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大学专业课875中国美术鉴藏史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江苏大学专业课875中国美术鉴藏史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美术鉴藏史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相关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艺术鉴藏专业人才。考试测试考生掌握中国美术鉴藏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扎实程度,考查考生能熟练运用这些概念与理论分析解决中国美术鉴藏史中的诸多命题、范畴。具体来说。要求考生:应该对中国美术鉴藏史中的概念、时代鉴藏概况、鉴藏家、具体作品有所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具备中国美术鉴藏史所具备的相关研究能力。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名词解释(6 个 ,每题 5 分,共 30 分)填空(20 个空 ,每空 1 分,共 20 分) 简答题(4 小题,每题 10 分, 共 40 分)论述 2 题(60 分)假如每题分数有变化,变化范围亦不大。III 考查内容1.先秦中国美术鉴藏:我国早期的美术鉴藏案例及其功能。 2.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鉴藏:秦汉绘画与工艺鉴藏、魏晋美术鉴藏、早期鉴藏品评体系的建立。3.隋唐的美术鉴藏:内府艺术鉴藏、私家鉴藏。4.宋元的美术鉴藏:宋元书法鉴藏、宋元绘画鉴藏、宋元陶瓷的艺术成就、内府收藏、私人收藏。5.明清的美术鉴藏:私人收藏、内府收藏、相关鉴藏著录书籍。 6.中国美术鉴藏特征:早期美术鉴藏文献、尚古之风、艺术交易。7.中国美术鉴藏理论:鉴别方法、美学标准、代表性的鉴藏家。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1.考工记:先秦时期手工艺专著。内容丰富。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3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其中六种内容已失传,仅存名目,后又衍生出一种,实存二十五个工种的内容。对车舆、宫室、兵器及礼乐诸器等的制作有详细记载。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2. 仰韶彩陶: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3. 金错刀: 南唐李煜的书法,因其像金错刀货币上的金石味,故名。4. 瘦金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创造的书法字体,是楷书的一种。也称“瘦金书” 。指宋徽宗赵佶的正楷书体。从唐代褚遂良、薛稷书体变化而来,尤得力于薛稷,笔致劲挺瘦硬,潇洒自如。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5. 汉画像砖: 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隋唐之後逐渐衰落。汉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些砖上绘有阙楼桥梁、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祥瑞异兽、神话典故、奇葩异卉等,内容珍奇,画技古朴,成为研究我国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文物。6. 扬州皮匠刀: 扬州书画作假的一种特征,也叫做“扬州皮匠刀”。因为凡是扬州造假的书画,其题款末笔,一般都形似旧时皮匠所用的刀具,肚圆而尾翘;而所有的作假作品中,扬州的作假人最喜欢石涛的作品,因为石涛的楷书在行笔后期也很像刀锋。和其他地方的作假相比,“扬州刀”有一点很特别,那就是常常故意在书画赝品上留下暗记。这也是为了日后有所“识别”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1.历史有禹铸 九鼎 之说。2.尚书 顾命 章涉及了我国最早的艺术鉴藏,所述为成王之死、康王即为的事情。3.考工记中“攻金之工”指刀剑、农具、兵器、钟鼎、量器等金属材料。4.商 妇好 墓出土玉器 755 件,玉石皆属于 新疆 等地的 软玉。5.李斯的泰山刻石为小篆精品。6.传王献之的中秋帖为宋米芾的临品。7.宋“五大窑”为官、 钧、 汝、 定、 哥等名窑精品。8.兰亭序为 王羲之 的传世杰作。4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 简答唐代的内府收藏。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繁荣的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艺术文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使得艺术品收藏市场也十分兴旺。而当时的皇家宫廷机构,内府收藏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成为中国鉴藏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代皇家极力倡导收藏,尤为唐太宗李世民。其尤醉心于书画收藏,最为推崇王羲之的法书太宗曾不惜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广罗人间遗珍,王羲之一人的书迹,竟占内府法书十分之一。贞观内府书画收藏的管理是多样的。其内府常以收藏印章为标识来统一管理,唐以前内府未见收藏印记。对唐代的内府收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反观唐代时期的内府收藏,对我们研究唐代书画鉴藏有着极大的帮助。2. 简答元代鲁国大长公主的私家收藏。元代私家收藏最富者,首推鲁国大长公主。她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且极擅于收藏,并请专人对所藏字画进行了题跋、著录。其藏品数量相当可观,仅见于著录的就有 60 余件,除了著录与题跋外,还可以从大长公主的两方印章“皇姊图书”和“皇姊珍玩”来鉴定她所藏的字画。大长公主的两方印章其风格与大小相同,字体均为篆书,可能出自同一手笔。大长公主在元代皇室中颇善文化活动,她通汉文,好收藏,而且崇儒重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知名女性。大长公主所收藏的字画,是对我国艺术宝库的一大贡献,在我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 简答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祭侄文稿简称祭侄稿也称祭侄季明文稿 、颜鲁公书祭侄稿 。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兰亭序排“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稿为“ 天下第二行书。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二、渴涩生动的墨法。此稿渴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 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浓墨、麻纸 )有关。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三、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刚烈耿直的颜真卿感情的起伏和渲泄。4. 简答苏轼的文人画理论。历史上,像苏轼这种诗书画都达到一流境界的大才子是屈指可数的,唯其如此,他也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倡导融诗、书、画为一体的文人画的重任,并成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苏轼首次指出文人画的内容是一种“意气”的表达。他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 ” 用现代用语就是说一种“自我表现” ,那么“意气”这个概念明显就是指主观情感的表述了。苏轼还强调绘画的娱乐性,他说:“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 ”“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 ,强调绘画的娱乐性。 苏轼对表现手法不受程式拘束,王沂在竹亭集中记载“东坡曾以蔗滓画竹” 。苏轼文人画思想的出现,可以说是对陈旧的“传神”论的挑战,并显示了“写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学见解。 5四.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1. 论述明代私家收藏。私家或民间收藏和赏玩各种美术品的风气,至明清尤为兴盛,且由明代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中论述的最为透彻。这种鉴赏收藏之风至其时一是变得更普遍,二是更加专业化,三是门类和品种远比前代扩大。相对而言,明代政局承平,经济发展超乎以往,赏鉴收藏之风流行已久。一些私人藏家几代相传,所聚至富。有此经济富裕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风气,明代出现一批藏品丰富,眼光甚高的大鉴藏家。明代私家收藏最盛的当属东南一带,富甲一方的私家有项元汴、文徵明等人。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明代收藏家、画家。明代之后,凡稍涉猎收藏者,没有不知项元汴。他的追随崇拜者,清有乾隆皇帝,今有众多世界一流博物馆。可以这么说,当今存世的顶级书画珍品,上面的收藏印除了清朝皇帝的,就数他的印记最多。他所收藏的明和明以前的中国书画数量之大,价值之巨,当今没有任何博物馆可比!明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艺术品收藏上至皇家下至私家,纵观历代,都属于艺术鉴藏的繁盛时期,对于这一时期的私家收藏研究,更能够加深对明代鉴藏造诣的理解。2. 论述清代内府收藏。清代立国之初数位皇帝都喜好书画古玩,大力搜求之下,皇家的收藏不仅远较私人收藏丰富,而且明显超过明朝。诸多前代流散的画作名迹逐渐汇集清宫。盛清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既是对内府书画艺术珍品及古代书画典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编纂,康熙时期的古今图书集成堪称古代典籍之大观。乾隆年间专门开设“四库全书” ,所收之书达四五万本。这种集大成式的工作,对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功不可没。内府不仅收藏大量历代名帖,还翻刻重要作品。其中快雪时晴贴 、 中秋贴 、 伯远帖并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深得乾隆喜爱。除去书画名作,金石收藏、玉器也及其丰富。至乾隆、嘉庆年间,清宫内府收藏珍品数量惊人,但对于晚清时期战争而导致的内府收藏遭到掠夺,也是中华名族五千年来最惨重的一次文化流失,至今仍有诸多藏品出现在海外拍卖以及博物馆中。清代的内府收藏,是伴随着国家的兴盛与名族的入侵的,在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中,这个问题不可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