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杭州电子科技大学842通信原理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杭州电子科技大学842通信原理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3 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通信原理 科目代码:842 一、第一章 绪论1点对点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按调制方式、传输信号特征、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等的通信系统分类。3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4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5信息传输速率和码元速率的概念及其关系。6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的概念。二、第二章 信息论初步1离散信源的信息量,条件自信息量,互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熵) ,联合熵,条件熵,平均互信息量。2连续信源的平均信息量,平均互信息量。3有扰信道的信息传输,信道容量。4香农(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三、第三章 模拟调制1模拟线性调制(AM、DSB、SSB、VSB)(1)输入为单频信号时,上述调制方式的时域和频域表示式以及它们的调制方法。(2)包络检波和相干解调原理。(3)单边带信号的相移法产生。(4)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及性质、希尔伯特滤波器。(5)残留边带信号滤波法形成及互补特性。(6)线性调制的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7)加性白色高斯噪声(AWGN)信道中,线性调制系统采用相干解调时的抗噪声性能分析和计算。(8)定性地了解常规调幅包络检波在低信噪比时出现的门限效应。(9)模拟线性调制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10)频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模拟角调制(1)单频调制时,宽带调频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2)窄带调频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它与常规调幅信号的区别。(3)调频指数及频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4)调频信号频带宽度计算卡森公式。(5)调频信号的调制解调与方法,其中解调方法包括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6)AWGN 信道中调频信号的抗噪声性能,其重点是单频调制的调频信号的抗噪声性能分析与计算,了解信噪比增益与调频指数之间的关系。(7)单频调制时,AM 信号与 FM 信号的抗噪声性能比较。(8)调频信号非相干解调时门限效应的物理解释。(9)窄带调频信号的相干解调。(10)了解预加重/去加重改善信噪比的原理。(11)了解改善门限效应的方法。(12)调频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四、第四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抽样第 2 页 共 3 页(1)低通信号和带通信号的概念。(2)低通抽样定理及其时域、频域表示。(3)带通抽样定理及其频域表示。(4)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区别。(5)孔径失真及其解决办法。2脉冲编码调制(1)标量量化基本概念:量化电平、分层电平、量化间隔、量化特性、量化误差。(2)均匀量化时量化信噪比的推导和计算公式,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3)均匀量化的缺点。(4)最佳量化,非均匀量化,对数量化。(5)对数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的特点。(6)A 律对数压缩特性及其 13 折线近似。(7)A 率对数量化与均匀量化的比较。(8)A 率压缩特性取 A=87.6 的由来。(9) 率压缩特性。(10)常见的二进制码组。(11)折叠二进制码组原理及其抗误码能力。(12)A 律脉冲编码调制的编码规律,要求在已知输入电平时,会编出码组。(13)给出 PCM 编码器输出码组会计算编码电平,解码电平和量化误差。3增量调制(1)简单增量调制原理,本地译码信号,重建信号,量化噪声,斜率过载。(2)简单增量调制量化信噪比与抽样频率和输入信号频率的关系。(3)简单增量调制和脉冲编码调制的比较。(4)简单增量调制的优缺点。4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1)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和方框图,差值信号、预测信号、重建信号的含义,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预测增益。(2)自适应预测和自适应量化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意义。(3)ADPCM 的原理和特点。五、第五章 多路复用1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和码分复用( CDMA)的基本概念。2频分复用系统及原理。3时分复用原理;我国常用的时分复用数字复接系列。4脉冲编码调制基群帧结构。六、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接收端数字信号再生的过程。2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归零码、非归零码、数字双向码、CMI 码、AMI 码、HDB3码,它们的时域波形,频谱特点、位定时恢复和检错性能以及应用场合。3波形传输无失真条件,奈奎斯特带宽,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频带利用率。4升余弦滚降信号的频域和时域特性,滚降系数对其频谱的影响。5第类、第类部分响应信号的特点,部分响应信号的预编码和相关编码的作用。6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7眼图与基带信号传输质量的关系。8m 序列与 m 序列发生器;m 序列本原多项式;扰码器和解扰器。七、第七章 数字信号载波传输1二进制数字调制:2ASK、2FSK、BPSK、2DPSK 的原理,它们的时域和频域表示。2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调制和解调方法,相干解调与差分相干解调的区别。3BPSK 相干解调的载波恢复,相位模糊度及其克服办法。4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性能,BEREb/N0 曲线的物理意义,信噪比与 Eb/N0 的转第 3 页 共 3 页换,频带宽度的不同定义。5多进制幅度键控(MASK)原理。6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原理和星座图表示。7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原理和星座图表示。8QPSK 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9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概念,匹配滤波器基本原理。10各种数字调制信号的频带利用率和误比特率性能比较。11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八、第八章 差错控制编码1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2检错和纠错的基本原理;码距的定义,它与检错、纠错能力的关系。3分组码、卷积码、线性码/非线性码、系统码/ 非系统码的定义。4线性分组码中监督方程、监督矩阵、生成方程、生成矩阵的含义,编码效率的概念。5汉明码的特点及构造。6循环码的特点及编译码方法,生成多项式,监督多项式。7卷积码的产生、约束长度和编码效率。参考书目:1 现代通信原理 ,曹志刚,钱亚生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 通信原理 ,樊昌信,曹丽娜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3 通信原理 (第 3 版) ,周炯槃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