种常见症状发生机制、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3.简述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4.简述全身体格检查各部位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5.叙述临床常用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测的指标和临床意义。6.叙述临床常用肾功能、肝功能及生物化学检测的指标和临床意义。7. 叙述临床常用免疫学和病原学检测的指标和临床意义。8.叙述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9.详述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的适应症、方法及注意事项。9.简述内镜检查的基本原理及各型内镜的临床价值。10.概述诊断疾病的步骤及临床思维的基本方法。二、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字解释问答题三、参考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本科教材诊断医学第七版四、考试内容(一) 绪论1. 诊断学的内容。2. 诊断学的学习要领。3. 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二) 问诊1. 问诊的重要性。(三)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1. 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 重点问诊的方法。3. 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四) 常见症状1. 发热的发生机制、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2. 皮肤粘膜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3. 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4. 咳嗽与咳痰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5. 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6. 胸痛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7. 发绀的发生机制、病因与分类及问诊要点。8. 呼吸困难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9. 心悸的病因、发生机制、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10. 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11. 呕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12. 便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13. 腹痛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14. 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15. 便秘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16. 黄疸的分类、病因、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17. 腰背痛的病因病理及分类与临床表现及特点、问诊要点。18. 关节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19. 血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20. 尿频、尿急与尿痛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21. 少尿、无尿与多尿的病因与发生机制及问诊要点。22. 头痛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23. 眩晕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24. 晕厥的病因、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25. 抽搐与惊厥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26. 意识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五) 体格检查1. 视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 触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3. 叩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4. 听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5. 嗅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六) 一般检查1. 全身状态检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七) 实验诊断1. 实验诊断的概念及临床价值。2. 实验诊断的影响和质量体系。3.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4. 实验诊断的参考值范围与医学决定水平。(八) 临床血液学检测1. 血液一般检测的内容及注意事项。2. 红细胞的检测和血红蛋白的测定临床意义。3. 白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4.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九) 血栓与止血检测1. 血小板检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 凝血因子检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 抗凝系统检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4. 纤溶活性检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5. 血液流变学检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6.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十)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1. 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2. 粪便检查的临床意义。3. 痰液检查的临床意义。4.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5.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意义。(十一)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1.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的项目。2. 常见肝脏病监测指标变化特点。3. 常见肝脏病检查项目的合理检查与应用。(十二)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1.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2.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3. 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及临床意义。4.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5. 其他血清酶学检测及临床意义。6. 病毒性肝炎检测及临床意义。7. 性传播病原体检测及临床意义。8.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的流行病学和床类型及检查项目和临床应用。(十三)铺助检查1. 临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2.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确的数据。3. 心肌缺血与 ST-T 改变及心电图的类型。4. 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及机理。5. 心律失常的概述。6. 窦性心律失常、前期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心电图的类型。(十四)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1. 血气分析的指标及临床意义。(十五)内镜检查1.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十六)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的方法1. 诊断疾病的步骤。2. 临床思维方法的两大要素及临床诊断的几种思维方法。3. 诊断思维中的注意事项与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详述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和疾病的转归。2、叙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分类及处理原则。3、叙述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处理原则。4、详述缺氧的类型、原因、发病机制及常用血氧指标。5、叙述细胞凋亡的过程、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6、概述应激的概念、相关疾病及病生基础。7、叙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8、详述休克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及防治病生基础。9、详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及防治病生基础。10、叙述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及防治病生基础。11、叙述肺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代谢变化及防治病生基础。12、肝功能不全的分类、发病机制。13、肾功能不全的分类、原因及病生基础。二、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字解释问答题三、参考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本科教材病理生理学第七版四、考试内容(一)绪论1、病理与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二)疾病概论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2、病因学的病因种类和发病条件。3、发病学的一般规律、基本机制和疾病的转归。(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分类及治疗原则。2、钾代谢障碍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四)酸碱平衡紊乱1、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2、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有指标。3、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机制及病生基础。4、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机制及病生基础。5、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五)缺氧1、常用的血氧指标。2、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3、缺氧对机体的影响。4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六)细胞凋亡与疾病1、细胞调亡的过程与调控机理。2、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3、细胞凋亡与疾病的相关机制。4、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七)应激1、应激反应的概念和基本表现。2、应激损伤与应激相关疾病。3、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八)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1、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机制及病生基础。(九)休克1、 休克的概念、病因及分类。2、 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3、 休克时的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4、 休克时体液因子的变化与全身反应。5、 器官功能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6、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十)缺血-再灌注损伤1、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2、 缺血-在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3、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4、 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5、 减轻缺血性损伤,控制再灌注条件。(十一)心功能不全1、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与分类。2、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3、 心力衰竭时机的代偿反应。4、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5、 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十二)肺功能不全1、 病因和发病机制。2、 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3、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十三)肝功能不全1、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生基础。2、 肝肾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和病生基础。(十四)肾功能不全1、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2、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代谢变化及病生基础。3、 尿毒症的功能代谢变化、机制及病生基础。病理学考试大纲一、 考试目标:1、 详述细胞和组织适应与损伤的机理。2、 详述损伤修复的特点。3、 概括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机理。4、 概括炎症的特点。5、 掌握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各疾病的特点。6、 掌握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各疾病的特点。7、 掌握内分泌系统和泌尿系统各疾病的特点。8、 了解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各疾病的特点。9、 了解病理学常用技术原理及应用。二、 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三、 参考教材:病理学 (第 7 版)本科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四、 考试内容:(一) 绪论1.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2.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3.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二)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的过程和特点。2.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机制和形态学变化。3. 凋亡生物学特征和机制。4. 细胞老化概念和机制。(三) 损伤的修复1. 再生的过程和影响因素。2. 纤维性修复形成过程和机制。3. 创伤愈合基本过程和类型。(四)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 充血和淤血的原因和类型。2. 出血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3. 血栓的形成的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4. 栓塞的运行途径和对机体的影响。5. 梗死的病变及类型、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6. 水肿的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五) 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1. 炎症的概述。2. 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3. 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六) 心血管系疾病1. 动脉粥样变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2. 冠张动脉粥样变化症和冠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类型及病理变化。3. 高血压病因和类型及类型和病理变化。4.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5. 心瓣膜病的类型及临床表现。6. 各心肌病和心肌炎的病理变化。7. 心包炎和心脏肿瘤的类型。8. 周围血管病的类型。(七) 呼吸系统疾病1. 上呼吸道及肺部炎症性疾病的病理变化。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变化。3. 呼吸窘迫综合症病因和发病机制。4. 胸膜疾病的类型。(八)消化系统疾病1.食管的炎症、狭窄与扩张的概念。2.胃炎类型及病理变化。3.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阑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5.非特异性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6.病毒性肝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类型。7.酒精性肝炎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8.肝硬化病因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9.胆囊炎与胆结石病因和发病机制。10.胰腺炎病理类型及其病变特点。11.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病因及病理变化。(九)泌尿系统疾病1.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2.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3.肾和膀胱的常见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内分泌系统疾病1.垂体疾病的分类。2.甲状腺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3.肾上腺疾病的类型。4.胰岛疾病分类、及病因和发病机制。(十一)神经系统疾病1.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概念及类型。2. 中区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类型。3. 中区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5. 缺氧与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和类型及病理变化。(十二)传染病1. 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2. 伤寒病的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3. 细菌性痢疾病因与发病机制和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