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疆农业大学考研考试大纲之340《农业知识综合二》.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新疆农业大学考研考试大纲之340《农业知识综合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40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150考试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二包括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三部分。是为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学科的把握及应用程度,包括对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的概念、方法、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了解。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 150 分(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三部分各占 50 分,共 150 分) ,考试时间为 3 小时。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动物遗传学部分考试内容: 1 遗传的物质基础 2 遗传信息的传递3. 遗传信息的改变4. 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5. 群体遗传学原理6. 数量遗传学原理7. 动物基因组学8. 非孟德尔遗传9. 动物基因工程考试要求: 1. 熟悉动物遗传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学科发展; 2. 理解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遗传的基本定律,数量遗传与群体遗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动物基因组学,动物基因工程等内容并能结合实例分析运用。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部分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构成动物与饲料的化学成分的异同点。2、掌握概念:水分(初水、吸附水) 、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3、影响动物、植物化学成分含量的因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的方式。2、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3、养分消化率的概念。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水的营养1、水对动物的生理作用。2、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3、各种动物的需水量及水的品质要求。蛋白质的营养1、蛋白质的组成及作用。2、各类动物对蛋白质消化的主要过程及特点。3、氨基酸、蛋白质代谢。4、概念: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瘤胃可降解蛋白、理想蛋白质、氨基酸互补作用、氨基酸拮抗、氨基酸重读、非蛋白氮化合物、蛋白质周转。碳水化合物营养1、碳水化合物的种类。2、碳水化合物(含纤维素)的营养生理作用。2、各类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及特点。3、概念:碳水化合物、益生素、非淀粉多糖、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发酵类型、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纤维素。脂类营养1、脂类的组成、主要性质。2、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3、各类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及特点。4、概念: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酸价、碘价、脂肪酸败。能值1、能量来源物质及能量单位。2、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3、影响动物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4、概念:总能、消化能、代谢能、体增热、净能、肉牛能量单位(RND) 、奶牛能量单位(NND) 、淀粉价、总消化养分、能量效率。矿物质营养1、各种矿物元素的吸收率、在动物机体内的分布特点、作用、缺乏症。2、概念: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佝偻病、白肌病、饲粮电解质平衡。维生素营养1、各类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与转化(活化过程) 、在动物机体内的分布特点、作用、缺乏症。2、概念: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饲料添加剂1、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及分类。2、各类饲料添加的主要特点,代表性物质。3、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协同性、拮抗性、平衡性。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各种方法、概念及要点。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1、饲养标准的内容、特性、应用原则。2、概念:饲养标准、营养需要。动物的采食量1、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2、采食量的调节。3、影响采食量的因素。营养与环境1、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响。2、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各类生产动物营养需要特点1、维持需要的概念、意义及影响因素。2、维持需要量特点。3、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特点、影响生长肥育的因素。4、繁殖母畜及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5、乳的形成及影响因素。6、蛋成分的形成及营养因素的影响。7、役畜工作的营养生理及需要量特点8、营养对产毛的营养9、概念:维持需要、基础代谢、补偿生长、孕期合成代谢、短期补饲、初乳、初级毛囊、次级毛囊三、家畜繁殖学部分一、家畜生殖器官1、生殖器官发生于发育掌握性别决定的原理,性别分化的过程及生殖器官发育畸形2、公畜的生殖器官及功能掌握公畜的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阴茎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马牛羊猪等不同物种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及与其繁殖性能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功能的特点。 3、母畜的生殖器官及功能掌握母畜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马牛羊猪等不同物种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及与其繁殖性能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功能的特点。二、生殖激素1、概述掌握生殖激素的分类方法、生殖激素的种类及其分泌器官、生殖激素作用的特点。2、脑部生殖激素、下丘脑激素、松果体激素、垂体激素、性腺激素、胎盘促性腺激素、前列腺素和外激素掌握 MLT、GnRH、OXT、FSH、LH、PRL、T、E、P、PMSG、hCG、PG 等激素的分泌来源、转运方式、靶器官、主要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掌握下丘脑-垂体- 性腺生殖调控轴体系工作的原理。三、雄性动物生殖生理1、雄性动物生殖机能的发育和性行为掌握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在胚胎期的发育;掌握睾丸下降的概念,下降时间及隐睾的原因等;掌握初情期前雄性生殖机能的发育;掌握初情期、性成熟、适配年龄和采精频率等概念。2、精子的发生和精子的形态掌握精子的发生过程、精子在附睾中的转运、成熟和贮存机制、血液-睾丸屏障的结构和功能、精子的形态、结构和变化过程。3、精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掌握雄性动物射精时各组织的收缩、协同过程;掌握精液的合成和排出原理;掌握精清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理作用;掌握精液的生物物理学特性。4、精子的代谢和运动掌握精子的代谢方式的转变、不同阶段的精子的运动形式、环境条件对精子的影响。四、雌性动物的发情1、性活动、性成熟掌握雌性动物性器官发育过程,掌握性成熟、体成熟、初情期、适配年龄等概念。2、发情周期及其影响因素掌握雌性动物发情周期的概念、发情周期的阶段的划分及影响发情周期的因素。3、卵泡发育与排卵及其调节掌握雌性动物卵泡的发育及其形态特点、影响卵泡发育的因素;掌握卵泡的排卵、闭锁或退化的过程;掌握卵泡发育和排卵的调控机制。4、卵子的发生与形态掌握雌性动物卵子发生的过程、减数分裂的机制,掌握卵子的结构、形态及结构与其生物学功能相适应的特点。5、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发情周期的调节掌握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母畜卵巢的变化、生殖道和行为的变化、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掌握发情周期的过程和调节机制;掌握季节性发情和非季节性发情的激素调节机制。6、乏情和异常发情掌握雌性动物季节性乏情、生理性乏情、病理性乏情的机制,掌握产后发情、异常发情的概念和表现形式。7、各种动物的发情周期特点与发情鉴定掌握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特点;掌握发情鉴定的方法;掌握马牛羊猪等不同动物的发情鉴定方法及操作流程。8、发情控制掌握雌性动物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五、受精、妊娠和分娩1、受精掌握精子、卵子在受精前的运行、变化和准备;掌握获能、去能、再获能等概念;掌握精子穿过雌性生殖道的过程及雌性生殖道对精子的筛选机制和力度;掌握受精的过程和预防多精子穿卵的机制。2、胚胎的早期发育、迁移和附植掌握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及妊娠的识别机制;掌握早期胚胎各阶段的特点和营养模式;掌握胚泡附植的位置和机制。3、胎膜、胎盘和胎儿循环掌握胎膜、胎盘、胎水的概念、生理作用及作用方式;掌握胎儿循环和母体循环的异同点。4、妊娠的维持和妊娠母畜的变化掌握母畜妊娠维持的机制、妊娠母畜的主要生理变化特点;掌握各种家畜妊娠期的时长。掌握妊娠诊断的概念、妊娠诊断的意义、马、牛、羊、猪妊娠诊断常用的方法。5、分娩和助产掌握母畜分娩的预兆、分娩启动的机制、分娩的过程;掌握牛、羊、猪等助产的方法;掌握产后母畜的护理和新生仔畜的护理方法。六、家畜的繁殖力1、繁殖力、提高繁殖力的意义掌握家畜繁殖力的概念和各评定指标的概念和基本参数;了解提高繁殖力在畜牧生产中的意义;掌握提高畜群繁殖力的措施。七、人工授精1、概述掌握人工授精在家畜生产中的意义;了解人工授精的发展概况。2、采精掌握家畜采精场地选择的具体要求;掌握采精方法的分类及各种家畜常用的采精方法;掌握假阴道法采精技术;掌握各种家畜的采精频率。3、精液品质评定掌握精液品质外观评定指标、意义及其检测方法;掌握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的概念;掌握精子活率、密度、形态检测的方法和指标。4、精液的稀释和保存掌握精液稀释的意义、原理;掌握稀释液的种类和配制方法;掌握精液稀释方法和稀释倍数的确定方法;掌握液态精液的保存与运输方法、注意事项;掌握精液冷冻保存的原理、精液冷冻保存稀释液的配制方法及精液冷冻技术。5、输精掌握母畜输精前的准备工作及输精要求;掌握母牛、母羊、母猪的输精方法;掌握影响母畜受胎率的因素。八、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1、胚胎移植掌握胚胎移植的概念及该技术的发展概况;掌握胚胎移植在畜牧生产上的意义;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原则、胚胎移植的技术程序、胚胎移植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因素2、体外受精掌握家畜体外获能、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技术的概念、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及影响体外受精效率的因素。3、克隆技术掌握家畜胚胎分割、胚胎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及影响克隆效率的因素。4、转基因技术掌握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及影响转基因效率的因素。5、性别控制掌握家畜性别控制的概念、原理、目前常用的方法及影响性别控制效率的因素。6、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掌握动物胚胎干细胞的概念、分离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方法。8、哺乳动物嵌和体生产掌握哺乳动物嵌合体的概念、嵌合体生产的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参考书目动物遗传学 (第二版) ,李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动物营养学 (第二版) ,杨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动物繁殖学 (第五版) ,朱世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