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2024年全科辅导定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欧阳老师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介绍、报考情况、复习规划、定制辅导等几大方面。1、 院校专业介绍1、学院介绍文学院学科体系较为完备,涵盖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设7个二级学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及2个经教育部批准的自设二级学科:古典学、创造性写作。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首批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深度参与“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文艺影视比较文学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文学院现有学生878人,其中中国学生751人(本科生217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75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86人、博士研究生173人),留学生127人(本科生118人、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6人)。古典学在国内首创古典学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创造性写作专业在国内首创硕博贯通培养,并将课程延伸到本科教学。“谢无量学术论文、文学创作大赛”“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学生骨干培训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已经实现体系化、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文学院本科毕业生以升学与出国深造为主,升学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硕士研究生以就业为主,主要集中于党政机关、教育、传媒、大中企业等领域;博士就业方向主要为高校或研究机构。2、招生目录专业:0501Z3创造性写作(01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6中国文学基础857小说写作学制:3年备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3、近几年考研情况(政治、英语、科目三、科目四)2023年:60、60、90、90、3802022年:60、60、90、90、3672021年:55、55、90、90、3452020年:55、55、90、90、365备注:2023年:统考拟招生4人。2022年:统考拟招生5人,一志愿进复试8人。(最高分394,最低分369)4、参考书目626中国文学基础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第三版),2015年。曾艳兵:20世纪外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杨慧林:西方文论概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857小说写作小说写作教程,杰里克利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创造性写作,罗扎基斯 辽宁教育出版社。创造性写作课件王家新备注:以上参考书目源于学长学姐推荐,仅供参考。2、 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3、 课程内容包含: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 适用人群1、 基础比较薄弱或跨校跨专业2、立志考取名校学生3、复习时间紧迫、精力有限4、没有方向5、自制力不足无法全心投入4、 各科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3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2、 强化阶段(710月)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