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617《体育综合课》考试大纲(2019).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617《体育综合课》考试大纲(20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体育综合课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17)学院名称(盖章): 体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 (签字 ): 编 制 时 间: 2018年 7 月 5 日 学校体育学一、考核要求要求考生了解与掌握学校体育基本问题:历史、目标;体育课程的概念、性质、功能、实施、评价等 ;掌握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与竞赛组织的理论与方法 ;体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应具备的知识与素养等。二、考核评价目标1. 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2. 全面系统的学习并基本掌握实施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科研、评价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考核内容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学校体育第二节 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1、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3、20 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第三节 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1、西方体育和体育思想的早期传播2、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3、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4、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5、终身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6、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1、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1、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2、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3、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1、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2、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3、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第四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1、运动教育2、健康教育3、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我国学校体育目的2、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第三节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1、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第四章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第一节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1、学校体育行政法规概述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3、大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4、与学校体育有关的体育法规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1、学校体育组织与管理的原则2、学校体育管理体制3、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第五章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特点1、课程的含义2、体育课程的概念3、体育课程的特点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1、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2、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3、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4、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5、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1、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第四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1、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本质2、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第六章 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第一节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1、体育教学过程与特征2、体育教学的特点第二节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2、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第三节 体育教学内容1、体育教学内容的含义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1、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3、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第二节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1、体育教学组织形式2、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3、体育课组织与管理第八章 体育教学设计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1、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2、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1、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2、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第三节 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1、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2、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3、体育课教案设计第九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1、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理念与目的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内容3、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施第二节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1、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种类2、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内容与方法第十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特点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分类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2、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利用3、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第三节 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体育场地射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1、体育教师2、学生3、其它人力资源第十一章 体育课教学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1、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2、体育实践课的结构第二节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1、体育实践课的密度2、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第三节 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1、体育课前准备工作2、课中的工作3、课后工作4、评价体育课效果的意义与内容第十二章 课外体育活动第一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与意义2、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1、全体性活动和年纪活动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3、俱乐部活动4、小团体活动5、个人锻炼活动第三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1、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十三章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第一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1、学校运动队2、基层训练点3、体育特长班4、体育俱乐部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1、运动队的组建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制定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5、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第十四章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第一节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1、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2、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第二节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1、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2、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实施1、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计划和规程2、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第十五章 体育教师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特征1、性格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1、体育教师的工作2、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第十六章 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第一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1、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2、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特点3、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意义第二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1、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2、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第三节 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1、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必要性2、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目标3、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机构4、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模式5、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课程设置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1、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特征2、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3、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考试参考书目:1、潘绍伟,于可红主编 学校体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周登嵩主编. 学校体育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李祥主编. 学校体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运动生理学一、考核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锻炼的能力。二、考核评价目标闭卷考试,试卷满分 150 分,其中名词解释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简答题每小题 12分,共 72 分,论述题每小题 24 分,共 48 分。记忆、理解和掌握能力考核占 70%,运用、分析和综合能力考核占 30%。三、考核内容绪论1.了解运动生理学概述2.掌握生命活动基本特征3.掌握机体内环境与稳态4.掌握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5.掌握反馈与前馈第一章 肌肉活动第一节 细胞生物电现象1.掌握刺激、反应、兴奋与兴奋性的概念2.掌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3.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4.掌握动作电位的传导第二节 肌肉收缩原理1.掌握肌肉的微细结构2.掌握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第三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1.掌握肌肉收缩的形式2.了解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1.掌握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2.掌握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第五节 肌电图1.了解肌电信号的引导和记录2.了解肌电图的基本原理与正常肌电图3.了解肌电信号的分析4.掌握肌电图的应用第二章 能量代谢第一节 人体能量的供应1.掌握 ATP 与 ATP 稳态2.掌握 ATP 的生成过程3.掌握不同途径合成 ATP 总量及效率第二节 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1.了解能量代谢测定原理与方法2.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3.掌握基础代谢第三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1.掌握能量代谢对急性运动的反应2.掌握能量代谢对慢性运动的适应3.了解与运动相关的能量代谢检测与评价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第一节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一般功能1.掌握神经元2.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第二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1.掌握突触传递2.掌握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掌握感觉概述2.掌握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功能3.掌握眼的视觉功能4.掌握耳的听觉功能5.掌握内耳的平衡觉功能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1.了解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2.掌握中枢对姿势的调节3.掌握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四章 内分泌调节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1.掌握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作用及其特征2.了解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3.了解内分泌功能轴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1.掌握下丘脑和垂体2.掌握甲状腺和甲状旁腺3.掌握肾上腺4.掌握胰岛5.掌握性腺第三节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1.掌握重要内分泌激素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2.掌握激素对运动时能量代谢的调控3.掌握激素对运动时水盐代谢的调控第五章 免疫与运动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1.掌握免疫系统2.掌握免疫应答第二节 运动与免疫1.掌握免疫功能对运动的反应2.掌握免疫功能对运动的适应3.了解免疫功能的调理第六章 血液与运动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掌握血液的组成2.掌握血液的理化性质第二节 血液的功能1.掌握血浆的功能2.掌握血细胞的功能3.掌握血型与输血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1.掌握运动对血浆的影响2.掌握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3.了解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对血液组成的影响第七章 呼吸与运动第一节 肺通气1.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学2.掌握肺通气功能的评定3.掌握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反应与适应4.掌握呼吸肌的训练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1.掌握气体交换的原理2.掌握气体的交换过程3.掌握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掌握氧的运输2.掌握二氧化碳的运输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1.掌握呼吸中枢2.掌握人体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3.掌握运动时呼吸变化的调节第八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第一节 心脏生理1.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2.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3.掌握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