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石河子大学考研复试科目《生理学》复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石河子大学考研复试科目《生理学》复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掌握各器官、各系统的生理过程及生理功能。3、分析机体各系统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4、能用生理学基本理论解释、分析生活中、临床上发生的与生理功能活动有关的问题。二、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2、单项选择题3、简单题4、问答题三、参考教材王庭槐 主编生理学 ,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四、考试内容(一) 绪 论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内环境和稳态。2、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自身调节) 、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二) 细 胞1、细胞膜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2、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类型,细胞跨膜信号转导机制。3、细胞生物电现象:兴奋性及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兴奋的传导机制(同一细胞上),阈电位和阈强度的概念,NM 接头兴奋传递过程,兴奋-收缩耦联机制,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单收缩、复合收缩、等长收缩、等张收缩)。(三) 血液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血液组成,血细胞比容,血浆成分,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浆渗透压生理作用、血浆 PH。2、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数目、形态、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悬浮稳定性,可塑性变形,渗透脆性) ,红细胞生成的所需物质、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以及红细胞生成的破坏;白细胞: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破坏。3、生理止血:血凝基本过程、途径、影响因素,纤溶的基本过程。4、输血与血型 血量,血型,凝集原和凝集素的定义,输血的临床意义,血型(ABO血型系统,Rh 血型系统)分型依据,输血原则,交叉配血。(四) 血液循环21、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率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房缩期、室缩期、室舒期、瓣膜、压力、血流方向,容积变化。泵血功能评价:搏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心脏做功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率) ,心音。2、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心肌工作细胞(心室肌)和自律细胞(窦房结)跨膜电位及产生机制,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及机制,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房室延搁。3、 体表心电图波形及其意义。4、 血管生理 :血流力学的几个概念: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血管的分类及功能特点;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形成因素及影响因素;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的定义及意义、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5、 微循环的组成、 血流通路及功能特点。6、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生成及影响因素。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7、 心血管活动调节: 神经调节(心血管支配神经及作用,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降压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NE、E、血管升压素、激肽、心钠素)。8、 器官循环 冠脉循环血流特点,冠脉血流量调节;肺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脑循环的血流量及血流量的调节。(五) 呼吸1、肺通气 : 呼吸过程,肺通气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呼吸运动,胸内负压的形成原理及意义,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及其影响因素、顺应性、肺泡表面张力、表面活性物质;非弹性阻力;肺容量(潮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无效腔)。2、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换气原理扩散,动力气体分压差,肺换气概念、影响因(分压差、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O2和 CO2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Hb 与氧结合的特征: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发绀,氧离曲线;CO 2的运输(化学结合形式:HbCO2、HCO 3)。4、呼吸运动调节: 呼吸中枢(延髓基本中枢),肺牵张反射,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CO 2、H +及低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六) 消化和吸收1、概述: 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胃肠道激素(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主要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2、口腔消化: 唾液的性质、成份、作用及调节。3、胃内消化: 胃液的性质、成份、作用及分泌调节;胃的运动形式,胃的排空及机制。4、小肠内消化 : 胰液的性质、成分、作用;胆汁的成分、作用。小肠运动形式及作用。5、大肠内消化: 大肠内细菌活动,排便反射。6、吸收 : 吸收的概念,小肠内水、盐及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途径,小肠在消化与吸收中的重要作用。3(七) 能量代谢与体温1、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的概念,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及正常值2、体温: 体温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动,产热器官,散热器官,散热方式及调节反应,体温的调节(调定点学说、调节中枢、温度感受器)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排泄的途径、生理意义,肾血流量及调节。肾单位的组成和作用;球旁器的组成和作用;滤过膜的构成和作用;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学说、神经和体液调节。2、尿的生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生成):结构基础滤过膜,动力有效滤过压,影响原尿生成因素;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功能:转运方式 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Na+、Cl、HCO 3、K +、H 2O、GS、aa H +、K +、NH 3的分泌3、尿的浓缩和稀释:高渗尿、低渗尿、等渗尿;尿浓缩原理: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建立的机制,直小血管保持渗透压梯度的作用;各种利尿剂的作用靶点。4、尿生成调节:自身调节:渗透性利尿、球管平衡;N 调节:交感 N 系统;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房钠尿肽。5、肾清除率: 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论意义:测定 GFR,测定肾血流量,推测肾小管功能。6、尿的排放: 多尿、少尿及无尿的定义;排尿反射,排尿异常。(九)感觉器官1、概述: 感受器和感官定义、分类,感受器一般生理特征。2、眼的功能: 眼的折光系统及调节,折光异常及矫正;眼的感光换能功能:感光细胞分类及功能,视杆 C 感光换能机制;视觉现象:明适应,暗适应;视力、视野3、耳的功能: 听域和听阈,耳的传音功能:气传导,骨传导,耳的感音功能。耳蜗感音换能功能,行波理论,耳蜗微音器电位。4、前庭器官: 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前庭反应。(十)神经系统1、总论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Nf 兴奋传导特征;突触和突触传递(过程、特征);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神经递质和受体。反射活动一般规律:反射(概念、结构基础反射弧、分类);中枢 N 元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 。2、各论 神经系统感觉功能:脊髓的感觉传导特征,丘脑感觉换元站(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体表、内脏、视觉、听觉)投射规律,痛觉(皮肤痛、内脏痛特征、牵涉痛)。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脊髓运动 N 元及运动单位,脊休克定义和表现,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腱反射、肌紧张);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抑制区,去大脑僵直;基底 N 节功能;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点;运动传导通路的功能(锥体系、锥体外系的作用);小脑(前庭小脑、脊髓小脑、皮层小脑)的功能及功能异常的表现;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结构特征及功能,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下丘脑的内脏调节功能。3、脑的高级功能:人类条件反射特征,语言优势半球,脑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觉醒4状态的维持,睡眠的时相(慢波睡眠、快波睡眠)及睡眠的发生机制。(十一)内分泌1、内分泌系统及激素:激素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及作用特征。2、下丘脑内分泌:下丘脑调节肽;垂体:腺垂体GH、PRL、MSH 、TSH、ACTH 、GTH(LH 、FSH)的作用及异常引起的疾病;N 垂体贮存、释放ADH、OXT 的作用及释放调节。3、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合成与贮存;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甲状腺功能调节。4、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和 PTH 的作用及分泌调节, CT 的作用及分泌调节。5、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作用,分泌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作用。6、胰岛: 胰岛素的作用和分泌调节;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和分泌调节。(十二)生殖1.男性生殖 睾丸的功能,雄激素的作用。2.女性生殖 卵巢的功能,月经周期分期及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