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91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91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91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件三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10)学院名称(盖章) : 经济学院 学院负责人 (签字 ): 编 制 时 间: 2018 年 7 月 10 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09)一、考核要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国际贸易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本课程由国际贸易学和国际贸易实务两门课程组成。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国际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学会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同国际接轨。具有较好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功底是进入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考核要求是:考生能够掌握国际贸易学及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国内外的国际贸易新现象、新问题,具有进行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基本能力。二、考核评价目标1、认识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体系和结构。2、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具有基本的国际贸易学思维能力。3、能够运用国际贸易学和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4、基本掌握国际贸易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5、对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课题有所了解。三、考核内容第一章 国际贸易学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二、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三、国际贸易理论的体系结构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国际贸易的分类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三、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四、绝对成本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五、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模型六、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五、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六、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一、相互需求理论产生的背景二、相互需求理论的内容三、对相互需求理论评价第四节 比较优势的度量指标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二、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一、要素禀赋理论产生的背景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三、要素禀赋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四、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五、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评价第二节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验证一、对 H-O 模型验证的背景二、里昂惕夫对 H-O 模型的经验检验三、其他经济学家对 H-O 模型的经验检验第三节 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一、针对里昂惕夫检验方法的解释二、针对 H-O 模型内容的解释第四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拓展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二、H-O-S 定理三、雷布钦斯基定理第四章 当代新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基础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扩展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类型与特点二、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指标三、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四、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比较五、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第三节 规模经济理论一、早期关于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论点二、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第四节 需求偏好重叠理论一、需求偏好重叠理论的提出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三、需求偏好重叠理论的意义第五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体系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第五章 保护贸易理论第一节 重商主义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二、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三、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四、重商主义贸易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一、幼稚产业保护论提出的历史背景二、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M-B-K 标准)三、幼稚产业保护论的理论基础与依据四、幼稚产业保护论的基本观点五、幼稚工业保护论的意义及局限性第三节 超保护贸易理论一、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论的思想内容三、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理论一、战略性贸易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内容三、战略性国际贸易理论的效果分析四、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意义及局限性第五节 其他贸易保护理论一、保护关税理论二、中心外围理论(结构主义贸易保护理论)三、管理贸易理论第六章 关税措施第一节 关税概述一、关税的概念二、关税的性质与特点三、关税的作用第二节 关税的分类一、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动方向分类二、按征税目的分类三、按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四、按差别待遇分类五、按征收标准分类第三节 关税的征收一、关税的征收依据二、关税的征收方法三、关税的征收程序第四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一、贸易“小国”关税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二、贸易“大国”关税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第五节 关税的保护程度一、关税水平二、关税保护率三、关税结构第七章 非关税措施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概述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三、非关税壁垒的作用四、非关税壁垒的种类第二节 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一、进口配额二、自动出口配额三、进口许可证第三节 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一、外汇管制二、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三、海关程序四、技术性贸易壁垒五、进出口的国家垄断六、进口押金制七、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八、国内税第四节 新型非关税壁垒措施一、绿色贸易壁垒二、蓝色贸易壁垒三、反倾销措施四、反补贴措施五、保障措施第八章 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措施第一节 出口鼓励措施一、财政政策措施二、信贷政策措施三、出口信用保险措施四、倾销政策措施五、资本政策措施六、特区政策措施七、产业政策措施八、行政组织措施九、其他措施第二节 主要出口鼓励措施的经济效应分析一、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二、商品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第三节 出口管制措施一、出口管制的目的二、出口管制的对象三、出口管制的形式四、出口管制的程序五、出口管制的措施第九章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产生二、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多边贸易谈判三、关贸总协定的作用四、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一、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和职能三、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五、世界贸易组织与 GATT 的区别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中国与关税贸易总协定二、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权利和义务第十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作用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其他理论一、大市场理论二、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三、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四、相互依赖理论五、工业偏好理论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四、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第十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原因和类型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原理及效应分析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国际资本流动与贸易的替代关系二、国际资本流动与贸易的互补关系三、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第三节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一、跨国公司定义、类型和特征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转移价格三、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十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二、现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内涵、分类与统计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三、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一、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兴起及研究特点二、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修正三、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第四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二、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框架结构三、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作用第十三章 INCOTERMS 2000 中的贸易术语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及其相关的国际惯例一、国际贸易术语二、国际贸易惯例三、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第二节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一、FOB二、CIF三、CFR四、FOB、CIF、CFR的比较第三节 货交承运人的三种贸易术语一、FCA二、CPT三、CIP 四、FCA、CIP、CPT 与 FOB、CIF、CFR 的比较第四节 其他几种贸易术语一、EXW二、FAS 三、DAF 四、DES五、DEQ六、DDU 七、DDP 第五节 国际贸易术语的运用一、贸易术语与买卖合同性质的关系 二、各组贸易术语的不同特点 三、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的因素第十四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第一节 商品的品名一、商品的品名 二、品名条款的内容 三、规定品名条款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节 商品的品质一、商品品质的重要性和约定品质条件的意义二、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三、合同中的品质条款 第三节 商品的数量一、约定商品数量的意义 二、 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 三、数量条款的规定第四节 商品的包装一、商品包装的重要性和约定包装条件的意义 二、商品包装的种类 三、中性包装、定牌生产 四、包装条款的规定 第十五章 国际货物运输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一、海洋运输 二、铁路运输 三、航空运输四、集装箱运输五、国际多式联运 六、大陆桥运输七、其他运输方式 第二节 国际货物装运条款一、装运时间二、装运港(地)和目的港(地) 三、装卸时间、装卸率和滞期、速遣费 四、分批装运与转运 五、装运通知六、合同中装运条款第三节 国际货物运输单据一、运输单据概述二、海运提单三、其他运输单据第十六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