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 2018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一、 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监督小组名单及监督电话化工与化学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黄玉东成 员:杜春雨 吴晓宏 孙克宁 安茂忠 韩晓军 卢卫红 陈刚 杨玉林 孙建敏 李欣 化工与化学学院复试工作监督小组组 长:岳会敏成 员:张旭 孟令辉 王殿龙 姜兆华 刘丽 赵九蓬 张乃庆 甘阳 崔艳华监督电话:86413707 86403809二、 化工与化学学院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复试分数线及名额分配1.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国家最新计划情况,名额略有增加)校区 招生总数 推免生 统考招生人数化工与化学学院(本部) 226 50 176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15 2 1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10 1 9南方科技大学 29 11 18合计 280 64 216统考拟录取 216 人,参加此次复试的考生人数为 266 人(复试名单见附件) ,第一批录取后的不足生源将进行调剂录取。2.2018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学 科 四科总分 政治外语 业务课 一 业务课 二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320 50 75 80085216 化学工程(工程硕士) 320 50 75 80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320 50 75 80070300 化学 310 50 75 753.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不包括推免生)三、化工与化学学院 2018 年录取和奖学金评定原则及办法按学校规定执行。四、化工与化学学院参加 2018 年硕士复试的考生名单见附件。五、化工与化学学院硕士生复试日程安排时间 内 容 地 点 联系人3 月 2 日 17:00 前1. 报考校本部的复试考生将姓名、笔试科目名称、手机号、二级单位名称(见备注)发送到邮箱:hgxyhit.edu.cn;2. 报考威海校区、深圳校区、南科大的复试考生将姓名、笔试科目名称、手机号分别发送到相应邮箱:sun77ss163.com(威海校区)234641qq.com(深圳校区)Linxysustc.edu.cn(南科大) 王艳芳0451-864036073 月 9 日上午 8:30 报到、开会(全体复试考生必须参加)哈工大一校区格物楼201 室(化学楼旁边) 王艳芳0451-864036073 月 9 日下午 资格审查 具体时间、地点 9 日 各单位负责老师2018 年统考拟录取人数单位名称 化学(学术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术型)化学工程(工程硕士) 合计电化学工程系 0 5 0 14 19化学工艺系 0 7 0 9 16能源化工系 0 4 0 8 12生物化工系 0 2 0 4 6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7 7 0 11 25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0 0 7 12 19应用化学系 18 0 0 0 18材料化学系 15 0 0 0 15分析测试实验中心 5 0 0 0 5化学系 21 0 0 0 21基础交叉学院 6 9 0 5 20威海校区 0 0 0 9 9深圳校区 13 0 0 0 13南方科技大学 15 0 0 3 18合计 100 34 7 75 216上午开会时通知3 月 10 日上午8:30-11:30 全校统一笔试 9 日开会通知王艳芳0451-864036073 月 10 日下午 评卷3 月 11 日上午 复试面试 具体时间、地点 9 日开会通知 王艳芳0451-86403607备注:1. 报考本部工学学生报二级单位名称,包括:电化学工程系、能源化工系、化学工艺系、生物化工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基础交叉学院(工学) ;报考本部理学学生报二级单位名称,包括: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化学系、分析测试实验中心、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理学) 、基础交叉学院(理学) 。请参考附件 2018 年化工与化学学院研究生导师一览表选择二级单位,考生复试以系为单位进行。2. 考生复试笔试科目包括:电化学 化学基础 高分子综合 食品综合,请根据化工与化学学院 2018 年硕士复试指导选择 1 科考试。3. 各位同学发邮件后不用着急打电话确认,email 中一定留手机号,有问题我们会联系你,请保持手机畅通。复试考务工作紧迫,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发送邮件。六、复试资格审查复试前必须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审查条件以我校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规定为准,应提交如下材料:(1)非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本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2)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其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将在入学时提交审查)办理办法考生可登陆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查看。如考生提供虚假材料,任何时候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录取资格。七、面试内容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以及外语水平。面试内容包含以下基本方面: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2)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外语听说能力;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5)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6)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7)身心健康情况、举止、表达和礼仪等。八、联系方式联系人:王艳芳老师联系电话:0451-86403607邮箱:hgxyhit.edu.cn地址:哈工大一校区化学楼 C 区 823 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 年 3 月 1 日附件 12018 年研究生导师一览表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 (工学)序号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二级单位1 安茂忠 教授(博导) 电化学表面改性2 尹鸽平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3 高云智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化学传感器4 王殿龙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池材料5 戴长松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池材料制备与回收再利用6 熊岳平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7 潘钦敏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化学表面改性8 杜春雨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池材料9 袁国辉 教授(博导)化学电源及材料、电化学表面改性、新型碳/石墨材料10 王振波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纳米电极材料11 杨培霞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12 王家钧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同步辐射13 左朋建 教授(博导) 新能源材料、化学电源14 霍 华 副教授(博导) 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固态核磁15 赵 力 副教授 化学电源16 程新群 副教授 化学电源17 张锦秋 副教授 电化学表面改性18 王博 副教授 化学电源、功能碳材料19 马玉林 高级工程师 化学电源20 黎德育 讲师 电化学表面改性电化学工程系1 姜兆华 教授(博导) 功能陶瓷、界面电化学2 赵九蓬 教授(博导) 纳微球自组装、纳米有序结构材料及光子晶体3 徐用军 教授(博导) 高聚物改性、纳米材料4 宋 英 教授(博导) 功能陶瓷材料5 王志江 副教授(博导) 纳米功能材料6 姚忠平 副教授 功能陶瓷材料7 吴松全 副教授 功能材料8 孙 秋 副教授 铁电材料、铁电性能及热电转换性能研究9 张 科 副教授 纳米传感材料及其光学性能10 徐洪波 讲师 纳米结构构筑及其光学性能研究11 李 娜 讲师 纳米材料功能化研究化学工艺系1 杨春晖 教授(博导) 人工晶体材料2 甘 阳 教授(博导) 表面物理化学、催化剂表征、纳米材料3 陈冠英 教授(博导)近红外太阳能电池、纳米荧光材料、晶体光学、等离子体基元、生物医学光子学能源化工4 于永生 研究员(博导) 多功能纳米材料5 赵丽丽 教授 人工晶体材料制备与计算机数值模拟6 孙印勇 副教授(博导) 多相催化、多孔材料7 杨 敏 副教授(博导) 光催化、纳米光电功能材料8 宋梁成 副教授 工业结晶及粒子过程、人工晶体生长9 于艳玲 副教授 纤维素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微藻固碳脱硝10 郝树伟 副教授 红外太阳能电池、荧光晶体材料11 李春香 高级工程师 痕量污染物的监测与去除、洁净能源开发12 朱崇强 讲师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生长、结构及性能系1 韩晓军 教授(博导) 生物功能化界面、生物分析化学、生物纳米材料2 陈大发 研究员(博导) 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3 杨微微 副教授(博导) 电分析化学、电化学生物传感器4 胡博文 副教授 功能配位化学5 穆 韡 讲师 功能性计算化生物化工系1 黄玉东 教授(博导) 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与界面2 孟令辉 教授(博导) 超临界流体分解3 于 淼 教授(博导) 多相催化、表面自组装、扫描探针显微镜4 刘宇艳 教授(博导) 高分子复合材料5 刘 丽 教授(博导) 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6 白永平 教授(博导) 树脂合成、功能高分子7 邵 路 教授(博导) 膜分离技术8 张春华 教授(博导) 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9 黄 鑫 教授(博导) 高分子仿生材料10 姜再兴 教授(博导) 高分子复合材料11 姜 波 教授(博导) 高分子改性与表征12 贺金梅 副教授(博导) 高分子复合材料13 胡 桢 副教授(博导)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14 姚同杰 副教授(博导) 导电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15 杨 蕾 教授 金属有机与不对称催化、环境有机化学16 徐慧芳 副教授 高分子合成改性17 龙 军 副教授 高分子复合材料18 黎 俊 副教授 高分子复合材料19 孟祥丽 副教授 膜技术20 刘小曼 副教授 高分子组织再生材料的设计与应用21 宋元军 高级工程师 高性能有机纤维22 赵峰 讲师 高分子复合材料表界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食品方向) (工学)1 卢卫红 教授(博导) 极端环境营养与天然产物结构功能及产品、空间生物学效应2 马 莺 教授(博导) 食品化学、农产品加工、植物蛋白和淀粉改性技术食品科学与3 王振宇 教授(博导) 特种生物合成分离与装备4 崔艳华 教授(博导) 益生菌代谢调控及其活性产物研究、分子微生物学、基因工程与食品生物技术5 杨 鑫 教授(博导)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6 单毓娟 教授(博导) 植物化学生物活性及分子机理、乳酸菌活性成分提取、结构分析及功能研究7 杨 林 教授(博导) 食品蛋白质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与环境毒理评价功能性食品8 程大友 研究员(博导)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甜菜功能成分挖掘与利用9 韩 雪 副教授(博导) 乳品科学与技术、传统发酵食品产业化10 崔 杰 副教授 食品生物技术、植物抗逆分子机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检测11 王 路 副教授 化学生物学12 张英春 副教授 乳酸菌功能性及其活性产物研究13 王荣春 副教授 亚临界水提取技术、植物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14 赵海田 副教授 天然产物化学,极端环境营养15 徐伟丽 副教授 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豆类食品加工16 张 华 副教授 天然产物与极端环境营养17 宋 微 讲 师 功能食品、人类膳食与健康18 井 晶 讲 师 极端环境营养学、天然高分子19 何胜华 讲 师 乳品化学、蛋白质科学与技术20 程翠林 讲 师 极端环境营养与天然产物开发工程系化学(理学)1 杨玉林 教授(博导) 高能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2 郝素娥 教授(博导) 稀土改性导电陶瓷功能材料、新型导电胶与导电涂料3 唐冬雁 教授(博导) 微纳米纤维和薄膜、有机/无机复合 LB 膜4 范瑞请 教授(博导)有机发光材料亚胺类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5 方习奎 教授(博导) 分子和纳米磁性材料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学性质研究6 韩喜江 教授(博导) 电磁功能材料7 徐 平 教授(博导) 光电催化8 杜耘辰 教授(博导) 电磁功能材料9 林凯峰 教授(博导) 多孔功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多相催化、光催化10 李文旭 教授 生物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1 刘志刚 副教授 表面改性及功能材料12 张立珠 副教授纳米污染颗粒在水中迁移转化、纳米颗粒净水作用、纳米颗粒对饮用水水质安全影响与控制13 那 永 副教授 太阳能转换、人工光合作用、光催化应用化学系14 叶腾凌 副教授 有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15 孔德艳 讲师 无机发光材料、多功能无机复合材料、无机高分子杂化材料16 肖鑫礼 讲师 导电高分子的结构及晶体、性能研究;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17 夏德斌 讲师 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等器件上的应用1 陈 刚 教授(博导) 太阳能光催化材料、先进电池电极材料、稀土功能材料2 吴晓宏 教授(博导) 表面工程与防护技术、含能材料与界面催化、空间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3 王 锐 教授(博导) 人工晶体材料、固体发光材料、铁电薄膜4 徐衍岭 教授(博导) 人工晶体材料、固体发光材料5 周玉祥 副教授 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航天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6 吴金珠 副教授 药物创新制剂的研发、生物医学材料的表面改性和修饰7 张兴文 副教授 功能性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航天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8 王 群 副教授 低维纳米热电材料合成、一维纳米材料形变过程的电镜原位研究9 王 宇 副教授 光催化材料、MOF 材料10 孙净雪 副教授 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控制合成、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解析及理论计算11 裴 健 高级工程师 先进电池电极材料、纳米材料12 卢松涛 副教授 锂硫电池、金属表面防护13 李 杨 副教授 半导体纳米器件制备、光电性能研究与特性模拟、碳纳米材料及其界面催化特性材料化学系1 李 欣 教授(博导) 太阳能电池及超级电容器,水环境及生物医学领域超灵敏检测技术,计算化学应用2 李宣东 高级工程师 纳米光催化材料,磁性材料的制备,改性以及性能3 王进福 高级工程师 金属表面电化学处理4 周育红 高级工程师 电催化5 张 彬 高级工程师 电催化分析测试实验中心1 孙建敏 教授(博导) 纳米功能材料合成与绿色催化化学2 盛 利 教授(博导) 绿色催化反应机理、稀有气体化合物分子设计及理论表征3 王 炎 教授(博导) 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与分析化学应用4 许宪祝 教授(博导) 无机功能材料、多孔杂化材料、纳米功能材料、水处理功能材料5 杨 丽 教授(博导) 生物界面材料表面改性、太阳能染料的分子设计、多尺度动力学模拟6 张家旭 教授(博导) 有机和生物化学中气相及液相反应动力学、航天器防护涂层材料的开发与设计7 刘 杨 副教授(博导) 材料模拟和电池催化机理8 周 欣 副教授(博导) 低维纳米材料性质理论研究9 崔 放 副教授 超分子组装及高分子复合材料10 崔铁钰 副教授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化学系11 李德凤 副教授 粘土基新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12 南广军 副教授 有机及与无机杂化光电材料模拟13 姚 远 副教授 分子模拟在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4 张 潇 副教授多金属含氧酸盐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的研究、新型 MOF 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的研究、高核贵金属簇的合成与性质的研究15 赵立彦 副教授 水体污染物的分析及处理16 姜艳秋 副教授 无机纳米功能材料17 高国林 讲师 金属有机、有机光化学18 张 莉 讲师 电化学传感器19 来 华 讲师 纳米功能材料20 杨 玲 讲师 酶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分子光谱及光化学过程的理论计算与模拟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工学)1 孙克宁 研究员(博导)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空间化学电源2 李中华 研究员(博导) 能源与环境纳米材料3 张乃庆 教授(博导) 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4 朱晓东 副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纳米电极材料5 赵光宇 副教授(博导) 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6 成中军 副研究员(博导) 纳米界面材料、智能电极材料7 周晓亮 副教授 固体氧化物物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8 乐士儒 副教授 燃料电池9 毛雅春 副教授 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10 范立双 讲师 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化学(理学)1 贺 强 教授(博导) 胶体与界面、纳米生物学、微纳米机器2 胡平安 教授(博导) 光电功能材料、光电功能器件3 果崇申 副教授 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催化,功能纳米材料开发4 邱云峰 副教授 石墨烯复合功能材料及先进能源器件5 林显坤 副教授 纳米复合水凝胶防污材料、仿生微纳米马达6 Johannes Frueh 副教授 微马达基超分辨成像,防污材料7 吴志光 副教授 生物医学微纳米机器人基础交叉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