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2018考试大纲体育学院735体育心理学及运动生理学(一).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湖南师范大学2018考试大纲体育学院735体育心理学及运动生理学(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735 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理学(一)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绪论和肌肉的活动 约 40 分氧运输系统和肌肉活动与代谢 约 40 分肌肉活动的神经与激素调节 约 20 分体育教学、训练与健身锻炼的生理学分析 约 40 分年龄、性别、环境与体育运动 约 10 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简答题: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分析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运动生理学( 一)考试要求1、考察对基本概念和机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了解正常人体生理活动的现象、规律及其调节机理;2、掌握体育锻炼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特别是青少年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功能的影响;3、掌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及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及常用生理指标测试方法,并初步运用于体育实践;4、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运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绪论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稳态和反馈的概念;掌握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了解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二、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1、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掌握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了解兴奋后恢复过程的兴奋性变化;了解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现象;、掌握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2、肌肉收缩的原理 掌握肌纤维的微细结构;掌握肌肉的收缩机制;掌握单收缩和强直收缩。3、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 掌握肌肉收缩形式;了解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了解肌肉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4、肌肉结缔组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了解肌肉结缔组织的组成;了解运动对肌肉结缔组织的影响。5、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了解肌电图的引导与测量;了解肌电图的应用。三、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掌握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区分;掌握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四、呼吸 1、肺通气 了解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掌握肺的容积和肺容量;掌握肺通气量的概念、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2、气体的交换 了解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掌握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掌握氧扩散容量。3、呼吸运动的调节 了解呼吸中枢;了解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掌握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掌握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五、血液 1、概述 掌握体液的概念;掌握血液的组成。2、血液的功能 了解运输功能;掌握缓冲 pH 值功能;了解保护和防御功能。六、血液循环 1、心肌的生理特性 掌握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收缩性。2、心动周期及周期中各种变化 掌握心动周期与心率的概念;掌握心脏的泵血过程的机制;了解第一和第二心音;掌握心电图的概念和波形特点。3、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 掌握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概念;掌握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掌握心力贮备和心脏作功量。4、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 掌握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器官血流量和血流速度的机制;掌握微循环的概念;了解静脉血流的特征。5、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了解自主神经系统概述;掌握心血管的神经调节的机制;掌握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的机制;了解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了解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七、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1、需氧量与吸氧量 掌握需氧量与吸氧量的概念;掌握最大吸氧量及其影响因素。2、氧亏 了解氧亏的概念;掌握运动后过量氧耗的机制。3、乳酸阈与通气阈 掌握乳酸阈和通气阈的概念;了解研究乳酸阈、通气阈的意义。八、物质代谢 1、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掌握消化的概念;掌握吸收的概念;了解肌肉运动对消化与吸收机能的影响。2、主要营养物质的体内中间代谢简述 掌握糖代谢的机制;掌握脂肪代谢的机制;掌握蛋白质代谢的机制;了解体内脂、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联系;掌握水分及无机盐代谢。3、代谢尾产物的排泄 掌握肾泌尿功能的结构基础;掌握肾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掌握运动对肾泌尿功能的影响。九、能量代谢 1、人体内能量的来源与去路掌握人体内能量的来源;掌握人体内能量的去路(转移与利用)。2、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掌握运动练习的分类;掌握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运动时能源物质动用的影响因素;掌握能量连续统一体的理论及其应用。3、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掌握测定人体能量代谢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基础代谢率;了解运动时能耗量的计算及其意义。十、感觉与运动 1、感觉生理概述 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了解感觉信息的传导;了解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2、位觉 掌握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了解前庭反射和前庭稳定性。3、本体感觉 掌握肌梭的概念;掌握腱器的概念。4、其他感觉 掌握视觉、听觉、皮肤感觉等功能。十一、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1、神经系统概述 掌握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掌握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了解中枢抑制。2、运动的神经控制 掌握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掌握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调节、了解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了解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了解运动中神经元活动的功能整合。十二、运动技能的学习 1、动作技能学习的神经基础 了解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了解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通路。2、运动技能的形成 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学说;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控制论学说。3、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掌握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十三、肌肉活动的激素调节 1、概述 掌握内分泌系统与激素的概念;掌握激素作用的一般特点;掌握激素作用的机制;掌握激素分泌的调控。2、垂体激素 掌握腺垂体激素的作用机制;了解神经垂体激素的作用机制。3、甲状腺激素 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掌握甲状腺激素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4、胰岛激素 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5、肾上腺皮质激素 掌握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6、肾上腺髓质激素 掌握儿茶酚胺的生物学作用、儿茶酚胺与应急反应及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7、其他激素 掌握睾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了解滥用雄/合成类固醇对人体的危害;了解神经肽;了解心钠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体内的分布。十四、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 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掌握赛前状态的概念;掌握准备活动的概念和作用机制。2、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掌握进入工作状态的概念;掌握稳定状态的概念。3、运动性疲劳 掌握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了解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不同类型运动的疲劳特点;掌握运动性疲劳的判断。4、恢复过程 掌握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了解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特点;掌握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十五、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 1、力量素质 掌握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掌握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2、速度素质 掌握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掌握速度素质的训练。3、耐力素质 掌握有氧耐力及其训练;掌握无氧耐力及其训练。4、灵敏与柔韧素质 了解灵敏素质的生理基础,发展灵敏素质的训练;了解柔韧素质的生理基础,发展柔韧素质的训练。十六、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分析 1、体育教学与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掌握可训练性和可逆性原则;掌握全面身体锻炼原则;掌握循序渐进和超负荷原则。2、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的负荷阈 掌握负荷阈的组成,包括强度、持续时间、密度及数量;掌握中学体育教学负荷的特征和调控;掌握中学业余运动训练负荷阈。3、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了解安静状态下、定量负荷、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十七、健身活动的生理基础 1、体适能的概述掌握体适能与健康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健康的生理学评价;掌握健身活动的生理作用。2、健身运动处方 掌握运动处方概述;掌握健身运动处方。3、身体成分与减肥 掌握身体成分的测定方法;了解体脂值与运动;掌握肥胖与减肥。4、运动与免疫 了解免疫细胞与免疫蛋白;掌握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理论;了解运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十八、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 1、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掌握少年儿童运动系统、氧运输系统、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神经系统的特点及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2、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了解基本动作的特征;掌握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性特点。3、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 了解运动定向与科学选材;了解科学选材与年龄;了解主要运动项目选材的生理学评价。十九、女子与体育活动 1、女子运动能力的特点 了解力量的性别差异;了解有氧能力的性别差异;了解无氧能力的性别差异;了解运动负荷时功能变化的性别差异。2、月经周期与运动 了解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了解月经周期与运动的关系。二十、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1、衰老的概述 掌握衰老的定义和机制;了解老年期的界限。2、体育锻炼对延缓衰老过程的影响 掌握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运动系统和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和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和身体成分的影响。3、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生理原则 掌握老年人锻炼的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和个别对特原则。二十一、环境与运动 1、冷热环境与运动 掌握体温的调节与运动;掌握热环境与运动的作用机制;掌握冷环境与运动的作用机制。2、水环境与运动 了解水环境与运动能力的影响;了解对水环境的适应。3、高原环境与运动 了解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掌握高原习服的概念。4、生物节律与运动 了解生物节律的特点及可能机制;了解生物节律与运动训练的关系。主要参考书目:1. 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 主编,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 月2. 王步标、华明 主编,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7 月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35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心理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绪论 20 分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10 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20 分学生体育学习动力调节系统 40 分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10 分学校体育比赛与学生心理健康 20 分学校体育的社会化问题 20 分心理技能训练 10 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简答题: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论述题: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体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认识体育教学活动与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能熟练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