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643中国历史综合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643中国历史综合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史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43)学院名称(盖章): 历史文化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 编 制 时 间: 2018 年 7月 18日 2中国史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43)一、考核要求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二、考核评价目标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对一些重点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2注重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评价和比较,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性揭示。对既有知识进行有效迅速的归纳总结,提取知识要点,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判断和分析。3注重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能够对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进行分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论断,在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基础上,能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三、考核内容中国史综合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公社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第二节 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发展3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第二节 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第一节 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第三节 下层民众的反抗和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第一节 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节 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第六章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起义第一节 秦帝国的建立第二节 秦代社会主要阶级构成第三节 秦末农民起义第七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一节 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发展第二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节 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第八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第一节 东汉前期政治第二节 东汉社会经济第三节 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第四节 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和黄巾军起义第五节 东汉文化和社会生活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第一节 三国鼎立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及其崩溃4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第四节 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南方经济的发展第五节 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和社会生活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第十章 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一一 隋朝前期的政治一一一 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一一 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一一一 农民起义和隋朝的灭亡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第三节 唐代的民族关系第四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第五节 唐代的文化和社会和生活第六节 唐代的中外关系第十二章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第一节 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第二节 北宋建立和社会矛盾的发展第三节 辽、西夏及其他边疆各族与北宋的关系第四节 王安石变法和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第五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六节 金朝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第七节 南宋的建立与宋金和战第八节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经济第九节 南宋的灭亡第十节 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第十一节 五代两宋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第十三章 元朝的大一统第一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5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第三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第四节 元朝的衰落和灭亡第五节 元朝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第十四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第一节 明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第二节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第三节 第三节 明代边疆地区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四节 第四节 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明末农民战争第五节 第五节 明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第六节 第六节 明代中外关系和中西文化交流第十五章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進一步发展第一节 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第二节 清代的政治第三节 统一形势的发展和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第四节 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第五节 清代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第六节 清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第七节 清代中外关系和中国人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中国史综合中国近代史部分绪论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内容及分期 第二节 中国近代社会及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近代史线索第四节 中国近代史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第四节 学习中国近代史意义 第一章 鸦片战争 第一节 罪恶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节 英帝国主义挑起的鸦片战争第三节 战后十年的中国社会 6第二章 太平天国起义 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第二节 定都天京后的主要措施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过程第二节 沙俄对我国的领土侵略第四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第一节 天京变乱和重振朝纲第二节 中外反动势力对太平军的联合绞杀 第五章 洋务运动及中国民族工业兴起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第二节 中国民间资本主义的产生第六章 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第一节 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第二节 中日甲午战争第七章 戊戌变法运动 第一节 帝国主义瓜分狂潮第二节 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第八章 义和团运动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及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第二节 义和团的兴起及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第三节 义和团失败及辛丑条约的 订立 第九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 第一节 清政府的进一步卖办化及帝国主义的侵略第二节 民族资产阶级成长及领导的爱国斗争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第十章 辛亥革命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来临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爆发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及辛亥革命的失败第十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及新时代曙光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二节 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7第三节 新时代的曙光 中国史综合中国现代史部分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 年 5月至 1923年 12月)第一节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第二节 五四运动 新思潮的竞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三节 各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政争、战争和南北政局的演变第四节 社会各界改造中国的主张和国共合作的酝酿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 年 1月至 1927年 7月)第一节 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 国民革命的兴起第二节 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加剧和公开分化第三节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从高涨到失败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927 年 8月至 1931年 9月)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开展第三节 国民党各派势力的消长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初创和中共的白区秘密工作第五节 中间政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 年 9月至 1937年 7月)第一节 “九一八”国难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第二节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 日本向关内扩张和抗日民主浪潮的持续第三节 苏区工农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第四节 华北事变 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第五节 西安事变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基本形成第五章 全民族抗战的展开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1937 年 7月至 1941年 12月)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 全国团结抗战开始第二节 日军全面进攻 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第三节 国民政府向战时体制的变化第四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五节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重要战场 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理论8第六章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1 年 12月至1945年 8月)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二节 相持阶段后期中国的战局和政局第三节 民主运动的再兴起 着眼于战后的各种政治主张的发表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第七章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 年 9月至 1949年 10月)第一节 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第二节 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第四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八章 哲学 科学 文化思潮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文化思潮第三节 中西兼具的风俗文化第四节 哲学、科学、文学创作中国史综合中国当代史部分第一章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现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进行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纠正第三节 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的调整第四节 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和经济上调整任务的完成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动乱局面的形成第二节 全国陷入“全面内战”局面和“斗、批、改”运动的开展第三节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第四节 全面整顿的曲折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第四章 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第二节 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9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开展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第二节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展开第三节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五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施考试参考书目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版。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2008 年版。魏宏运: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版。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