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欧阳老师编写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介绍、报考情况、复习规划、定制辅导等几大方面。1、 院校专业介绍1、学院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由原社会学系、人口学系合并而成。本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李景汉、吴景超、陈达、全慰天、陈文仙、戴世光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即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优良的传统和坚实的基础。此后,在人口学家刘铮、邬沧萍和社会学家郑杭生等先生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于1974年在国内最早正式创办人口学学科,接着又第一批恢复重建社会学二级学科,第一批启动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率先创办老年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本院逐渐发展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体系完整,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政启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社会学教学和研究重镇。目前,本院下设社会学系、人口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人类学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设有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方向)、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人口学,老年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7个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MSW)1个;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老年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个博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社会学,人口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一个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2、招生目录专业: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1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学制:2年备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2)经济学综合科目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3、近几年考研情况2023年:55、55、90、90、3552022年:60、60、90、90、3752021年:55、55、90、90、401备注:2023年:统考拟招生4人,一志愿进复试4人。(最高分393,最低分366)2022年:统考拟招生3人,一志愿进复试3人。(最高分430,最低分387)4、参考书目802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基础)。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尼科尔森,北京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基础)。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程恩富,上面的政经计算题部分。备注:以上参考书目源于学长学姐推荐,仅供参考。2、 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3、 课程内容包含: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 适用人群1、基础比较薄弱或跨校跨专业2、立志考取名校学生3、复习时间紧迫、精力有限4、没有方向5、自制力不足无法全心投入4、 各科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3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2、 强化阶段(710月)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