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线备考经验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4年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线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4年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线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4年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线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4年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线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4年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线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2024年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介绍,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等几大方面。一、院系介绍南京大学教育学科的历史可追溯至1918年创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1982年南京大学在教务处设立高等教育研究室,教育学科得以复建。1986年高教室升格为系所级建制,1987年更名高等教育研究所。2002年成立教育科学与管理系,高教所作为校级研究所仍然保留。2009年教育科学与管理系改建为教育研究院。2019年成立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与教育研究院合署办公,因为增加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物理)领域,与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物理学院、匡亚明学院等院系共享相关师资。学位点发展情况:(1)学士。2002年成立教育科学与管理系后,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授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2003年首批学生接收的是校内其他专业转来的学生,2004年正式招生至2008年。(2)硕士。1993年获得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点,之后又增设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分别授予管理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并成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设立教育硕士学位点(教育管理领域),2019年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成立后,增设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物理)领域的专业硕士点。(3)博士。2006年获得高等教育学博士点,2009年获得教育(Ed.D)专业学位点。二、专业介绍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院系:教育研究院招生专业:高等教育学拟招生人数:8研究方向:01(全日制)高等教育原理02(全日制)高等教育管理03(全日制)高等教育发展04(全日制)高等教育与社会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64二外德语311教育学专业基础三、参考书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四、2022年复试分数线五、2022年招生名额,复试人数及复试比例六、2022年复试内容和要求我校今年采用远程网络复试形式。1. 笔试(满分150分):(1)形式:远程网络笔试(2)时间:120分钟(3)涉及科目:按报考专业笔试(4)笔试及格线:90 。笔试不及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2. 面试(满分150分):(1)形式:按专业分组面试;(2)内容和要求:英语听说、专业知识抽题回答、综合素质考察、思品考察;(3)面试成绩组成: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教学(物理)四个专业或领域面试成绩组成如下:英语听说(满分10分)+专业知识抽题回答(满分90分)+综合素质考察(满分50分);学科教学(英语)面试成绩组成如下:专业知识抽题回答(含英语听说,共计100分)+综合素质考察(满分50分);(4)面试及格线:90 。面试不及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七、2022年拟录取办法1.复试成绩包含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且笔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40%,面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60%。2.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3.排名方法(按专业排名):根据招生目录、招生计划、复试情况、总成绩排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等确定拟录取名单。如果出现同分,根据面试成绩排序;如果面试成绩出现同分,根据复试成绩排序。思品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八、新祥旭考研经验分享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2、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考研咨询热线简老师:15010247108(同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